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摩尔的作品风格
追求建构主义的思维方式,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表达
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有机形态(如甲壳类、骨骼、石头、树根等。),可以了解空间与形式的关系,自然力对形式的影响等等,从而使我们的作品尽可能符合自然力的规律。他说:“自然界存在不对称规律,被海浪冲刷光滑的鹅卵石,表现出石头流失和磨损的不对称规律。”“树木的关节强而自然地把树干从一个方向扭向另一个方向。它们是理想的木雕。”与此同时,他不断地向原始艺术学习,他说:“所有原始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这是人们对生活的直接感受的再现。”所以在创作中,他首先追求的是物体的质感,保留材料原有的美感。他宁愿要求一个看起来像“活的”石头或树干的雕塑,也不愿要求他们看起来完全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空间相干性
从虚、薄壳、嵌套、插入等手法,将人物的因素大胆而自由地异化为有节奏、有韵律的空间形式。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1951写的《内外倚图》。它的主题仍然是“躺着的人”,这是在1926年科特安塔尔文化中雨神雕像的影响下创作的。而颈、胸、腹的容积则由一个圆孔处理,流畅自然,魅力无穷。1952写的《国王与王后》,是扁平化造型的代表。简洁的平面造型营造出起伏的立体空间。从那以后,他一直痴迷于正直的主题,创作出不朽的伟大而庄严的雕塑,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风格介于传统与抽象之间,优雅简约,充满无限活力。
基本以人体为基础,对人体进行抽象、变形、拉长、打孔、扁平化。摩尔没有参加任何流派,但他的创作风格受到了许多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个性化风格。他非常喜欢博物馆里收藏的原始艺术和墨西哥雕塑。它们的造型生动自然,简单率真,给人一种孩子气的感觉。他认为这些是原始艺术最突出的特征,它们充满活力,它们是人们对生活的直接感受的再现。摩尔认为它们是最重要的。他对这些雕塑的理解促使他尽力去表现原始的艺术,对人类生活的热情追求以及其表达方式的坦率和朴素。1924年,摩尔模仿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度雕塑风格,创作了第一件雕塑作品《母亲与儿子》。这件雕塑作品丰富而完整,有很强的体量感和简约感。五官和手都很具象,几乎没有抽象的元素,和雕塑原作很像。虽然这件作品的风格还不成熟,个性化元素太少,几乎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雕塑语言和风格,但他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后来的作品都是在这个大的雕塑语言中进行改变和调整,也就是说他的创作生涯从此开始。
“洞”技术
摩尔总是出人意料地挖掘出实体中的空间来揭示内在的形式,使实体与虚空相互依存,形成对比。洞可以强调空间的连续性。这种表现方式打破了传统雕塑的固有观念,让空间穿透雕塑,让空间成为实体的一部分,将雕塑与空间融为一体,彻底解放了作品应有的形式,扩展了雕塑的内在张力,强调了雕塑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也揭示了雕塑与空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雕塑空间的自然延伸。可以看到雕塑内部的蓝天白云、花草树木,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丰富了雕塑。这样,环境与雕塑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使他的雕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在雕塑上打洞并不是摩尔的首创,在西方现代雕塑史上,在他之前和之后也有一些雕塑家使用过打洞技术,但摩尔是应用这种技术最成功、最完美的雕塑家。这种技巧在他后来的作品中起了核心作用。“洞”是使他的雕塑生出奇异魅力的重要因素,这已成为摩尔的商标,也是摩尔雕塑风格最闪亮的一幕。
亨利·摩尔简介:
亨利·斯宾塞·摩尔·奥姆奇(亨利·斯宾塞·摩尔,1898年7月30日-65438+8月31,0986)是英国雕塑家。摩尔以他的大型青铜雕塑和大理石雕塑而闻名。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展示的《卧榻图》(1951年)展现了一个高度凝练抽象的女性形象,是摩尔雕塑风格的典型代表。晚年,亨利·摩尔获得了牛津、哈佛、剑桥等大学的荣誉学位和英国最高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