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石狮怎么样?
这是中国著名的休闲服装城。以服装闻名的石狮是中国纺织服装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地。这里的纺织服装产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经过20多年的精心培育,形成了以服装加工生产为核心,涵盖纺织、漂染、服装加工生产、辅料生产、营销等领域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全市现有服装及相关产业企业5000多家,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4000多个。以石狮为中心,连接福建晋江、泉州等周边地区的服装板块。* * *纺织服装企业65438万多家,年产值500亿元,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服装板块。目前,我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中国出口品牌1个,福建省著名商标60个,福建名牌产品15个,国家免检产品13个。丰利街道办事处获得“中国童装名镇”称号,宝盖镇获得“中国服装辅料名镇”称号,涵江镇获得“中国裤子名镇”称号,灵秀镇获得“中国运动休闲服装名镇”称号。形成“精品特服,名城满品牌”的良好格局。石狮及周边地区融入石狮服饰板块,进而发展成为以石狮板块为中心的“福建派”服饰方阵。石狮服装50%出口国际市场,鳄鱼、啄木鸟、周至、卡丹奴等众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都在石狮采购原料、接单,成为全球服装加工贸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如今的石狮服饰已经超出了行政区域的范围,形成了一个泛石狮的概念。2003年石狮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用地面积1110亩。被誉为国际服装物流集散地,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之一。一期工程(包括四个服装交易区、展览艺术中心和休闲广场)已经完工,将于2005年第八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和休闲服装博览会期间对外开放。石狮服装城一直发展繁荣,现在以绝对优势跻身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以海博会为平台,以石狮服装城为中心,连接鸳鸯池布匹市场(全国四大布匹市场之一)、塔前服装辅料市场、杨霞服装辅料面料综合市场、塔前服装机械市场,石狮纺织服装商务区不断完善。
这是一个工业、贸易和港口旅游城市。石狮海洋资源丰富,包括港口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近年来,石狮坚持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海洋利用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大力发展优势海洋产业,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石狮是中国六大国内集装箱运输中转枢纽港之一。港口一直是石狮最活跃的经济区。按照“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城市、实现大发展”的思路,不断推进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形成了以石湖港为龙头、占地20平方公里的石湖港工业区外向型港口经济区。石狮有石湖、祥芝、永宁三个深水港。其中,石湖港已分别建成5万吨级、3.5万吨级、1吨级和3000吨级泊位1个。2005年货物吞吐量4865438+20万吨,增长16.7%,集装箱吞吐量25.2万标箱,增长23.9%,占全州的比重。石狮是中国“渔业百强县(市)”和福建省“十大渔业县(市)”之一。水产品加工产值居全省第二,主要海产品20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8183公顷。拥有香纸渔港(国家一级渔港)、梅林渔港、东浦渔港(国家二级渔港)等优良渔港,形成华宝化工。建设占地110亩、总投资过亿元的祥芝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新沙地鲍鱼养殖基地、永宁海水网箱养鱼示范基地等一批知名水产品养殖基地。石狮是一座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众多的历史遗迹。海浪、沙滩、海蚀地貌构成的美丽海岸风光,融合了海斯文化、服饰文化等特色文化,以及舞狮、灯谜、南音、泼水节、踢踏舞等民俗文化。以石狮服装城为主的购物旅游,以闽南黄金海岸、红大湾海滨景区为主的滨海旅游,吸引了连续两届全国帆船锦标赛在闽南黄金海岸举办。以姑嫂塔、刘胜宝塔、临乱渡、湖东寺、朝天寺、城隍庙、珞珈寺为主要旅游景点,以灵秀山森林公园、宝盖山生态文化园为主要休闲旅游,形成了石狮独特的旅游体系。
这是著名的侨乡,也是了解台湾的窗口。高耸的姑嫂塔和石湖塔是当年海上航行的标志。从这里,石狮人跟随郑成功开发台湾省,并与外国船只前往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如今,全市有近30万华侨、港澳同胞,祖籍石狮的台湾同胞超过30万人。广大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具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充满热情。几年来,他们向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捐款6.3亿元。建市后,石狮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搞好对台经贸关系。截至2005年底,台商在我市投资项目242个,总投资26.2亿元。
这里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本市进行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岸线规划修编,城市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全市在建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实现了福州至厦门双回供电线路架设。有1自来水厂,日供水量分别为20万吨和7万吨,向全市辖区供水。总投资2亿多元的南水北调工程已建成,总供水能力35万吨/日,人均供水量居全省第一,日供水量居全省第三。建成城区38米、26米宽水泥混凝土道路76公里,城区38米、26米宽水泥混凝土道路120公里通往城镇,基本实现全市镇村道路硬化。基本实现城中村村村通公交车、通自来水。建成了可靠的邮电通信网络,城乡电话用户超过3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近27万户,有线电视用户5.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超过2万户。此外,石狮大道、沿海大道、电力大楼、通信枢纽大楼、机关大楼、沿海防潮防洪工程、城市垃圾焚烧厂等重点工程也基本建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这里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石狮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三大创建”载体建设,深入开展“诚信石狮”创建活动。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事业。全市有3所高职、1中学、15中学、70所小学,其中石光中学、石狮一中为省级重点中学,教育水平居全州先进行列。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启动《石狮市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启动海峡两岸科技孵化基地建设,加快“数字狮子”建设,全面实施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四大上网工程;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相继建成了市图书馆、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文化馆、体育场(馆)、游泳馆、华侨医院、妇幼保健院和“120”急救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加快人才引进步伐,不断关爱外籍员工。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不断完善民主法制,深入开展打造“平安石狮”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保持了稳定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