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平接受媒体采访

□文/现代教育报记者曹阳通讯员闫亮

■名片

范平:光华鼎立教育集团总裁,家庭教育专家,情感与精神导师。

■TA在说:

女性必须能够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自强不息,贤惠。用爱感动一切,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工作中,懂得放下自己,受点委屈,没什么大不了的。

从2005年开始,所有高考考上北大的河北考生都知道“光华鼎立”,因为每个学生都会得到这个教育集团1000元的奖学金。

“从无到有到集体化,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范萍放弃了公务员岗位,毅然投身培训,从张家口走上了创业之路。

她作为一个教育培训集团的女“掌门人”,掌管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的20多个直属分公司,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节日快乐!”

3月8日上午,当记者踏进光华鼎立教育机构总部中关村办公区时,校长范平立刻满脸灿烂的笑容迎面走来。一句妇女节的亲切问候,开始了当天的采访。

上世纪90年代,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范平有幸成为一名公务员。聪明的她很快发现,在政府部门工作真的很有见识,和以前在校园里做学生干部完全不一样。

范平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直到离开原单位。不管是天热还是天冷,她总是坚持提前半小时值班。等同事来上班的时候,地板已经扫干净了,桌子一尘不染,水壶里装满了热水。“这些是我一直说的话。细节决定成败。”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受委屈总是不可避免的。有一次,领导误会了范平,不分青红皂白地严厉训斥她。没想到,她不仅没有流一滴眼泪,甚至连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都没有。相反,她加倍努力工作。

“我受不了这点小委屈。我以后怎么成大事?”最终,范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化解了领导的误解。她一直说,只要单位提供锻炼的平台,就是幸福的。

政府工作的经历开阔了范萍的眼界,她意识到自己需要拓宽知识面。对于大学主修物理的她来说,在文科领域的涉猎很少。于是,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高难度、热门专业进入了范平的学习计划。

儿子考经济法的时候才2岁。白天忙生意,晚上回家照顾孩子,时间成了她唯一想要的。“现在熬夜的习惯可能是会形成的,每天晚上会持续3-4个小时。考试前几天,我几乎没怎么睡觉。”

最终被誉为自考界最难的法律科目,一举被范平打了高分。“我虽然是女的,谁说我不如男的?”塞外山城是光华的发源地,也是范平的故乡。说起这片土地,她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和感激。

从65438到0999,她看到了教育培训市场的巨大潜力,辞去了稳定的政府工作,毅然加入了创业团队。

“创业之初,我们把公司定位为专业的人才培训。”范平记得公司成立的那一年,恰逢中国入世。但是很多单位或者公司对这个名词并不了解,想了解国家政策的变化,所以光华邀请了北京的相关专家到张家口进行讲座和咨询。

慢慢地,光华鼎立在当地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前来咨询信息的知名人士也逐渐从企业员工变成了非常关注全国高考动向的高三学生家长。

“我大学学的是物理,我注重用模块化的方法来学习。很多孩子成绩不理想。除了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对高考的信息接收也很有限。”于是,光华开始改变经营策略,决定专攻高三辅导,并将办公室迁至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校区。

当时天上的高中辅导培训机构全是河北师范大学,层次不一。校领导视察光华鼎立时,范平拿出了注册商标和许可证。“你也注册商标了?看来要认真做生意了!”每当回忆起这个评价,她总是得意地笑。

带着对学生的负责和认真,光华鼎立很快在石家庄蓬勃发展。

“为什么不试试北京?”一个声音开始盘旋在光华的核心领导层。

2002年,范平带领工作组来到北京。还没等公司站稳脚跟,第二年“非典”席卷京城。所有学校都要停课,当年参加高考的孩子和家长都很恐慌。

在这个节骨眼上,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倒闭了,学生交的学费无法退还。但光华鼎立电话通知学生,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4点,可以随时来办公室退款,并为每个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就这样,范萍和同事每天坚守在办公室,等待前来退款的家长。“那个月,我们办公室的座机电话费用高达5000元!直到非典结束,也没有家长来退钱。”范平相信,企业的诚意会打动每一个客户。

经过14年的经营,光华鼎立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专业从事中小学生课外辅导和高考、艺考入学辅导的知名品牌培训机构,直营分店20余家,遍布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看着日益壮大的群体,范平知道自己肩上的任务又重了。在北京课外培训市场,光华鼎立一直领跑第一军团,并以品牌化、集团化、连锁化的发展规模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如果说品牌是光华的外在形象,那么品质保证就是光华的核心。

作为这样一个教育集团的校长,范平并不满足于现状。她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心理教育其实是教育的一部分,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有一次,在一次培训班结束后,范平见肖勇(化名)情绪很低落,上课心不在焉。下课后,她温柔地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长谈,孩子们终于敞开了心扉。原来,肖勇的父母脾气暴躁,经常在家吵架,家庭氛围不和谐,孩子无法安心学习。

范平邀请肖勇的父母到办公室,他们的父母来学校接学生。这一次,她成了家庭调解员。经过细心调解,父母矛盾化解,孩子终于笑了。看着一家三口和谐的离去,她心里感慨万千。

范平是一位优秀的母亲。她将东西方教育有机结合,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实践,她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制作专业。

范平是资深家庭教育专家。她在全国各地举办了1000多场家庭教育讲座,数十万考生家长直接接受了她的咨询和指导,帮助家长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无数孩子改善了与家长的关系,确立了学习目标。

范平是深受学生喜爱的精神导师。来她培训班的学生,不仅会得到知识的传授,还愿意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范平深知:“心理教育其实是教育的一部分,心理教育的成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所有接受过她心理辅导的同学都有同感:“范平校长为我们解决了心理压力和负担,我们在学习上更加自信和轻松了!”这是值得称赞的。在这个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心态往往能决定成败。范平抓住了这一点,为很多学生的成长道路扫清了心理障碍,帮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和更大的成功。

听过范平心理讲座的家长们是这样评价她的:“范平校长幽默、干练、睿智,说话常常透着人情味,不乏温暖和启发。他用冷眼了解世界,用智慧指出迷宫,用亲情传递爱!”

■记者手记

能干,聪明,善良。用这三个字来形容范平非常合适。

作为一家教育培训集团的总裁,她管理着20多家直营分支机构。她每天都很忙,熬夜是常事。即使睡眠时间只有3-4个小时,我依然兴高采烈地在树枝间奔波。

采访中,范平最喜欢的词是“包容”。在她看来,当一个女人有了宽广的胸怀,她就会赢得幸福的生活。平日里,不仅要对同事朋友宽容,更要对家人宽容,尤其是亲人。

“管好后院,工作就好了。”范平认为,这句话是职场女性的名言。只有家庭稳定了,才能放开手脚在事业上打拼,才能实现梦想。

(详见《现代教育报》3月13 B5版“成功故事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