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快≠智商高=工作记忆容量大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只要你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就有人可以给你答案。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机智的人,我们都认为这样的机智的人是智商高的人,也就是灵活性强,理解力强,反应快。其实不是的。研究表明,大脑敏捷并不意味着智商高。事实上,这意味着某人有更大的工作记忆容量。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如果对人进行工作记忆训练,也会导致大脑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包括顶叶区和胼胝体前部,这是工作记忆的关键部位。换句话说,如果你坚持训练工作记忆,你的大脑会发生生理变化,这会增加工作记忆的容量,让你的大脑运行得更快。
比如湖湘文化有个招牌,就是湖湘文化的精髓。大多数人都是四个人玩游戏规则,一个在数,一个在看,并不是马上就定下来的。看谁先到了100胡,然后100胡开始算账,所以会用到加减法的算法,如果有人打胡就加。那些精于打牌的人,很会心算。他们一看就直接写成绩,特别是算账的时候。如果有鸟,那就更复杂了。这样刻意的练习和训练,湖南人出门数数都特别清楚,对数字特别敏感。所以说湖南人聪明机智灵活,不能说湖南人都是高智商。我想和这些文化做比较。研究表明,各种学习行为都能显著改善相关的大脑功能。比如,由于长时间驾驶,大脑中负责空间导航的海马体会增多;专业音乐人的听觉、体感、运动皮层也更厚。
其实所谓工作记忆就是短时记忆,类似于电脑cpu缓存。记忆时间在30秒左右,重复之后基本马上就忘了。比如打电话114要一个电话号码,听一听,挂了电话马上拨,电话一拨号码你就忘了。大多数人只能记住8-9位数。这就像一个8位数的本地电话号码。一般人听完都能记住。如果是11位的手机号,很多人一定要记下来。
工作记忆的容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在科学方面的智力,因为思维分析和推理都是借助人大脑中的缓存进行的。如果缓存容量不够,就会在长时记忆中发现,影响思维的流畅度和反应速度。尤其是数学复杂的推导,有的人觉得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看懂,有的人一看就觉得脑子不够用。其实他们真的脑子不够用,不是逻辑上,而是记不住前一步。如果孩子的工作记忆达不到10位数,就不要强迫他去学奥数或者报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