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汽车发展史

奥迪的车标是四个圆环,代表合并前的四家公司——奥迪和霍奇、漫游者和DKW,这四家公司在1932合并为Auto Union AG。汽车联盟有限公司与NSU GmbH于1969合并成立奥迪NSU Auto Union AG1985年,公司更名为奥迪股份公司,总部迁至因戈尔施塔特。四环的标志一直沿用至今。

第一部分(战前)

德国奥迪公司历史悠久且多变,其制造汽车和摩托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初位于萨克森的四家汽车公司——茨维考的奥迪和霍尔奇、开姆尼茨-西格马尔的万德和位于茨城的DKW——为当时德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四家汽车公司在1932合并为Auto Union AG。在汽车产量上,汽车联盟是当时德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公司,产品标志是四个相连的圆环,代表参与合并的四家汽车公司。

二战后,萨克森州汽车联盟的汽车工厂被前苏联占领军没收并拆除。此后,公司的许多高管都去了巴伐利亚,并于1949年在Ingall的Ingolstadt成立了Auto Union GmbH,该公司继承了旧汽车联盟的传统,仍然以四家连锁店为标志。

汽车联盟有限公司与NSU GmbH于1969合并成立奥迪NSU Auto Union AG1985年,公司更名为奥迪股份公司,总部迁至因戈尔施塔特。四环的标志一直沿用至今。

霍尔奇(Horch)

奥古斯特?奥古斯特·霍赫(August Horch)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之一,也是奥迪的创始人。Hoshi毕业于萨克森州米特韦达的一所技术学院。奥古斯特?Horsey从很小的时候就展示了他在汽车开发方面的潜力。他的主要优势是技术创新和惊人的决心和意志,这些都为汽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起初他在卡尔·曼海姆?奔驰在发动机制造部门工作,后来成为汽车制造部门的总经理。1899年,霍尔西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并在科隆成立了霍尔西公司(Horsch & amp;Cie).在德国,Hoshi是第一个将铸铝技术应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外壳,以及制造动力传动部件的万向轴和高强度钢齿轮的人。1902年,霍尔西把公司搬到了萨克森州的赖兴巴赫,然后在1904年搬到了茨维考。1903年,公司开始生产双缸发动机汽车。搬到茨维考后,该公司开始生产四缸发动机汽车。这种车性能很好。1906年获得世界最难路最长距离拉力赛冠军。两年后,霍西公司年销量首次突破65,438+000辆。

由于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分歧,8月?Hoshi离开了他在1909创立的公司,然后在茨维考成立了另一家汽车公司。由于“Horsey”这一名称已被原公司使用,并被注册为商标,Horsey将其名称翻译为拉丁文“Audi”(两个“Audi”(“Audi”Horch“有“听”的意思),因此新公司的名称为Audi。

奥古斯特?Hoshi于20世纪20年代移居柏林,并于1932被任命为汽车联盟监事会成员,继续以专家身份参与公司的技术开发。1944年,他离开柏林前往萨勒。在上弗兰肯州的明希贝格,Hoshi度过了他的最后岁月,于1951年去世,享年83岁。

Horsey离开后的初期,Horsey公司只能生产有限的几款车型,在技术和设计上未能超越其创始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专门生产飞机发动机的Argus-Werke公司与Horsch公司合并,成立了新的Horch-Werke公司。阿诺德,两位最著名的工程师阿诺德·佐勒和后来的保罗?戴姆勒(保罗·戴姆勒,戈特利布·戴姆勒之子)后来被提拔为茨维考Hoshi-Verk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1926年秋,Horsey-Verk公司展出了一个展览,由保罗?戴姆勒-霍奇8开发的八缸发动机汽车。这款车以强大的发动机功能、可靠的性能、精致的车身造型吸引眼球,为竞争对手树立了标杆。自此,Horch 8成为了优雅、奢华和汽车制造业最高标准的代名词。

1931年秋,Horsey-Verk在巴黎车展上展示了其最新产品——一款运动型敞篷跑车,外观为亮黄色,采用棕色软顶棚,内饰为绿色皮革,搭载12缸发动机。从1932到1934,只卖出了80辆豪华型霍尔奇轿车。虽然市场对豪华车的需求开始下降,但霍奇仍然占据了豪华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其销量比竞争对手的总和多了三分之一:比如1932年,霍奇在德国销售了773辆豪华车,出口了约300辆。然而,该公司仍然遇到财务困难,这主要是由于销售过程中的财务问题造成的。

奥迪

1910年,由霍尔西先生创办的新公司奥迪生产的第一辆奥迪轿车上市。在1912至1914期间,奥迪在世界上最难的长途汽车拉力赛——国际奥地利高山汽车拉力赛中一次又一次夺冠,赢得了特别的赞誉。一战后,奥迪首创左手方向盘技术,将变速杆移到车中间,驾驶更加方便。从此,奥迪在众多汽车品牌中脱颖而出。

1923年,第一辆六缸奥迪车问世。车上有空气滤清器,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几年后,空气过滤器成为汽车的必备设施。同时,奥迪在德国汽车厂商中率先应用了奥迪独家设计制造的液压四轮制动系统。1927年,奥迪首席设计师海因里希·舒赫(Heinrich Schuh)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款名为“加速器”的奥迪八缸车。不幸的是,这款豪华车在推出时正经历豪华车市场的快速下滑。

DKW

桂鑫?斯卡夫特?拉斯姆森(J?他出生在丹麦,在米特韦达学习工程,毕业后在萨克森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1904年,他在Chemnis成立了一家设备工程公司。三年后,他来到Erzgebirge地区的Zschopau,从1916开始进行蒸汽驱动汽车实验。虽然一些特殊的模型没有通过这些实验制造出来,但该公司决定将其命名为DKW——蒸汽驱动车辆的德语名字的缩写。1919年,拉斯姆森从雨果·鲁普(Hugo Ruppe)那里获得了二冲程发动机的设计,这是一款名为“Des Knaben Wunsch”(意为“一个男孩的梦想”)的玩具发动机的缩小版。这款微型发动机迎合了高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辅助冲程发动机,在1922被改进为“Das kleine Wunder”摩托车发动机。在拉斯姆森、经理卡尔和总设计师赫尔曼·韦伯的努力下,DKW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同时也成为世界领先的发动机制造商。

1927年,拉斯姆森从底特律汽车公司获得了6缸和8缸发动机的设计方案和生产设备,随后推出了分别搭载这两款发动机的奥迪新车。然而豪华车市场迅速衰落,拉斯姆森意识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开始转向小型车的制造。DKW生产的最早的汽车是后轮驱动的,在柏林-斯潘道制造。1930年底,拉斯姆森委托茨维考工厂开发如下设计的汽车:两个气缸,二冲程摩托车发动机,容积600cc,皮革装饰的整体木质底盘,前后摆轴,前轮驱动。奥迪设计师Walter Haustein和Oskar Arlt设计的一款符合上述要求的汽车被命名为DKFront,并在1931柏林车展上首次亮相就引起了轰动。DKW锋线是在奥迪工厂生产的,这是当时德国最受欢迎和产量最高的小型车。

流浪者(流浪者)

路虎这个名字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它创立于Winklhofer & amp;关于Jaenicke工厂生产的自行车。1902年火星车开始生产摩托车,1904年首次尝试生产汽车。1913年,火星车开始量产一款名为“Puppchen”的小型车,深受大众好评。然而,直到1926年搭载30马力1.5升发动机的路虎W10首次亮相,这款小型车的第二代才投放市场。该车型集成了当时世界汽车工业的所有最新发展成果,如左手方向盘、中央变速杆、多用途干片式离合器、整体气缸铸造发动机和变速箱、四轮制动系统等。,而且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供不应求。为了满足需求,该公司在西格马的开姆尼斯郊区建立了一个新的汽车工厂。汽车零部件继续在原厂生产,然后通过铁路运输到新厂。备件直接从行李箱卸到装配线上。这种准时制的生产方式正好满足了20世纪20年代末的生产需要:西格马的周转仓库一天最多只能容纳25辆汽车。

汽车联盟

20世纪20年代,奥迪、霍西、DKW和罗孚分别应对不同的细分市场,相安无事。而流水线和现代化机器设备的使用,使得产能迅速上升,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拓展市场,增加销量需要大量的成本;另一方面,国外汽车厂商引发的价格战给汽车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德国汽车工业发现自己很难解决这些财务问题,需要银行贷款的支持。结果,萨克森银行满足了拉斯姆森的贷款需求,为拉斯姆森集团的扩张奠定了基础。此后,萨克森银行为维护其在汽车行业的利益,建立了以四家公司为基础的汽车联盟,总资产为1450万德国马克。

汽车联盟拥有奥迪、DKW、霍奇和漫游者四个品牌及其产品。但在这些非常传统的公司中,要形成统一的团队理念并使其发挥作用,还需要很长时间。

车型开发

1933德国车展上,汽车联盟首次以公司身份亮相,其四环标志奥迪前轮驱动中型车引起轰动。然而,由于前卫技术的市场认知度有限,其创新功能并没有带来很大的销量。因此,汽车联盟修改了设计。1938年,内饰现代、发动机性能优越的奥迪920轿车投放市场。其新研发的OHC发动机功率75马力,最高时速140 km/h,这种功率大体积小的车深受那些充满动感活力的人的喜爱。后来这种前轮驱动的车改为后轮驱动,侧底盘取代了中央方形底盘,有6窗式和双门4窗式两种。奥迪920的市场需求非常大,投入使用不久就卖出了计划的一年销量。

第二部分(战后)

一个新的开始。

1949年9月3日,新汽车联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汽车联盟”)在英戈尔斯塔特成立。它是今天的奥迪汽车集团的前身,旨在复兴萨克森州旧汽车联盟公司建立的传统基础和品牌。

新汽车联盟创业时,人民生活普遍困难,只能使用经济实用的交通工具。在最初的几年里,只有DKW摩托车和二冲程发动机汽车在英戈尔州的斯塔特生产。1949新汽车联盟的正式成立,其实是旧汽车联盟战后复兴的第二步。第一步是在6月1945+2月19的“零点”事件后,在Stat,Ingall成立了“汽车工会零件供应中心”,负责为6年来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旧汽车工会生产的所有战前车辆供应零件。在被占领的西部地区,有6000多辆这种车辆。

为什么选择史坦顿,英戈尔?

Ingall位于巴伐利亚市中心,交通便利,这也是选择它作为汽车联盟零部件供应中心的原因之一。英戈尔州斯塔特市市政当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该中心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的就业。然而,在斯塔滕重建汽车联盟最关键的原因,英戈尔是它作为军事中心的百年军事“遗产”:广袤的土地,数不清的兵营,车库,炮塔等等。这些对于一个没钱建新厂的公司来说是无价的。

从施兰嫩街军需供应站总部开始,该公司逐渐接管了一些建筑,如“Friedenskaserne”、新军械库、中士大楼、车辆大厅、军械库、骑马训练馆和宽阔的阅兵广场。该公司的设施分布在全市各地,因此几乎不可能进行定期有组织的生产。工人们嘲笑这家公司是“窝棚公司”。

“巴伐利亚罢工”

1954年8月9日,巴伐利亚州的金属加工业爆发了大罢工,这在英戈尔斯泰瑟姆的许多居民看来记忆犹新。这是年轻的联邦德国最早的大规模劳资纠纷之一,金属加工业的公司称之为“战后最重要的事件”。

当时新汽车联盟有5000名员工。作为Stated,Ingall最大的制造商之一,许多员工也扔掉了他们的生产工具。工人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罢工持续到8月31,954。通过仲裁,劳资双方达成协议,巴伐利亚罢工结束。由于罢工,工人的工资增加了4%多一点。

主要股东的交易

由于巴伐利亚罢工,新汽车工会额外花费了920,000德国马克。1954是公司盈利的第一年(约40万德国马克)。同年,钢铁巨头eisen werk-Gesellschaft Maximilian shütte Mbh Sulzbach-Rosenberg的主要股东弗里德里希·弗利克收购了汽车联盟股份公司的部分股份。几年前,他意识到斯泰瑟姆的汽车制造商英戈尔有一天会需要一个拥有大量资金的合作伙伴。

1957,Flick建议戴姆勒-奔驰与Auto Alliance AG合并。当时他拥有新汽车联盟40%的股份,戴姆勒-奔驰25%的股份。他的想法赢得了瑞士富豪恩斯特克?在hner的支持下,他拥有新汽车联盟41%的股份。戴姆勒-奔驰接受了这一提议。考虑到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戴姆勒-奔驰欲通过增加产品品种来扩大其不断萎缩的市场份额。弗利克还向戴姆勒-奔驰暗示,他正在与福特谈判。

1958年4月24日,戴姆勒-奔驰仅用41百万马克就收购了汽车联盟88%的股份。一年后,1959,新汽车联盟剩余股份也卖给了戴姆勒-奔驰。戴姆勒管理委员会发言人Fritz K?总结德国第二和第五大汽车制造商的合并,内克说,“我们嫁给了一个美丽的贵族家庭。”2008年4月9日,《商报》(Handelsblatt)写道,“就销售和税收而言,这次收购年营业额约4亿德国马克、拥有65,438+00,000名员工的汽车联盟,使戴姆勒。

英戈尔斯塔顿的新工厂。

被戴姆勒-奔驰收购时,新汽车联盟在因戈尔州斯塔特生产的车辆只有摩托车和DKW快递卡车,汽车组装集中在杜塞尔多夫的工厂,1950投产。

为了获得资金,该公司推迟了低价小型车的生产。这种小型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将在适当的时候以“小DKW”的名字投放市场。虽然收购戴姆勒-奔驰确保了其延迟项目所需的资金,但该公司仍然缺乏必要的生产能力。

因此,必须毫不拖延地建立一个新工厂,无论是在靠近杜塞尔多夫的施塔特、因戈尔还是宗斯,因为该公司已经在杜塞尔多夫获得了一个工业基地。时任劳工协会和国民议会议员的弗里茨B?他的同事曾说他就像一头战斗的狮子,为斯泰瑟姆英戈尔新工厂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拜他的政治关系所赐,巴伐利亚总是领先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一步。巴伐利亚银行2500万德国马克的贷款对该公司最终决定在因戈尔州的斯塔特建设新工厂起到了重要作用。

选择Ingall Statt的另一个原因是两轮车的运营面临瘫痪:由于摩托车需求急剧下降,公司计划在短时间内减少DKW摩托车的产量。与zon相比,上世纪50年代末,英戈尔的Stat有很多技术工人,这也是公司决定在这里建新厂的主要因素之一。1959年公司在此投资7600万DM,1960年追加投资5100万DM。当地报纸Donaukurier对新工厂的评价是:“欧洲最大、最现代化的汽车工厂将建在英戈尔州斯塔特附近。”

大股东再交易

1958年末,新汽车联盟在英戈尔斯塔滕有3700名员工;一年后,员工人数增加到5700人。新工厂的建立不仅员工数量剧增,也促使新汽车联盟决定将生产基地迁至1961的Stat,Ingall,还将总部迁至1962的市内,实现了计划的合理配置,降低了成本。但从1962开始,在总公司产销高峰期,新汽车联盟产销低迷。

尤其是1964年,新汽车联盟面临严重的资金危机。戴姆勒-奔驰虽然口碑不错,但由于子公司无法与母公司愉快合作,其财务问题很难解决。所以新汽车联盟转卖给大众。这是一笔惊人的商业交易。新闻杂志《明镜周刊》第45期写道:“戴姆勒-奔驰的最大股东弗里德里希·弗利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设计、思考和琢磨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公司重组计划。”评论称,Flick不仅策划了“1964最大的商业活动”,还帮忙列出了活动细节。

从1964开始,新汽车联盟的所有权分几个阶段出售给大众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公司在这笔交易上花费了2.97亿德国马克。截止到1966,大众拥有新汽车联盟的全部股份。

有好时光也有坏时光...

新汽车联盟被大众汽车公司收购,避免了破产。曾经流行的二冲程发动机走到了尽头,大约3万辆未售出的DKW汽车成了垃圾。此时,大众的甲壳虫系列成了新汽车联盟的救星:从5月1965到7月1969,约34.8万辆大众甲壳虫系列汽车在英戈尔斯塔特组装。

从8月1965,奥迪新车上市后,新汽车联盟开始慢慢走出困境。这款在英戈尔斯塔特制造的四冲程发动机汽车在市场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成功地为新车型系列奠定了基础。然而好景不长。15年看似畅通无阻的经济复兴之后,1966年和1967年,德国突然遭遇大萧条,新汽车联盟受到重创,不得不大量减产,而且速度很快。

1969年3月,新汽车联盟与NSU汽车公司签署合并协议。新公司奥迪-—恩苏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69 65438+10月1,总部位于卡苏姆。公司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一套发展扩张政策,奥迪和NSU轿车产量稳步增长,直到1973的石油危机。从65438到0974,全球经济衰退也对汽车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公司不得不将汽车产量从上一年的40万辆削减至33万辆。如此大的动作使得公司不可避免的要大量裁员:1974年,员工总数从33800人减少到28600人;在1975年,仅在统计,就有1700名工人失业。

输入新的比例

1975年末,汽车行业开始回暖,表现在奥迪汽车销量上。1977年3月,最后一辆NSU R80汽车下线,标志着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NSU品牌完成了使命。从那时起,卡苏姆生产的所有汽车都是“奥迪”品牌。

1980年,随着奥迪独家技术——quattro永久四驱系统的应用,第一批全时四驱引起了轰动。随后,奥迪通过参加赛车活动来测试quattro永久四驱系统的性能。1982年,奥迪在极具挑战性的世界汽车制造商锦标赛中获得德系品牌第一名。1983年,汉努·米科拉驾驶奥迪四驱赛车成为世界拉力赛冠军;1984年奥迪获得汽车厂商和车手世界冠军。

1982年,奥迪又创下一项纪录:第三代奥迪100赛车风阻系数降至0.30,成为世界上空气动力学性能最好的赛车。在环保节能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奥迪引领了潮流。

1985 65438+10月1、奥迪-—恩苏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奥迪汽车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址由内卡苏姆迁至因戈尔斯塔滕。80年代中期,随着关于限速和减少尾气排放的热烈讨论,奥迪和其他德国汽车制造商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市场冲击。从65438到0985,国内汽车销量下降7.5%,出口增长9.4%。

从65438年到0985年,奥迪的总投资达到了100亿德国马克——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投资,主要用于改进生产设备和新技术的研发。1986年秋,全电镀车身的奥迪80新车上市。这项技术可以保证汽车10年不生锈,在同级别汽车中树立了新的标准。1988年,奥迪首款3.5升V8发动机和四气门豪华车——V8轿车首次亮相,标志着奥迪重返顶级豪华车市场。

奥迪的口号是“突破科技,启迪未来”。这个口号再次被TDI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技术印证。这项技术的低油耗性能令人印象深刻。1992年,一辆标准奥迪80 TDI轿车环游世界,行程40273公里,百公里平均油耗仅为3.78升,平均时速85.8公里。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市场相对疲软,但德国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货币的统一促进了德国国内市场的需求。1991年,奥迪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超过1480亿德国马克。但到了1993,这种繁荣只能延缓德国经济几年前出现的衰退趋势。

在1993年秋季的东京车展上,奥迪展示了全球首款采用全铝车身框架结构(ASF)的汽车,宣告了一个全新汽车时代的开始。1994年3月,作为奥迪V8的改进车型,全铝奥迪A8首次公开亮相。随着奥迪A8的出现,奥迪对汽车系列的命名开始改变。同年夏天,奥迪A6上市,同年6月全新奥迪A4也上市。全新奥迪A4大获成功:仅在德国就售出1995,12万辆。

1995年秋,奥迪展示了另一张王牌with跑车,它成功地将独特的设计与现代时尚的特征和成熟的技术结合在一起。一年后,两款紧凑型奥迪a3上市,吸引了更多的客户。1997,奥迪展示了一款全新的奥迪A6和Al2,都是按照第二代ASF技术制造的全铝车身车型。奥迪TT Coupé和Roadster分别于1988和1999年投放市场。

奥迪凭借其极具吸引力的面向未来的车型进入了新千年。2000年6月,奥迪A2投放市场,再次巩固了奥迪在轻质铝车身上的竞争力。同年6月5438+10月,公司另一款旗舰车型奥迪A8W12亮相巴黎车展。2002年投放市场的新奥迪roadster和新奥迪A8突出了奥迪汽车的运动特性,这在奥迪RS6车型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奥迪是一家国际高品质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2002年,该公司销售了742,000辆汽车,年收入约为226亿欧元,全球员工超过565,438+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