宁夏帽子商标案

如果我没有在最近的剧中看到宁敏镇,我想我会忘记宁夏的存在。在全国34个省区中,宁夏似乎一直很低调,默默无闻。它不仅面积小,而且似乎除了土豆滩羊之外,并没有多少对外国游客特别有名的旅游景点。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宁敏小镇》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宁夏西海固人脱贫致富的故事。

剧情中,黄沙泥房西海固人的生活真的太苦了。当年很多孩子只有一条像样的裤子,一个人出门都要躺在床底下,被称为“苦世界”的西海固,让人很难过。

西海固在哪里?翻看史料,原来是甘肃管辖,西海固是固原、西吉、海原的统称,后来和隆德、靖远一起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

现在,西海固已经从行政版图上消失,全部归固原管辖,成为宁夏下辖的地级市。

当年的西海固地区有多穷?真的像电视剧里描述的那样吗?作为一个旅行者,这几年九月去过西海固地区,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几乎找不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景。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还能隐约找到西海固《人间苦甲》的影子,那就只能去那些年留下的老房子和小巷里找了。正好我想起了我去过的西海固地区隆德县的百年胡同。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西海固有多穷。

固原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面积985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书法之乡”。在其境内,有一条向游客开放的百年胡同,还原了昔日老隆德人的生活印记。

老巷子位于隆德县城关镇洪雅村。整条街200多米长,有10个古院落。现为国家3A级文化旅游景区。

走进村子,老街小巷相连,榆树杨柳婆娑。就地取材的老黄泥房、石磨、马厩、羊圈、鸡窝、水槽,诉说着那些年西海固人民的艰辛。

这些是在宁敏镇看到的照片,让人感觉回到了那个可怕的时代。

就地取材的石槽。

马饮水槽?上面的图案显示了它的独特性。

鸡窝?

如果不是宁敏镇的画面描述,真的很难感受到当年的西海固人有多穷。下面这组老房子让人觉得心酸。

老黄泥墙,老火炕。偶然发现地炉上方的炕头有一根长长的木头,木头中间有几个人工挖的不规则的凹槽。问当地人这是干什么用的,真是难以置信。

当地人说,这是因为过去穷人没有桌子和碗吃,所以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炕沿的木头上挖洞当饭碗,这样站着或坐在炕上吃饭都很方便。听着,太不可思议了。

令人费解的是这样的木碗怎么洗?

时光荏苒,如今的西海固早已从飞沙走石的干滩变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它已经彻底摘掉了“世界苦甲”的帽子,许多地方开始依靠自己独特的资源发展旅游业,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

西海固不再荒凉,很多人靠旅游办起了农家乐。2020年,老巷子洪雅村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直接收入1.4万元。

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是,在全家人穿一条裤子,买不起桌子和饭碗的时候,西海固人经历了怎样的磨难。

估计经历过那段苦日子的人至少也有50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