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的政治意义

这些足够你看了!!!!!!!

2010高考政治第二轮热点话题复习(17)

2010上海世博会

热点结合考点分析

热点1: 1。胡锦涛强调,举办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大事,也是全国的大事;办好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责任,也是全国的责任。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既要举全国之力,又要集世界之智,确保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胡锦涛要求上海全力以赴,扎实工作,集中力量攻关,优质高效完成各项筹备任务,发挥上海当好东道主的作用;要求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齐心协力,积极行动,努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全国办好上海世博会;要求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有序紧张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要进一步做好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工作。一是确保场馆设施建设和展示如期完成。二是确保运营服务保障全面到位。第三,确保安保工作万无一失。要始终把安保工作放在首位,完善安保政策和安保工作预案,加强安保防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民众观点)参与安保工作,实现平安世博的目标。第四,确保外事工作到位。认真做好世博会的各项外事工作,特别是国际贵宾和国际参展者在华接待服务工作,充分展示我国人民热情好客的形象,彰显中国开放、和谐、进步的形象。(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2.市人大常委会召开2009年立法计划执行工作会议:服务世博会的项目有《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旅游条例》、《志愿服务条例》、《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等7个。加强世博会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

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筹办世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党的领导)

3.2009年6月22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正式通电。这标志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上海世博会标志性建筑终于向公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概念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其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东方之冠,华夏之昌,天下粮仓,百姓之富。”

2009年6月165438+10月12日,“上海网上展”正式上线。即日起,全球网友可通过浏览网站,随时访问中国2010世博会立体园区,提前领略世博会的精彩。据介绍,网上展览是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两大亮点之一,国际展览局认为这是“世界展览史上一项革命性的创举”。

热点2:

2010上海世博会会徽吉祥物海宝志愿者标志

会徽由中国汉字“师”的书法创意而成。“石”这个数字寓意着三个人用双臂相互拥抱,看起来像一个幸福的家庭,也可以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他们追求美好和谐的生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交流、聚会、合作”的理念,突出了中国。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充满活力,增添了向上、向上和光明的运动和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精神。(连接的角度)

上海世博会会徽1.2010。2010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为造型,表达了世博会“理解、交流、相聚、合作”的理念。

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围绕“城市”主题展开交流合作。

2.发布世博旅游口号和标识。2010年。世博旅游的口号是“中国和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世博会旅游形象标识如下:

由蓝色中国古典装饰图案“海水”、墨色中国书法草书体“上海”、蓝色英文字母“上海”和阿拉伯数字橙蓝色“2010”组成。蓝色代表上海的城市精神,橙色代表城市的活力、激情、时尚和欢乐,与世博会旅游口号“发现”和“00”相契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客观事物)

3.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主口号、宋一个源于汉字“心”的“中国心”被选为志愿者标志。2002年6月5438+2月,国际展览局召开了第132次成员国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地点。中国和上海最后赢了。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和衔着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组成。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中国外交政策的目的和目标)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主要口号是“世界在你面前,我们在你身边”。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歌曲《在你身边》。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识和口号征集活动于2007年2月5日开始,至2008年4月30日结束。

4.上海世博会吉祥物:上海世博会2010吉祥物是一个略带幽默感的蓝色小孩,外部形象为中国传统汉字“人”。“海宝”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四海之宝”。

5.2010上海世博会的理念是:交流与融合、创新与进步、成就与体验、传承与未来、和谐与发展。(发展的观点。联系观点)

二、考点结合热点分析

(一)经济学常识视角分析

1.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世博会进一步联系了各国的市场。进一步打开市场。

1.消费对生产有负面作用,消费发展促进生产发展。举办世博会将有效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旅游、文化产业、餐饮业、通信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举办世博会有利于促进中国自主创新和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世博会的举办体现了我在更高水平上对外开放的承诺。

4、对外贸易的作用。世博会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5.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举办世博会有助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

(二)从哲学常识的角度分析

1.意识对物质有动态反应。上海世博会期间,世界各国将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建设经验,传播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世博会会徽和志愿者标志的形成(设计过程):设计者的灵感来源于客观世界,反映了客观现实的形象,同时表明人的意识具有主动性,能够主动地认识世界。

2.事物是普遍相关的。本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将有效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业、文化产业、餐饮业、通信运输业的发展,也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会徽的设计既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与2010这个数字巧妙结合,相得益彰。

3.发展观要树立创新意识。世博会倡导创新精神,创新也是上海世博会的灵魂,有利于推动中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践是理解的基础。

4.实践是理解的基础……世博旅游的口号是“中国与上海,多发现,多体验”。口号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人的社会价值,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就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主口号、会歌:体现人的社会价值,

6.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上海世博会的理念是沟通与融合、创新与进步、和谐与发展,这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参展国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实现世界和谐与发展。

7.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会徽中的“世界”二字寓意三人相拥,看似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也可以从广义上抽象为“你、我、他”,凸显了上海世博会对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三)政治常识视角分析

1.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标志、主要口号和歌曲反映了与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维护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2.我们的政府应该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政府不仅要积极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还要做好安全工作,提供各种服务,加强管理,确保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3.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坚持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上海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筹办世博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4.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严格立法,做到有法可依。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实施服务世博会的立法工作,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法律保障。

5.加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对外职能。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体现了中国对外职能的履行。

6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

七...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在和平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成功举办世博会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热点分析

1.上海世博会的意义

举办世博会将有效地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b举办世博会有利于促进中国的自主创新和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c .实现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d .举办世博会有助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e有利于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地位,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的两个原因。(成功的原因)

答:从根本上说,正是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b .“申博”成功,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坚定支持的结果,是上海作为主办城市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结果。中国政府是一个值得信赖和负责任的政府,保证为2010上海世博会提供资金支持。c中国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可靠的物质基础,D有广泛的民意支持。

四、高考预测

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一个虚拟的小家伙,它的名字叫海宝,由汉字“人”引申而来。“海宝”从头到脚充满寓意,头发如滚滚波浪,眼睛又大又圆,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蓝色充满包容和想象,象征着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握拳竖起大拇指,是对世界各国朋友的褒奖和欢迎。相应地回答问题1-3:

1.“海宝”的设计说明了()

①意识来自于设计师的主观创造;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意识选择性。

③物质决定意识④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反映。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2.上海世博局表示,已向商标局申请注册“海宝”形象和名称,一旦市场出现假冒商品,将追究法律责任。在这里,作为商标,世博会的吉祥物标志:

拥有知识产权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它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未经许可使用是违法的。

答。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根据以往的经验,假冒世博会特许商品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在市场上。为此,市工商局、公安机关等市场监管部门与世博局形成联动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产品。同时,世博局也欢迎市民举报假冒世博特许商品,维护世博商品市场的良好秩序。上述材料的描述()

①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弊端;②维护市场秩序,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③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④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从政治常识来看,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追求的基础是()

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3)中国* * *生产党的性质和宗旨(4)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5.第七届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110 10月12在北京举行。本届世博论坛以“汇聚全球智慧,创造城市未来”为主题,旨在广泛传播世博理念,扩大世博影响力,推动世博成功举办。这表明()

①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③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④实践有社会史。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10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石”为基础,与数字“2010”巧妙结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世界级、多元文化的世博会的强烈愿望。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充满活力,增添了向上、向上、明快的动感和寓意,表达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本文结合材料,分析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

7.材料一:上海世博会将于2065年5月1日举行。世博会是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领域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览。它融合了世界各国带来的新技术、新思想、新文化。每一届世博会都让数百万人大开眼界,引起思想碰撞。生成有了新的火花,从而推动新一轮的学习、竞争和进步。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展望了“城市”的美好未来。她将是一次讨论人类城市美好生活的盛会;她将是一部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她将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段精彩对话;她将成为全人类相互了解、交流、相聚、合作的大舞台。

中国举办上海世博会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8.材料一:2065438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和发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开创人类新世纪的美好乐章。

材料二:目前,世博会的筹备工作正处于全面战争状态。上海全力以赴办好世博会:上海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筹办世博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2009年立法计划执行工作会议,其中有《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制定等7个服务世博会的项目。上海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下大力气解决困扰上海多年的疑难杂症。上海市民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数百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志愿服务。上海宝山区民族宗教界召开迎世博动员大会,要求全区民族充分认识办好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1)简述中国举办2010上海世博会的政治意义。(6分)

(2)结合第二份材料,从“政治常识”的角度,上海各界应如何“创造新世纪人类的精彩乐章”?(10分)

2010高考政治热点话题复习(16)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

10.(1)①充分发挥各国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②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扭转高消耗低产出的局面,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③坚持发展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4)协调行动以适应气候变暖的负面后果,建立和改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广泛使用气候友好型技术方法,并为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提供资金。

我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分)。(2)政府具有经济、文化、社会的服务职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2分)。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分)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原则,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世界各国人民利益。(2分)

(3)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相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国家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有相同的利益,发展中国家也有相同的利益。因此,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形成了两大阵营。(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在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等发达国家赤裸裸地展示其霸权主义,导致大会未能取得有效成果。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欧盟、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这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16,(1)①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②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④坚持对外开放,扩大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⑤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改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

(2)①各主权国家应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接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约束,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积极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二)主权国家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的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反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有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应着力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对气候变化重要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是在长期观测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反映了人类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不断克服谬误,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中逐渐接近真理的迭代过程。人类对气候变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通过实践和认识的循环获得的。对真理的追求和发展永无止境。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会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将加强协调与合作,维护共同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①国家立法机关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对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加强新项目行政审批,禁止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重复建设。(3)国家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严厉查处节能减排违法行为。

(5)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为了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节约每一滴水每一电。②整体与局部、社会与个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气候变化关系到全人类的利益。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每件事做起,树立环保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环保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角度回答,只要有道理就可以得分)

(6)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促进事物发展。(可替换的辩证否定和辩证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创新)开发更多节能降耗的新发明和新设备。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注意量的积累。每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和用纸。事物的发展是进步性和蹒跚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走一条艰难的路。我们应该不断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让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2010高考政治第二轮热点话题复习(17)2010上海世博会

6.①坚持联系的观点。会徽的设计既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与数字2010相结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世界一流、多元文化的世博会的强烈愿望。②坚持发展的观点。会徽的设计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表达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7.(1).消费对生产有负面作用,消费发展促进生产发展。举办世博会将有效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旅游、文化产业、餐饮业、通信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举办世博会有利于促进中国自主创新和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举办世博会有助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

8.(1)①中国* * *生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有利于体现我国* * *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充分展示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文明进步的形象。②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中国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政治地位,构建和谐社会。(3)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这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4)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期待。(每点2分。回答其中三个,得6分。)

(2) (1)党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作用,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坚持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上海全市上下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筹办世博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2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严格立法,确保有法可依。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落实为世博会服务的立法工作,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法律保障。(2分)(3)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文化和公共服务职能。上海市政府各部门要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下大力气解决不利于世博会成功举办的棘手问题。(2分)④公民应当提高公民意识,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上海市民要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自觉为世博做贡献。(2分)(5)信教群众要积极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整体利益。上海宗教界应重视并参与其中,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多做贡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