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百花园的历史
哈尔滨孔子和他的孔庙
记得两年前,有个朋友写了一首赞美文庙七律的诗,第一句是“北方何处寻文庙,哈尔滨腹地白森森”。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文庙的地理位置。“哈尔滨文庙”位于市中心东端文庙街北侧。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松柏苍翠,园林如画,是北方冰城的旅游胜地。哈尔滨文庙的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修建的大型孔庙;第二是规模;三是文化品位高。
首先,“哈尔滨文庙”是中国建造的最后一座孔庙。熟悉冰城的人把哈尔滨的旅游景观概括为“一岛一节一圣殿”。一个岛是太阳岛,一个节是冰雪节,一个圣庙是指文庙。“哈尔滨文庙”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完成于民国十八年(1929)。它是由时任东部特区行政长官张焕祥及其继任者张景辉发起并实施的。当时哈尔滨的中外人士和政府集资73万银币修建。是北国冰城唯一祭祀儒家哲人孔子,传授儒家文化的圣地。
孔庙又称孔庙,是供奉孔子的庙宇。在“哈尔滨文庙”的大成殿,是一座雕龙鎏金的巨大神龛。当初建孔庙的时候,祠堂前放着孔子的牌位,没有孔子雕像。1989年9月28日,为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雕刻了一幅布孔子像,放在神龛里,供后人参观。孔子的名字叫邱,名叫(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孔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四大世界人物遗产之一(另外三个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和耶稣基督),是重要的世界文化名人。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由他开创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大影响,在现代也有很多影响。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今天,我们继承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哈尔滨文庙修建的历史背景
“哈尔滨文庙”是中国最后一座管理完善的孔庙。建设之初,正是北京反帝反封建的五四学生运动1919批判“孔家店”之后。而在东北,刚刚摆脱了俄国残余势力的统治和欧美资本的控制。自6月中国市政府控制哈尔滨火车站后,19171,中长铁路的护路权、市政权、受教育权被逐一收回,东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于3月在哈尔滨正式成立,1923。这段历史在张学良将军为哈尔滨文庙所写的碑文中有所反映。其中记载:“自从夺回政权后,一切都变了,当事人反叛了学校,故不应该废除崇圣法典。”极其重要的是,孔子的教导是以孝道为基础的,“以孝经教天下之和,...遏制天下之乱”,“使人人关心仁孝,则蒸之为良俗”,达到“悟神而发光”文章还讲到“祭祀教之本,此文庙之建,刻不容缓。”可见,“哈尔滨文庙”的修建反映了东北从帝国主义奴役下收复政权的具体历史,确定了孔子的学说是立国之本。在关内反帝反封建,在东北反帝尊孔祭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大型哈尔滨文庙
规模宏大的“哈尔滨文庙”是哈尔滨唯一一座仿清代建筑风格的典型古建筑群。其建筑结构为三进院落,占地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主要建筑有:影壁、池畔盘桥、兴兴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寺。主楼两侧有左右厅、东西厅、大门、牌楼、石碑。四周是黄色琉璃瓦的红墙。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金壁辉煌,浑然天成。据不完全统计,其整体规格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山东曲阜孔庙),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
据现存的《东方省特区创建孔庙碑文》记载:“过去中国供奉孔庙,有九堂七厅两室。这也是旧制度。从清光绪三十二年开始,孔子就被提升为大祭祀,而京外的学者依然一致,没有跳槽。如今东省特区条例大涨,有创意而不固,故其创作符合大祭祀之仪。.....凡采用殿制者,大成殿在正中之南,为九殿二室,均为十一排。”可以看出,二院内的正殿大成殿是按照祭孔大典的规格设计建造的,这是“哈尔滨文庙”建筑群的独特之处。重檐、屋顶式、十一开间(即最高规定的九厅两室),可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媲美。北京和曲阜的孔庙大成殿,又宽又宽。“哈尔滨文庙”的主体建筑采用了中国最尊贵的“黄琉璃瓦”,即“皇家屋顶”,这是皇家使用的建筑规格。彩画还采用了最高级的“金龙玺”彩画,因此堪称“皇家建筑”。由于“哈尔滨文庙”不同于一般的文庙,“从建筑法规上突出了哈尔滨文庙在全国文庙系列中的重要地位”。所以,熟悉当时文庙历史和建筑底蕴深厚的游客,称赞哈尔滨文庙是哈尔滨的“紫禁城”也就不足为奇了。
哈尔滨文庙的旅游文化品位
“哈尔滨文庙”文化品位很高。文庙古建筑群雄伟壮丽。庭院中的古松高耸入云,环境优雅。所以吸引海内外游客如云穿梭。《孔子圣迹展》、《黑龙江少数民族文物展》、《中国孔庙专题展》等展览,为孔庙增添了文化内涵。1985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利用文庙古建筑群为建筑,建立了第一座省级国家博物馆,并对外开放。1996,11年6月,“哈尔滨文庙”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成为既有历史文物价值,又有高品位文化的旅游胜地。
20世纪初,欧美出现了大量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的现代建筑。受西方建筑的影响,中国出现了一些以中国古典建筑和钢筋混凝土为骨架的仿古建筑。如1915年设计建造的北京协和医院和医学院、1925年至1929年建造的南京中山陵建筑群、南京金陵大学(1927)、广州孙中山纪念馆(1928)、北京图书馆(65428)“哈尔滨文庙”建于上世纪20年代中国建筑改革时期在建筑风格和材料技术方面,文庙不仅反映了清代古典建筑传统技术和艺术的不断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在建筑改革初期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历史时代。因此,“哈尔滨文庙”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以及建筑技术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群。
如果在春末夏初游览“哈尔滨文庙”,那是绝佳的季节。文庙花园里的小粉红、丁香、金银花等灌木,各种红白紫的花朵竞相开放,森林生机勃勃。游客抬头看到到处都是春天,感觉置身于百花园,其乐融融。微风一吹,香氛的香味飘散开来,沁人心脾,甜甜的。在这片“花花之地”,人们感到心旷神怡,现在他们进入了一个“天堂”,就像回到了大自然的新鲜享受。
游客朋友们,青年学生们,“哈尔滨文庙”正门没打开的谜团,文曲星下凡的传说,大成殿的宏伟,状元桥的典雅,还有那么多的谜团和典故,只要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参观一下“哈尔滨文庙”和哈尔滨的故宫,这些谜团都将一一解开!眼前庄严肃穆的气氛和美丽的景色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拿到纸上总觉得自己很浅薄。如果我想欣赏美丽的风景,我希望我所有的朋友都能早点去旅行。
孔子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哈尔滨文庙”和国家博物馆全体员工真诚欢迎和期待海内外宾朋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