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玩暴雪的人总说使命召唤是暴雪的?
公司合并
很多人担心合并后暴雪的运营是否会受到动视管理层的影响。在这方面,暴雪娱乐的高管已经向玩家保证,合并后暴雪的管理层不会有任何变化,也不会受到来自动视的任何领导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暴雪受到激进主义的影响。
玩家对此还是比较关心的。虽然他们对暴雪缓慢的开发节奏和频繁跳票的习惯不满,但更难以接受的是暴雪要牺牲质量来加快开发以满足开发期限。
合并后,暴雪娱乐仍然作为公司的独立部门运营。有以下事实:
1,动视和暴雪从未以动视暴雪的身份出现在E3和其他国际展会上(科隆游戏展除外)。
2.无论是动视还是暴雪娱乐,任何游戏的发行都主要基于自己的商标。
3.合并后,动视和暴雪娱乐的高层很少一起出现在公开场合。
4.合并后,暴雪嘉年华一直只有暴雪娱乐,从来没有动视公司或动视暴雪公司的字样
因此,2065 438+00 EA公关副总裁杰夫·布朗(Jeff Brown)在媒体上回应动视暴雪CEO鲍比·科蒂克(Bobby Kotick)的公开挑衅:“他的公司主要依靠三个游戏系列:
一个是与他无关的网络幻想世界(指魔兽世界),一个是急剧衰落的世界(指吉他英雄),第三个是被鲍比·科蒂克自己的傲慢毁掉的世界(指使命召唤)。
2007年2月2日,65438,动视和威望迪宣布合并。合并后更名为动视暴雪公司,2008年7月9日完成。资本运作总额约为189亿美元。
扩展数据早期历史
1991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三名毕业生麦克·默尔海姆、阿伦·亚德翰和弗兰克·皮尔斯因为一个巧合的电脑密码而相识相知,乔(一个陌生人)。毕业后,他们三人共同创办了Silicon & Synapse(硅与神经键)公司。
91公司成立之初,当硅&;Synapse为Super Famicom开发了一款名为RPM Racing的游戏,开发费用为4万美元,耗时4个月。RPM Racing推出一年后,Silicon & amp;Synapse推出了超级平台上发布的第一部大制作;失落的维京人。
1994登陆SFC平台的《超人之死与归来》是第一款以暴雪名义发布的游戏。将星际争霸移植到任天堂的N64主机上。2002年,暴雪宣布登陆NGC、PS2和Xbox的跨平台游戏《星际争霸:幽灵》在2006年被无限期推迟。
当时的游戏公司开发一款产品并不需要巨额费用,但回报率却相当丰厚。所以一套魔兽为暴雪赚足了繁殖资本。1995年,暴雪趁热打铁推出了《魔兽争霸2》,取得了更大的成功,销量突破百万。
1996年,暴雪第二系列精品暗黑破坏神上市,18天售出1万套;次年,《暗黑破坏神:地狱火》上市不久就卖出了250万套。
到了1998,暴雪已经成为一个财大气粗的大家族,为推出星际争霸积累了强大的实力。星际争霸上市前,暴雪准备了654.38+0万套。它一出现,等待已久的各国玩家都为之疯狂。654.38+0万套三个月售罄,成为当年全球销量最大的游戏。
次年,《星际争霸》在韩国引起轰动,在当地售出654.38+0万套,韩国因此成为《星际争霸》最大的用户国。在全球游戏行业,激烈的竞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为什么暴雪的游戏一上市就能卖得这么好?简单来说,暴雪的开发原则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好玩”。
用玩家的话来说,暴雪的游戏可玩性很深,不可能几个月就能掌握精髓。星际争霸已经玩了三个月了,总体来说也只是一窥门径,学习空间很大。暴雪在10年共发布了13款游戏(不包括资料片),其中《魔兽争霸系列》占了大部分。严格来说,只有暴雪最成功的三个系列游戏,平均每三年磨一把剑。暴雪的历史就是这么简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动视暴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