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人馅饼的方法

2006年3月27日,湖北荆州“矮子派”店门前。

顾客:“慢慢挤。”

顾客:“嘿,到后面排队。”

顾客:“我在前面,他们一挤就把我挤到一边去了。”

李彦夫:“好的,保重。欢迎下次再来。”

顾客:“我们给了你们俩钱。”

李彦夫:“好。”

顾客:“我在这里。我从4点半到5点等了半个小时。”

记者:“这饼难吃吗?”

顾客:“是的,我上面有三颗牙齿。”

顾客:“他的蛋糕很软。时间久了就会软。再买几天就不会坏了。”

大家争相购买的就是这种蛋糕。卖这个饼的人叫李彦夫,个子不高,只有1.58米,他做的饼因此得名“矮子饼”。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卖着这个不起眼的蛋糕,每年收入数百万元。这个馅饼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吸引这么多人购买?

五年前,李彦夫和他的弟弟李艳冰从农村来到荆门市,开始做糕点生意。因为这条街是做包子和馒头的,他的糕点没有竞争力。他和弟弟商量着怎么让它和别人不一样。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把它做成当地农村的“结婚蛋糕”。

“结婚蛋糕”就是在混合的面粉里放一些红糖,把它展平成鸡蛋大小的圆形,放在陶罐里烤。一般准备彩礼的时候,男方要带300个结婚蛋糕。给老人过生日时,结婚蛋糕会大一倍,中间有一个桃形的红印。因为只有办喜事的时候才能吃,“喜饼”在农村很受欢迎。

“结婚蛋糕”做出来了,城里人却不买账。

李彦夫弟弟李艳冰:“有的说皮厚,有的说馅甜,有的说馅饼不爽口,有的说太粘。反正意见很多。”

原来“结婚蛋糕”对做工不是很讲究,而且很容易揉,面团很难咬。生活简朴的农村人不会在意这些东西,但城里人选择多,买的时候很挑剔。结婚蛋糕在城里不好卖,两兄弟想改良一下。那时候听说厦门和金华都做馅饼。总结之后,他们决定实地考察一下,在“皮脆馅软,味美”上下功夫。经过近三个月的反复实验,终于掌握了方便面和油面的最佳配比,研发出了酥而不硬的馅饼技术。

2002年6月8日,他们焦虑地把馅饼放在柜台上。

市民:“以前他们店不在这里,在那里。生意非常好,他们经常像今天一样排队。”

市民:“每次路过这里,都看到很多人在这里。我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旁边商家:“每次过年,还没起床,顾客就在外面排队。他们问我,你们今天开门营业吗?”我说,开,老板还没起床。"

改良后的馅饼一上市就受到顾客的欢迎。为了区别于市场上的其他馅饼,李彦夫决定为这种馅饼注册一个商标。他从一开始就把它们命名为铁饼和石饼,后来又把它们命名为金昌饼。他取了十几个名字,但总觉得不舒服。直到一次家庭会议,他嫂子灵机一动。反正你们两兄弟都矮,就叫矮子派吧,好读好记。再加上皮薄馅厚,馅饼外酥里嫩,在市场上很有特色和优势。

顾客:“来亲戚,走的时候带矮子派。这是荆门的特色,走亲访友也带这个饼。”

半年内销售额达到65438+万元。李彦夫激动不已。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馅饼在荆门销量这么大。他当时就想,市场大一点,他的馅饼销量就大一点。

2003年4月,自信的李彦夫在100公里外的荆州市沙市区大赛巷好吃街开了一家分店,比荆门店还挤,是专业小吃街,希望在这里大赚一笔。没想到一晃20多天过去了,荆门极受欢迎的矮子派到了荆州却无人问津。

李彦夫:“开业的时候,很失望。荆州没人吃过我的馅饼,不知道好吃不好吃。他们不明白。没人买。我们一天只能卖30到40元。这时候我们就想尽办法把蛋糕拿到街边门口,邀请大家品尝。我们越是让大家品尝,越是有人觉得这是坏东西,越是没人吃。”

一天卖三四十块钱,包括人工、房租、生活费、工商税,一天就亏一两百块。改良好的饼,叫矮子,荆门人都能接受,为什么荆州就不行呢?原来沙市的小吃比荆门的丰富多了,他的饼和他的人一样普通,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为了开拓市场,李彦夫陷入了漫长的沉思。

李彦夫的朋友李海生:“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吃饭。他的生意不好,情绪很低落。我跟他开玩笑说,明天是母亲节。我就给公公买几斤,给你开个生意。”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彦夫立刻觉得矮子派的主要定位是老人和孩子。趁着母亲节,推出促销活动,让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事情或许会有转机。

李彦夫:“我们第二天就贴了一个大横幅,上面写着,母亲节,爱,矮子派最贴心,买一斤送半斤。”

没想到一个关于母亲节的横幅真的很有用,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一天的销售额达到4000元,这在荆门农村是不可想象的。第二天,很多尝过矮子派的老人,因为口味好,带着包装上门,成了回头客,店门口排起了长队。

从这件事里,李彦夫发现,城里人非常重视文化和亲情,所以每次充满亲情的时候,比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他都会重点做宣传活动。

做了一段时间,李彦夫发现,无论他怎么做活动,怎么优化蛋糕质量,销量都在下滑。原来那些原来做糕点副食的店,看到他生意不错,都改做矮子派的同类产品了。

李彦夫:别人来买的时候,看起来都一样,就问,你这是什么蛋糕,矮子蛋糕?都说是矮子蛋糕,满大街都是矮子蛋糕。

辛辛苦苦打开的市场,让别人有机可乘,想打击假货,但只是口头上说是矮子派,找不到证据。

正当他如此沮丧的时候,一个机会来了。

李彦夫:“有人说前面有个跟你一样的招牌。你们谁是真的谁是假的?我跑过去一看,真的和我是一个牌子。这时,我高兴了。”

李彦夫决定利用好这个机会,让那些冒充空头馅饼的人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侵权的。他立即拿起相关文件,找到了当地工商局。

湖北省荆州市工商局沙市分局凤凰工商所副所长孙凯:“对他来说,有人侵犯了他的商标所有权,就在他附近。当时我们还不信。在以前,确实如此。”

工商部门第二天就来查封店铺,并通知美味街所有商户到场。李彦夫打假在街上被传得沸沸扬扬。

李彦夫:“之后市场上就没人敢打我的牌子了。”

荆州销售市场稳定,生意比荆门好。这给了李彦夫一个启示,城市越大,销量越大。他立即瞄准了省会武汉。2004年3月,他每周开两家店,短短一个月就在武汉开了8家,生意还不错。

此时,李彦夫的内心开始膨胀。2005年2月,他攒了90万,在全国开了20多家矮子馅饼店。所到之处,他都要求结合当地人口味的全新馅料配方。

李彦夫:“在上海,如果我们喜欢清淡的食物,我们会做得清淡一些。”。成都人喜欢吃甜食,所以我们放的糖比较多。南京人喜欢吃肉,我们也放一些鸭肉和猪肉。日销售额2000元。"

在不同的城市,他还根据场地、人力、房价等条件的不同,把矮派的价格分成了几种,比如5元、6元,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

李彦夫:“我们在上海的时候,动了脑子。吃的很少,但是上海的房价和人工都很高。于是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把它做大,这样以前一个人一天能做60公斤,现在能做80公斤。产量增加了,成本没变,但劳动力省了。”

好景不长,全国生意红火了两个月,问题就开始出现了。

李彦夫:“有一次,我去长沙考察。经理跑去上网,助理摆好凳子睡觉。我敲敲玻璃说,买馅饼。他揉揉眼睛,说了些馅的话。最后,是主席,他吓坏了。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因为李彦夫急于向全国扩张,派往各地的中层管理人员大多是他的亲戚或者店里的员工。很多人只知道技术,不知道管理。而且他们的业绩和工资不挂钩,导致很多人被动和忽视,不再严格按照流程做蛋糕。管理漏洞直接影响馅饼的质量和销量。

李彦夫:“我们去那里参观的时候,顾客跟我们说你在造假,越做越好吃,刚开始开店的时候。你只是想赚钱,伪造了蛋糕。以后还有谁买?”

至此,李彦夫已经意识到,如果馅饼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再大的面团也不会带来效益。2005年9月,他迅速关闭了中国20多家矮人馅饼店,并进行了重组。同时,他还引进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让原来的亲戚朋友回到技术岗位。在考察了人力、场地、销量等市场因素后,在上海、济南、成都、南京重新开设了12分店。重新开业的12矮子馅饼店由于管理到位,日销售额2000多元。

现在,李彦夫的心思是打算把矮子派打造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