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的利弊分析

公司上市的利弊分析

公司上市是很多创业者的梦想和目标,但凡事有利有弊。只有充分认识它,才能正确把握取舍,引领企业健康发展。以下是对公司上市利弊的分析。让我们来看看。

一、上市公司的优势

1改善财务状况

通过股票上市获得的资金在一定时间内不需要偿还。另一方面,这些资金可以立即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从而让公司以更低的利率借入贷款。此外,如果IPO非常成功,并且未来市场的趋势非常强劲,那么该公司可能会在未来以更好的价格发行更多股票。

用股票收购其他公司。

(1)上市公司通常通过自己的股份收购其他公司(而不是支付现金)。如果你的公司在股票市场公开交易,其他公司的股东在出售时会愿意接受你的股份而不是现金。股票市场的频繁买卖为这些股东提供了灵活性。必要时,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卖出股票或以股票为抵押借钱。

(2)股票市场也会使估计股价变得方便得多。如果你的公司没有上市,那么你必须自己评估,希望买家认同你的估计;如果他们不同意,你必须讨价还价,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价格,这个价格很可能低于你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是,如果股票是公开交易的,公司的价值是由股票的市场价格决定的。

3利用股票激励员工

公司通常通过股票期权或股权收益来吸引高素质员工。这些安排往往会让员工对企业产生责任感,因为他们可以从公司的发展中获益。上市公司的股票对员工的吸引力更大,因为股票市场可以自主决定股票价格,从而保证员工利益的实现。

4提高公司的声誉

(1)公开上市可以帮助公司提高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通过新闻发布会和其他公开渠道以及公司股票在股票市场的日常表现,商界、投资者、新闻界甚至一般公众都会注意到贵公司。

(2)投资者会根据好消息和坏消息做出决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经营良好,充满希望,那么这家公司就会拥有一流的声誉,这将为公司提供各种不可估量的利益。如果一个公司的商标和产品是众所周知的,不仅投资者会注意到,而且消费者和其他企业也会乐意与这样的公司做生意。

二、公司上市的弊端

1.隐私的丧失

(1)在公开上市带来的各种变化中,公司失去了“隐私”是最让人讨厌的。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所有账目,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中层管理人员的奖金以及公司的业务计划和战略。虽然这些信息不需要包括公司运营的每一个细节,但所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都必须公开。这些信息必须在首次上市时公开披露,此后必须持续通报公司的最新情况。

(2)由于失密,公司此时可能要停止向相关人员分红或降薪,这对于一个非上市公司来说是正常的,但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2.管理者的灵活性是有限的。

(1)公司一旦上市,就意味着管理者放弃了一部分的行动自由。非上市公司一般可以自主决策,上市公司的每一步、每一个计划都必须经过董事会批准,一些特殊事项甚至需要股东大会批准。

(2)股东通过公司效益、股票价格等来衡量管理者的业绩。这种压力会在某种程度上迫使管理者过于关注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利益。

3.上市后的风险

很多公开上市股票的利润并没有预期的高,有些甚至因为各种原因而暴跌。这些失望的原因很可能是股市普遍低迷,或者是公司盈利不如预期,或者是大众发现股票上市时没有真正的专家给他们出谋划策。股票上市和上市后的挫折会严重影响风险投资的回收利润,甚至使风险投资功亏一篑。因此,风险投资家和公司创业者在决定是否上市时,会综合权衡利弊。

延伸阅读:不上市未必是坏事。

国内民营企业上市原因有三:一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自有资金难以满足需求,急需通过上市融资;二是在各方压力下,需要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三是一夜暴富,在短时间内获得资本回报后离开。

有的企业坚持不上市,是想把家族企业做到极致;有的选择只走专业化道路,做强大稳定的现金流;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大概更多的是出于对公众公司的恐惧,比如顺丰。

与渴望上市的企业相比,这些企业选择不上市,可以在自己的轨道上越走越远,成为不受外资股东影响的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

扩大公司上市的条件。

一、公司的主要资质

从公司的组织形式看,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只有股份公司才具备上市的基本条件。所以有限责任公司要上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有限责任公司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不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本身就不能上市。

1.从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

(1)对公司经营期限有严格要求,公司必须持续经营3年以上。有限责任公司改制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期限可以连续计算。

(2)公司生产经营范围应合法合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三)最近三年公司主营业务、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未发生重大变化。

2.从公司成立开始。

公司股东出资按时到位,不存在虚假出资。发起人或股东以实物出资的,应办理财产所有权转移手续,即出资已从出资人名下转移到公司名下。公司股权清晰,不存在权属纠纷。

从公司的船费来看。

公司注册登记的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比例超过10%。

第二,公司的独立性

公司的独立性主要考察公司是否被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非法控制,是否侵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就独立性而言,公司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公司应有与公司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自有资产。

(2)公司人员独立,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不在控股股东公司任职;一个公司应该有自己的员工。

(3)公司财务独立,公司应有自己的财务制度,能够独立进行财务决策,有自己独立的银行账户,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共用银行账户的情况。

(4)公司业务独立。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之间不存在不正当关联交易,公司业务不依赖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第三,公司的规范化运作

公司依法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决策机构,制定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公司可以按照制度规范运作。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受到重大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公司本身在上市前最近36个月没有受到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的行政处罚,也没有因涉嫌刑事犯罪被立案侦查,更没有未经法定机关批准发行证券。公司章程对对外担保由谁审批以及具体审批程序有明确规定。公司有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不能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以借款、清偿债务、提前支付或其他方式占用。

四。公司的财务和会计

1.从财务的角度来看

对于上市公司,首先要求公司业绩良好,即公司资产良好,资产负债率合理,现金流正常;公司不存在影响其持续盈利能力的情况;公司应当依法纳税。具体而言,公司应符合以下条件:

(1)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净利润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基础;

(二)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人民币;

(三)发行前股本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

(4)无形资产比例(扣除土地使用权、养殖权、采矿权等后。)在最近一期期末净资产中不高于20%;

(5)最近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2.从会计的角度来看

公司应当建立规范的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应当以真实交易为基础,不得篡改财务报表,不得操纵、伪造、篡改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或者相关凭证。

动词 (verb的缩写)募集资金的使用

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是筹集资金投资公司的发展项目。募集资金后,公司应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用途使用。因此,在考察一家公司是否具备上市资格时,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标准。

(1)公司应编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拟投资项目的建设情况及发展前景;

(2)公司募集资金的用途应有明确的使用方向,原则上应用于公司的主营业务;

(3)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管理、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同时,公司应建立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制度,募集资金应存放于董事会决定的专门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