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缝纫线的应用

浅谈缝纫线的应用

远古先民进化出一针一线的针线缝纫技术,创造出各种类型的缝纫线;在服装生产中,一针一线及其不断改进的技术创造了许多品牌。不用说,线在服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缝纫线品种分类

缝纫线有纯棉、尼龙、涤棉、混纺纱、涤纶、人造丝等,一般由两股、三股、四股、六股单纱加捻而成。加捻方向可分为S捻和Z捻两种。一般平缝机都是用Z扭针,质量好的S扭针也可以用在其他缝纫机上。棉缝纫线缝纫性能好,但水洗时缩水比合成纤维线大,强度、耐化学性、耐磨性也比合成纤维线差。优质的丝光棉线价格昂贵,所以现在很少用棉缝纫线。短纤维聚酯缝纫线成本低,缝纫稳定性、耐久性和可缝性优异,适用于所有常规服装缝纫。缝纫机一般用棉线,但由于目前棉纤维成本高,一般用涤棉线代替。

以下是各种类型的线的特征:

(1)高强涤纶线:目前是市场上最常规、应用最广泛的缝纫线品种之一,其特点是光泽好、无弹性、色牢度好、拉力强。广泛用于缝制pvc、厚布、尼龙皮革制品。

(2)渔网线(透明线):透明线可分为尼龙和聚酯单丝,在弹性、硬度、张力和用途上也有所不同。常用于纺织、缝制商标、西服裤腿、缝制透明材料及各种工艺制品。

(3)纯棉纱(涤纶短纤纱):涤纶短纤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常规纱线,表面有少许羊毛,断裂强力、光泽、耐磨性都不如其他纱线。用于薄面料,纯棉线采用天然棉精梳烧毛而成,专为缝制纯棉布料而生产。

(4)拉生线(走马线):拉生线由尼龙和涤纶制成,以扁丝最好,拉力强。打蜡后是拉生线,常用于缝制或手工缝制厚皮沙发、户外用具、休闲鞋、皮衣等厚制品。

二、缝纫线和缝针的关系

(1)选择缝合的厚度。

在选择缝线粗细时,首先要考虑使用细缝纫线。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锁式线迹缝纫机梭芯体积有限,可以用更细的缝纫线容纳更长的缝纫线,节省换梭时间,工作效率高。②细缝纫线尺寸小,链式缝纫时手感好。③细缝纫线缝纫时占用空间极小,引起的面料变形和缝纫起皱少。④细缝纫线可使用小规格针,以避免面料出现针孔。⑤细缝纫线还可以减少凸出的缝痕,使其陷在面料表面的内层,减少磨损的影响。

在缝纫过程中,为了形成正确的线迹,需要保证缝针、缝纫线和缝纫材料的规格相匹配。此外,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缝制过程中要考虑缝线的捻度。缝线扭转的目的是增加强度和弹性,但如果扭转过大,会造成缝线卷曲,影响线圈的正常形成。一般情况下,取1 m长的缝线,抓住线的两端,使其紧密结合。两根线的自然捻转圈数不宜大于6圈,否则容易造成跳针失败。

第二,缝纫时,如果缝料又细又软,必须使用细针,同时要加大机针的回收量,因为缝纫线与缝料的摩擦力小。如果恢复距离不变,面线环宽度会相对减小,影响正常取钩,会导致跳针失败。如果是又厚又硬的面料,情况正好相反。

(2)机针的选择

在选择好缝纫线的情况下,缝针也是缝纫时要考虑的重要缝纫机。机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针的选择。不同性质的机器要配不同型号规格的针,比如96?键入1还是88?1机针;缝纫机用18吗?1机针等。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机器,在缝纫过程中都要根据缝纫材料的性质和厚度来选择针的规格,也就是针数。一般来说,用于纺织品和针织品的针都被磨成圆锥形,在缝制皮革和类似的缝纫材料时,使用特殊形状的针,如矛尖、菱形尖和反捻尖,以增加针的强度,获得良好的缝纫效果。

第三,会计和成本线的使用

大部分服装厂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各种缝纫线堆积如山,不管是新开发的还是储存的,无形中就是浪费成本。为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过多的浪费线头,本文介绍了线头消耗的核算方法和意义:首先,出于服装成本核算的需要,线头消耗是服装生产总成本的一部分,只有进行更加准确的计算,才能全面地进行产品的成本核算。二是有利于计划和管理:了解用线量有利于采购和备料,为服装的及时交货和质量保证提供必要的条件。主要计算行有哪些?比值法?用什么?公式计算?两种。

(1)用比率法估算线程使用率

缝纫线的多少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面料的厚度、面料的硬度、线迹的种类、线迹的密度、线的粗细、线的张力、机压脚的压力等。这些因素经常变化,所以不容易非常准确地计算出用线量。目前,常用比率法来估计用线量。

所谓?比值法?根据实验得出缝纫线消耗(长度m)与缝纫织物长度(m)之比e=l/c,称为缝纫线消耗比。有了这个比值e,就可以估算出实际的螺纹数量。

在l=c时?e式中,l为螺纹量(m);c为缝纫长度(m),e为缝纫消耗比。要用比值法估算金属丝用量,必须先通过实验获得比值e。具体的实验方法有两种,即缝线的定长法和接缝的定长法。

①缝合定长法

首先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即选择性能好的缝纫机,根据实际工艺条件调整好各部分,并准备好指定的面料和缝纫线,然后测量一定长度的缝纫线(如1m),测量时前端留0.5m余量。用明显的颜色标出量好的线,然后绕在线轴上。缠绕完成后,按照实际操作要求,用这根缝纫线实际缝制选定的面料,直到缝制完所有的彩色线段。最后取缝制好的面料,测量色标线段的实际缝制长度,从而计算出每米缝制的耗线量,即得到比值E. E=色标线段长度(m)/色标线段缝制的针距(m)。

(2)接缝定长法

实验的准备工作与上述方法相同,然后根据实际操作用指定的缝纫线和面料直接进行缝制,缝制0.5m m以上,缝制完成后,在针脚中间量出一定长度(20cm以上),用剪刀剪开此针脚。最后将这一针中的缝纫线去掉(注意不要断线),测出线的实际长度,就可以计算出每针的耗线量,即可以得到比值E。E=断开电线的实际长度(m)/测量针脚的长度(m)。

对于平针来说,由于上下针结构相同,如果使用同一根缝纫线,则只能测试上线用量,总的线用量是上线用量的两倍。其他缝线由于上下线结构不同,要单独测试,得出上下线的消耗比。比如用平针,针迹密度8针/2cm,面料厚度1mm,缝纫线9.8tex?3(60 ft /3),整件服装缝制长度***6.5m,估算服装用线量。根据服装工艺学的书,e=2.73,那么l=e?c=2.73?6.5 = 17.745米.

(2)使用?公式计算?计算行数量

这种方法是根据各种针迹的形状特征计算出单位针迹的耗线量,进而计算出一定长度织物的实际耗线量的公式。

公式的计算可分为三步:首先,根据针脚的形状特征,将针脚的几何形状理想化,假设为规则的几何形状。例如,平针的每一针都可以假定为矩形或椭圆形。第二,根据假设的几何形状,计算单位线迹的用线量。每个单位针脚所用的线的数量包括一个线圈所用的线的数量和每个线圈与相邻线圈相遇的线的数量。3.根据单位线迹消耗和线迹密度公式,计算出适合实际应用的计算一米长线迹的耗线公式。

以平针(301)为例,可以得到:l1=2+0.2dt+0.26d/(nm*?)1/2;L2 = 1.57+0.16dt+0.36d/(nm *?)1/2

上式中,l1?假设平针为矩形,计算缝制一米长织物所需的缝纫线长度(m)的公式。l2?假设平针为椭圆形,计算缝制一米长织物所需的缝纫线长度(m)的公式。d?线迹密度(线性可变元素的数量/2cm)。t?织物厚度(毫米)。nm?缝纫线的公制支数。?对于缝纫线的比重,纯棉线?大概0.8 ~ 0.9g/cm3,涤纶/棉线?约0.85 ~ 0.95g/cm3。

例如,已知用平针迹缝纫,针迹密度d=9,织物厚度t=1.2mm,缝纫线60s/3涤棉线,缝纫总长度为6.5m,计算用线量。

计算:假设针脚形状为长方形,则nm = 1.693 ne = 1.693603 = 33.86。

l1=2+0.2?9?1.2+0.26 * 9/(33.86 * 0.9)1/2 = 4.58m,总缝合长度=l1?6.5=4.58?6.5 = 29.77米.

假设针脚形状为椭圆形,L2 = 1.57+0.16dt+0.36d/(nm *?)1/2 =1.57+0.16?9?1.2+0.36 * 9/(33.86 * 0.9)1/2 = 3.88m,总缝合长度=l2?66.5 = 25.22米.

其实一般国产线3块钱左右一条,进口线20块钱左右一条,是国产线的几十倍,但是在色牢度和缩水率上优于国产线。零售价几千元的衣服,应该处处完美,更注重质量,不考虑价格的就行,这样就不会因为?因小失大?。

在服装制作过程中,选择缝衣针和缝纫线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然。既要满足技术要求,又要兼顾美观要求。只有考虑到缝针、缝纫线、缝料的搭配,缝纫线与缝料的颜色搭配,缝纫线的细度选择,才能达到更完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