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如UNI,安意达是什么车?
长安逸动原名Lamore。随着中文名“逸达”的公布,结合其车身尺寸和动力配置,定位之谜逐渐清晰。逸动PLUS主打入门级紧凑型车,主攻7-9万元市场;锐成PLUS搭载蓝鲸NE1.5T大功率发动机,拥有接近中型车的尺寸,主力市场10-12万元;UNI-V个性比较突出,1.5T/2.0T两种动力,运动性优秀,在12-14万元区间很有话题性。
回头看长安逸达,其车身尺寸介于逸动PLUS和锐界PLUS之间,从名字就能看出与逸动的关系,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是一款定位于逸动PLUS和锐界PLUS之间的新车。至于UNI-V,其实不难发现他们的不同之处。UNI-V更运动,益达更家用。根据目前的消息,逸达将在广州车展亮相,并于2023年初上市。我们不难估算亿达的上市价格。你为什么不猜猜看?我猜是在9-11万元区间。
基于这样的定位,我们来看看长安逸达交付的产品特性会很有意思。你可以先从这篇静态文章中找到乐趣。目前同事正在对这款车进行动态试驾体验。试驾内容稍后推出,敬请期待。
最新的家族设计元素拥有出众的长宽比。
我不得不说,当我看到张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UNI-V。它们具有非常接近的“无边界”家族设计元素。不过与UNI-V不同的是,益达前脸的线条更直。如果说UNI-V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运动感,亿达则有意收敛。
不过基于方舟架构,亿达在设计上还是有很多亮点的。首先,它的长宽比只有0.78,和UNI-V几乎一致,正面看起来很低。其次,它还具有长前短前悬挂的特点,尤其是从正面看,整车的比例感非常和谐。
益达前面部分还有一个小细节。大灯线沿着引擎盖向后延伸,看起来有点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这里的设计有点多余。其实保持车身的一致性就好了。
车身侧面,除了已经提到的短前悬挂设计,还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目前长安车上只有UNI-V有这个设计,可惜只有主驾驶侧有钥匙进入。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边缘。实车款的轮圈样式相当夸张,18英寸的尺寸不小。轮胎规格为225/45 R18,品牌为Atlas。
益达的后备箱造型不长,感觉有点像两厢车,但后备箱打开方式还是传统的,不是两厢车。它的高位刹车灯很有意思,放在车顶,是真正的“高位刹车灯”。同时,逸达还在车尾设计了独创的鸭尾,突出了运动的感觉。
尾灯的设计不像UNI-V,同时下面的双出排气管装饰的很好,但其实是单边隐藏式排气管。
总的来说,长安逸达在设计上还是有很多新意的,这说明设计师在稳定和运动之间不断权衡,试图与现有车型区分开来。但是,接下来的内饰,它有了更多的创新。
双辐方向盘+竖屏科技感营造到位
近年来,自主品牌新车在车内大屏越来越受欢迎,各种车型都玩遍了。以长安系为例。几乎每辆车都不一样,比如中控双屏、向日葵屏、舰岛屏等。在长期舒适性上,它还采用了中控竖屏,尺寸不小。
益达中控的布局思路类似UNI-V,仪表在方向盘上方,开车时不需要低头看仪表。同时为了照顾到这种设计,它的方向盘造型并不完全是圆形的,双辐设计看起来很独特,但是开车时需要注意定位的问题。
为了照顾正面视野,仪器外形很扁平,中间是液晶屏,两边是数字驾驶电脑信息。
中控车载系统内置MTK 8666芯片,属于汽车的中档芯片,满足日常流畅使用是没有问题的。系统采用讯飞飞鱼4.0生态,语音识别性能优势明显,支持手势控制、车内拍照、车外灯光秀。
智能辅助方面,实拍车型配备了IACC、540高清全景影像等配置,足够日常使用。同时具有驾驶员疲劳监测、儿童安全监测、驾驶员健康检测等功能。
作为一款全新的车,益达的内饰用料和颜色都没有问题。皮肤能接触到的部位基本都是软包材质,大面积的云山绿配色,再加上细节上的玫瑰金和木纹装饰,档次感很到位。预计未来还会有纯黑内饰,视觉体验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款车的储物空间表现基本符合预期。更好的是,由于使用了悬浮式中控台,中控台下方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放一些不常用的物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控上方的手机卡槽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日常使用非常有用。
空间性表现的优点是长而舒适。我们的视频主持人身高180cm。前排坐姿调整后,头部空间不压抑,人机工程学理想,驾驶坐姿非常舒适。
后排的优势是腿部空间,两个拳头的距离可以和主流中型车相比。不过益达头部空间一般,需要稍微坐一下。好在中间的凸起不高,她左右移位或者中间再坐一个人都没多大关系。后排还有空调出风口,中央扶手,1 USB口,日常使用没问题。
益达第二排座椅靠背可以整体向前折叠,但不能单独放倒4/6,折叠后与后舱地板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