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合适的经销商?
经销商类型:
其实首先要了解经销商的类型。大多数消费品企业基本上有两种类型的分销商,即批发和终端:
(1)批发型:这种类型的经销商,不分规模、经营时间和品种。
(2)终端型(即直接发展零售店):这些经销商有的是批发型衍生而来,有的是近几年刚成立的专业酒水代理。
选择经销商的注意事项:
很多开拓销售市场的企业,在开拓市场渠道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关于经销商选择的问题和困惑。比如,找一个一流的、规模大的经销商,往往是“热门工作”,对方不感兴趣,或者条件很高,支付方式和广告费过高;有些经销商虽然对厂商的品牌有很高的认同感,但缺乏营销管理和市场运作的经验,在合作过程中沟通非常困难,无法配合公司营销策略的实施;部分台湾企业在选择经销商时,只关心交易方式是否为货到付款。第一笔交易完成,前几个月市场销售平平,最后不欢而散。
企业选择合适的经销商是关键。无论是批发型还是终端型,都要结合企业的综合实力、营销策略、产品线的广度、深度、产品定位、目标客户特征等资源综合因素进行分析决策。在选择经销商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多种选择。
在选择经销商的时候,不管是通过糖酒会认识的,还是朋友介绍的,还是亲自走访市场的,一定要多选择几家。拿到钱没有标准就好。某厂商曾经有过这样的错误经历。东北某经销商看好其中一个品牌,拿出80万现金买断区域市场经销权,但他没有终端销售网络和管理经验。对方公司有非常成熟的网络,但在付款方面无法与厂商达成一致,于是某厂商最终与第一家公司签约。结果经销商用了两年时间才卖完80万的货,不仅让经销商赔钱,也让一个厂家失去了市场发展的机会。
(二)根据自己的品牌和产品线,确定选择什么类型的经销商。
中小企业产品线长,品种多,以中低档为主,选择有实力,经营时间长的批发经销商可能更合适。因为中低档产品进入市场,必然有大量的广告和促销,这就要求经销商具备fp硬二三级经销的批发能力。相反,如果品牌和品种比较单一,产品定位比较高,那么选择终端类型就比较合适。但也要注意经销商的代理品牌数量,目标客户是否冲突,竞争对手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市场上的运营能力。
(3)拜访经销商时如何综合评价经销商的实力?
在选择经销商的时候,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去了解还是自己去走访市场,都要经过详细的亲自走访,为潜在客户建立档案卡。拜访经销商要掌握和检查以下几项:1。业务规模如何?有什么分支吗?运营商口碑很好。他们是否遵守商业道德和社会信用?社会关系和评价怎么样?经营者家庭状况如何?生活习惯?有没有px相关的企业?生意好吗?2.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市场覆盖,持续有货?是否应该了解其注册资本的大小,其组织形式是公司法人、独资还是合伙?你与银行和贷款有往来吗?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可以提供担保和/或连带担保吗?3.有多少高素质的业务人员,什么样的业务组织结构?你经营哪种格式的客户?有能力拓展分销和终端市场?目前有多少客户?客户形式有哪些?和客户的关系怎么样?批发的比例是多少?终端占比多少?大卖场和超市在终端客户中的比例是多少?4.目前分销的是哪几种产品(酒、饮料、方便面、日用品)?哪些品牌?主食有哪些?每个品牌的利润是多少?竞争品牌和非竞争品牌的冲突是什么?会是交叉销售吗?你经销假冒商品吗?退货要求怎么样?不返补贴怎么样?5.你会和我们的业务人员密切合作吗?你有多愿意与制造商合作分销货物?你有多愿意与厂家合作推广店铺?我们能交换市场信息吗?6.有物流能力吗?有多少运输车辆?负荷是多少?储存面积有多大?有多少运输人员?仓库员工?7.你能确保所有产品的安全库存吗?下单流程是怎样的?你做好存货盘点了吗?能定期提交每日库存报告供厂家了解。8.你能严格遵守公司的价格制度和政策吗?一般经销毛利率是多少?如果有两批,第二批要求的毛利率是多少?零售毛利率是多少?9.有组织和管理促销活动的能力?是否有促销策略和季节性促销计划?要求厂商如何合作?新产品的入门费怎么样?10.付款条件是什么?你能用现金(汇款)交货吗?要不要一次出货一批?还是月供?每月结算多少天?总之,企业要以最少的中间环节构建销售渠道,以最合适的成本和高效的管理快速到达消费者,这样才符合渠道优化的原则。
经销商是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环节。可以说,选择好的经销商,企业就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