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和腐乳属于哪里?

对于老襄阳来说,早上喝米粥,晚上吃面条,总是离不开腐乳的开胃。从口味和口碑来说,襄阳腐乳是慈和最好的。如今,渗透了几千年的慈河腐乳,在荆楚大地广受欢迎。不再是冬夏的配菜,逐渐成为襄阳的美食名片。

追根溯源

诸葛亮想不通的问题,慈和的人解决了。

西出襄阳古城,行驶在303省道上经过谷城县慈和镇,路边民房门口摆放腐乳的场景是一道风景。在市场中央,一块写有“湖北腐乳第一镇”字样的灯箱广告格外醒目——腐乳已经成为慈和古镇的招牌。

每年冬去春来,慈和镇家家户户都忙着做腐乳。盛夏,虽然街上很难找到腐乳,但回味后听到的民间故事,让人对这里的风景心生向往。

传说杨迪的女儿在患了“剃头术”后拜访名医,听说磁河金石山的泉水可以治疗脱发,于是将公主安顿在这里。很快,公主的头发重生了,杨迪皇帝很高兴,并将这座寺庙命名为承恩寺。

对于不同版本的故事,65岁的陈更愿意相信“诸葛亮说”。老人从慈和镇人大副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一直忙着发展当地的农特产品和旅游产业。“慈和镇离古龙中学很近。有人说腐乳是诸葛亮发明的。我觉得也是靠谱的,对慈河旅游和腐乳出口肯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参考官方对慈和腐乳起源的考证,陈作了严谨的复述:慈和腐乳历史悠久,最早出现于隋唐,盛行于明清,其起源与中国的承恩寺有密切关系。历史上的承恩寺作为皇家寺庙,香火快餐充斥,豆腐腐乳也随之兴起并流传。这样看来,慈和腐乳的历史至少是1400年。

到处都有快餐。你为什么要在慈溪做豆腐乳?陈认为,慈和腐乳源于高档豆腐,这与古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俗话说,好水做好豆腐。紧邻汉水的慈和古镇,泉水密集,泉水丰富。除了承恩寺附近著名的兀颜姓泉,较大的泉有胡家泉、黄柏泉、黑龙泉、王龙泉、南来泉。现在镇上的饮用水源是上游水质最好的胡家泉。

有了好水,做豆腐就需要一流的卤水石膏。令人惊讶的是,慈和镇位于一个优质石膏矿带。从庙岗村到白龙寺,高档石膏矿一直是湖北乃至豫南豆腐作坊的必备材料。“解放前,我去南阳、荆州,都是用慈和石膏点豆腐。”家住慈溪祖居的陈说,这里有几个地方特产。“慈河是一个大豆腐、腐乳行业,基础好的谁也比不上。”

好水好石膏造就了优秀的豆腐和独特的腐乳产业。“100斤豆子可以产出100斤豆渣,但是豆腐是从哪里来的呢?诸葛亮想不到的问题,都是我们慈和的人想出来的!”

追求

金甲作坊的名声在作坊里延续着。传统手艺会不会慢慢失传?

炎炎夏日的中午,蓝灰色的慈和老街沉浸在一片宁静中。市场散了,远处升起淡淡的烟。

在尚洁38号,木板铺成的单间瓦房有些落寞,但仍保留着上世纪水运时代的风貌。87岁的曾老太太坐在正房的八仙桌上,四世同堂的午餐洋溢着幸福。

饭桌上,一盘简单的葱花豆腐,让人觉得凉凉的。说起门口的金家老井,曾太太清楚地记得当年甜蜜的第一次婚姻。“解放前,我结婚上街,全镇都用这口井打水。井水冬暖夏凉,冬天洗衣服也能暖手。再干旱,再大雨,井水也不会变。”上个月干旱的时候,水厂的水被上游农民拿走灌溉,金家井水再次成为镇上的“救命水”。

曾太太说,慈和腐乳做得好,是因为豆腐好。当时镇上有很多作坊,最有名的是金家。好在金家现在就住在曾太太隔壁。

听说记者要找金家豆腐传承史,59岁的金爱富并不意外。“好久没做豆腐了,孩子们觉得这钱挣得太辛苦了。”

金爱富是金家作坊第四代传人,是慈和镇公认的奇人。一般来说1斤豆皮能挤出七八块就不错了,而金爱富的最高纪录是12块。这些亮亮的豆皮可以像细牛皮一样揉皱复原。面对江湖传说中的名声,金爱富连连摆手。“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我读书不多,也谈不上什么技巧。做豆腐靠经验。比如夏天泡豆子,一般剥皮看颜色,就知道要泡多久。”“做豆腐要凌晨一两点起床,一直干到下午三四点。”老金去年做了胃下垂手术,身体大不如前。在他看来,除了后继无人,也有水质的原因,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只能放下豆腐手艺。“现在井水含碱太多,做出来的皮革没有纤维,只能做成豆腐。现在已经没人开采慈河的石膏了,应城石膏做的豆腐肯定味道差很多。”

金爱富站在老屋门口,身后的厨房灶台上堆满了废纸,制浆桶里满是痂。“现在正好是腊月,卖豆腐能挣一万块钱。”随着山下小镇的发展,金家豆腐在市场上的口碑还在延续,传统工艺的失传也必然是迟早的事。

老金家的门面有100多年的历史。熏黑的屋架和檩条,保存了这家豆腐作坊的辉煌历史。

传授和继承

千年腐乳开启产业化新路,慈和迈向“湖北腐乳第一镇”

多年来,慈和腐乳在豫西南、鄂西北地区广为流传,逐渐演变成家中必备的配菜。腐乳的生产延续了传统,一直保持着小批量作坊生产的局面。

是楚韵腐乳合作社,让家家户户争做腐乳奇观。10年以来,合作社面向市场,依托农户,采取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的模式,吸引了300多户农户参与。合作社的出现,开启了千年腐乳最辉煌的时刻。

几乎在合作社成立的同时,位于慈河尚洁新区的湖北竹阳食品有限公司破土动工。慈和、襄阳有现代化的腐乳加工厂。5438年6月+2007年2月,竹阳腐乳亮相16中国食品博览会,荣获金奖。一年后,竹阳腐乳荣获第五届武汉农博会“特色农产品”、中国国际调味品博览会金奖、17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华特色食品”等荣誉。

走进竹洋食品公司的全封闭车间,透过二楼平台上的玻璃,可以观察到豆腐、豆皮、豆浆等系列产品的生产过程。腐乳车间位于工厂的地下室,这里常年保持自然恒温。由此储存的优质腐乳保质期长达18个月,足以保证市场供应。

看不到制作现场,老板蒋光泽全面介绍了制作过程,慈和腐乳彻底“解密”了。

腐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豆腐制作,这在慈河是小菜一碟。制作豆腐时,豆腐被切成均匀的方块,放在簸箕中晾干,然后进行第一次发酵。

在第一个发酵阶段,毛霉要附着生长。在冬季18℃的低温下,空气中广泛存在毛霉,这也是腐乳在冬季制作的原因。朱洋食品公司的新方法是用紫外线对全封闭车间进行消毒,然后接种毛霉,避免杂菌对腐乳口感的影响。

毛霉在恒温环境下生长一周,会像棉絮一样被豆腐包裹。之后就可以进入腌制阶段了——将发酵好的豆腐块裹上香料,装入玻璃瓶密封包装,进行二次发酵。香料由30多种绿色成分制成,如胡椒、胡椒、胡椒和肉桂。豆腐块装进瓶子里,淋上小磨油,发酵两次,两到三个月,出厂前做好标记。

腐乳新方法从选材、加工环境、包装材料等方面提高了卫生标准,特别是无菌包装的引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风味和营养成分。

朱杨腐乳投放市场后,受到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高度关注。经过质量认证和规模化生产,慈和腐乳走向了北京、广州等高端市场。

目前,慈和镇腐乳年产量超过500万斤,该镇“十二五”规划提出“2065.438+05年实现年产654.38+00万斤,产值过亿斤”的目标。届时,慈河“湖北腐乳第一镇”将名副其实。

(来源:襄阳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