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近韩国首都首尔被翻译成首尔?
首先,韩国首都的位置没有改变,迁都的方案被否决了。其次,用朝鲜语书写和称呼的首尔依旧,只不过中国和世界的中国人不再称其为“首尔”而已。换句话说,这是一份针对中国人的片面通知。
市长李明博列举了韩国首都不应再被称为“首尔”的三个原因。
第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按照首尔英文标记的发音来称呼韩国首都的,而中国人却是按照古名来称呼“首尔”。第二,首尔改名百年了,中国人还继续叫首尔,不符合国际惯例。第三,韩中交流越来越频繁。首尔和首尔的读音和含义不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比如华南有两所大学,一所是首尔大学,一所是首尔大学。南方人称之为首尔大学,造成交流混乱。
对韩过敏?
首尔当局于去年5438年6月+10月成立了“首尔中文新标签委员会”,原计划在半年内选出一个发音相近、寓意良好的全新中文名字。没想到6月初选结果公布后,新名字石沉大海,直到今年6月65438+10月才正式宣布由首尔取代首尔。
李明博市长表示,“首尔”的发音接近韩语中首尔的实际发音,意思是“第一城市”。我相信中国人很快就会熟悉这个新名字。
韩国的地名是韩国人决定的,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更何况是首都,纯粹是韩国人的“家务事”。当然,不能质疑外国人,必须尊重外国人。但熟悉中韩关系,尤其是韩国独特的国民性的人,并不会做出如此简单的解释。
首先,首尔是首都,但市长是民选的。市长能代表中央政府宣布“首尔不能用中文叫首尔”吗?其次,中国人可以自由翻译外国地名,甚至国名,除了音译,比如慕尼黑、旧金山、檀香山、剑桥、牛津等等,既有历史背景,也有既定因素。无论如何,规定中国人如何用中文表达,有干涉文化内政之嫌。
第三,“首尔”这个名字不是中国人创造的,而是朝鲜王朝的开国皇帝李成桂决定的。据史料记载,李成桂于1394年从荆凯(今开城)迁都汉阳,从此正式命名为“首尔”。
朝鲜半岛吸收中国文化、使用中国汉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即使朝鲜王朝第四代国家王世宗在1443年创立了朝鲜式的音标“朝鲜谚语”(又称朝鲜语),包括战后全面排斥汉字的谚语的兴起,其语言文化政策也一直左右摇摆。首尔不是首尔,难怪有人怀疑也是对“汉”字过敏。但“首尔”的取消,以及从其心脏区域日夜流淌的“汉江”并非没有道理。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人认为每次首尔改名,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韩国人的民族心态有关。1394年,李氏王朝在此建都,改名首尔。发音是韩式训练读韩松。1910年,朝鲜半岛成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将其改名为“首都”,读作Keijo。1945年,朝鲜半岛解放,大韩民国定都首尔。虽然被称为“首都”,但它不写汉字,只用韩语拼写,所以首尔成为朝鲜半岛上唯一一个没有汉字的城市。
尊重首尔当局的决定
过去,全球华人一直将韩国的首都称为首尔,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惯例。其次,根据韩国官方发布的中文资料,他们以为它的正式名称是“首尔”。所谓“一百年前首尔已经不叫了”显然是言过其实。当然,我们应该尊重首尔当局的决定,从现在开始称首尔为“首尔”。
但是,“首尔”是新创造的中文译名。从朝鲜的文化历史到半岛的环境现实,所有的地名和人名仍然是以汉字命名的。即使朝鲜和韩国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使用汉字,金正日、卢武铉、朴正熙等。都能恢复自己的中文名。首尔最初的汉字是什么?为什么避而不谈,把“错”叫“首尔”的责任完全推到中国或世界华人身上?这是我困惑的问题之一。
再者,“首都”的韩语发音本来是Sieur,但是翻译成英语变成了Seoul,但是音译方法不限一种。关于它是什么,有一场激烈的争论。李明博市长说“首尔”是根据首尔的英文翻译过来的,问题似乎陷入了另一个极端,就是过于强调英文翻译而忽略了韩语的原汁原味。根据李明博市长的英文翻译标准理论,甚至有人会主张“Korea”的中文符号应该写成“Korea”,因为标准的英文翻译是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