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为鸿蒙系统系统(修订版)中文名称和中文标识的建议
6月2日,华为正式推出万物互联操作系统——智能时代的鸿蒙系统系统。一周后,鸿蒙系统下载该操作系统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这对华为人和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我是华为手机的忠实用户,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为鸿蒙系统的成功上市而欢欣鼓舞!华为能登上世界新技术平台之巅,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特别关心华为和鸿蒙系统,希望鸿蒙系统发展得更好,所以就一个涉及华为乃至中国文化主权的中文名商标,郑重提出以下建议。
在我看来,无论是用在产品名称还是商标标识名称中,汉字“鸿蒙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鸿蒙系统”二字应该在各种文字和图形标识中占据主要位置,也就是占据中心位置。即使从商业角度来看,推广“鸿蒙系统”这个汉字也是值得的。
鸿蒙系统产品和鸿蒙系统商标传播的主要对象是谁?你是信息行业的业内人士吗?不会。但大量的消费者、华为产品和未来的万物互联用户,他们是鸿蒙系统的潜在和现实用户。面对这类大众用户的科普传播和普及,需要使用用户能够理解的语言,使用他们所熟悉的文字和图形符号。而且华为和鸿蒙系统产品最大的用户群体,第一批潜在用户,甚至未来的主流用户,都是熟悉使用中文的中国人。例如,鸿蒙系统今年将实现安装3亿台的目标,这些用户主要来自中国。在产品传播策划中,首先考虑的是了解传播对象。鸿蒙系统的用户是大量使用中文的人,所以我们应该用中文和他们交流。华为发布会不是也在中国深圳举办的吗?出版商使用的语言也是中文。这个道理就像中国的幼儿在家里和父母说话一定要用父母听得懂的中文,而不是用电脑C语言或者UNIX语言的道理一样简单。
鸿蒙系统将来很可能会风靡全世界。但是,即使是鸿蒙系统的产品,想要在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五眼联盟国家的市场上使用和推广,可能性也不大,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五眼国家反动势力不会给你开门。在这种险恶的环境和形势下,和谐号和独眼标志竟然占据了所有的位置,不给汉字留一个位置,令人费解。独眼是什么意思?华为人可以自己钻研。其实这也是常识问题。在反对技术进步的反华势力还有些实力的今天,使用英文名称和商标的商业价值已经比过去大打折扣。鸿蒙系统走向世界是必要和不可避免的。虽然世界上有一些国家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或母语,但总人口只有5亿到6亿左右,不超过7亿,不到使用汉语人口的一半。加上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口,不会超过6543.8+04亿。即使印度允许鸿蒙系统推广使用,虽然印度有6543.8+0.3亿人口,但以英语为日常语言的人数只有1/10。除此之外,印度还有十几种官方语言,7.8亿印度人使用印地语、乌尔都语及其对应的文字。在那些北方邦,英语是次要的,甚至完全没有必要。中国大陆有6543.8+0.4亿中国人使用汉字,还有近6543.8+0.5亿日本人、韩国人、韩国人不使用汉字。世界上75亿人不是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也不是都用英语。我不排斥在某些场合使用英文名字和商标,但要分场合,任何场合都要汉字坐主题。鸿蒙系统是要去各个市场的,它的名字可以用单个中文附加文字或子商标标志(比如在日韩市场),也可以入乡随俗地使用东道国当地用户喜闻乐见的文字,而不用跟着五眼联盟的书写习惯跑来跑去。俄罗斯用俄语,西班牙和南美也可以用西班牙语,阿拉伯国家也可以用阿拉伯语。联合国使用的官方语言包括法语、俄语和阿拉伯语,此外还有汉语和英语。
华为在中国的用户,基本盘是一大批爱国者。爱国者与华为的市场用户高度契合。即使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只认同市场主义的人,也不能不承认这个现实。如果你还对这个逻辑判断有疑问,华为可以做一个简单客观的问卷调查。华为,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企业,是中国的企业。鸿蒙系统的起点是中国。无论是谁,都无法回避这一点。其实没必要回避。就连美国政府及其背后的国际大资本势力也毫不掩饰这一点。不然他们不会这么豁达的去绞杀华为,绑架华为的财务人员。华为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国元素也是华为的骄傲。把中国文化的基因符号去掉,换成英文,从而获得五眼国姓氏的认同(在五眼国甚至很多西方国家,你早就被锁定为中国制造了),不仅不可能,更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谷歌和苹果是属于世界的吗?诚然,产品跑遍全球,但他们自己会清楚地认为自己是一家“伟大”的美国公司。从这个角度来说,民族的只能是世界的,虽然西方资本没有祖国。鸿蒙系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产品,也是中国文化智慧的产物。中国文化的基础是汉语。汉字的智慧,这是一种用二维码表达意思的高级语言,简单明了,易于直观阅读,否则很难理解为什么松下和可口可乐在中国长期自称为中国人。鸿蒙系统作为我国新一代公共技术平台,具有很强的公共媒体属性,在国内市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很有必要。这部法律对鸿蒙系统来说既是必要的,也是积极的。即使从纯商业的角度来看,“鸿蒙系统”汉字的推广也是最经济省力的,推广效率和投入产出比都会是最好的。因为在中国,恐怕95%以上的用户在谈论这个产品名称的时候都会用“harmonyOS”这个词,很少有人一直在谈论和谐。即使是业内做技术交流的专业人士,也会有少数人守口如瓶,称和谐。华为不妨自己做个统计调查。有些人用计算机语言对基于英语的产品名称吹毛求疵。商标自然应该是英文。那我不妨跟这样的人称之为真:即使不考虑语言的变化,就电脑手机的底层语言而言,用的是二进制0和1,而不是英文或UNIX字符。其来源为中国八卦,发明权属于福喜。这是布勒。
华为搭建了这个高科技平台,在这个领域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环顾四周,没有竞争对手。你制定的起步标准,将来可能会成为事实上的世界专业技术标准。因此,一定要在起跑线上标出你的起点符号。在文化上,它基于智慧中国,在概念上,它基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是更高层次的人类智慧,蕴含着更高层次的世界和谐、共同发展的理想。未来的快速发展,包括鸿蒙系统技术、无极技术、手机硬件技术,智能翻译手段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到那个时候,把人生90%以上的精力花在学习英语上的人,瞬间就变得几乎一无是处。因为目前的机器智能翻译水平,尤其是科技论文翻译的平均水平,已经超过了本科毕业生的英语翻译水平。作为全球新技术平台标准的制定者,我们必须敏锐地预测这一近期的变化趋势。
“和谐”和“和谐”的含义是不相容的。技术可以“融合”,万物互联。而五眼联盟与国际资本势力和科技进步并不合拍,会想尽办法阻止你的融入,甚至希望你去死。从这点来看,他们一定是人类技术进步的反动力量。中国的文化内涵与鸿蒙系统的文化内涵也很难融合。中国产品应该给世界一个新的中国概念,展示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风格。如果华为最终采用了“鸿蒙系统”商标,那么未来对“鸿蒙系统”一词的解释就不是《封神演义》、《西游记》、《八龙》等小说可以随意解释的了,没有任何依据。我们应该以中国汉代以前的文学思想为基础,深入挖掘其智慧,做出科学而严肃的阐释。
我听说“鸿蒙系统”的汉字商标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果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我认为只是技术问题,可以解决。你是否意识到汉字名字和商标的重要性,这才是根本问题。其实中文商标收购的障碍也是华为早期不重视国产字造成的。英文商标不也是这个问题吗?不是也注册了吗?当然,就算最终收购汉字商标有障碍,我觉得华为也不应该等。6月2日及时放行最为迫切。“过去不可谏,未来仍可追。”后期打补丁可以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如果“鸿蒙系统”商标或所谓的知识产权一时难以脱身,就应该立即改名,毫不犹豫地切换新的汉字名称。重要的是,汉字要坐在主位上,是名称和商标中的核心符号,这是中国和华为的长远根本利益。
以上建议希望引起华为鸿蒙系统团队和领导的重视,我们不妨做一些讨论,让鸿蒙系统沿着健康的方向大步前进。
作者付娇芝,笔名或崂山,是毛爷爷的知青,从事义务植树20年。中国的立场,国家标准。倡导智慧中国人。《北京现代家用电器》杂志社长兼主编。#华为鸿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