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里绍夫效应:眼中的世界其实是内心的世界。

“库里绍夫效应”首先指的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发现的一种电影现象。当时,他为苏联著名演员莫有信拍摄了一组静止的、面无表情的特写镜头,然后将这些一模一样的特写镜头与其他影片的小片段连接成三种组合:

第一个组合是一个莫攸欣的特写,后面是一个桌子上一盘汤的场景。第二个组合是莫尤辛的镜头后面跟着一个躺在棺材里的女尸的镜头。第三个组合是这个特写,接着是一个小女孩在玩一个有趣的玩具熊。

当库里肖夫向一些不知道这个秘密的观众展示这三种不同的组合时,效果是惊人的:观众非常欣赏这位艺术家的表演。他们指出:莫有信看着汤陷入了沉思;当莫友信看着那具女尸时,她的表情是如此悲伤。在观察女生玩的时候,莫有信很自然的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表情——然而实际上,拍摄的时候莫有信一直是面无表情的。

之所以会出现“库里绍夫效应”,是因为观看者将自己的体验投射到眼前的镜头中,从而产生联想。在我们以往的观影或者日常生活经验中,一般来说,看到尸体会让人联想到悲伤,而看到玩耍的孩子会让人联想到快乐——换句话说,观者看到的其实只是自己联想的心理投射。

“库里索夫效应”对于蒙太奇这种电影艺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各大品牌对品牌名称和商标图案的选择,更是对“库里绍夫效应”的灵活运用。

诞生于1886的可口可乐饮料,一出来就很受欢迎。20世纪20年代初,这个国际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几年后发现,相比其他国家市场的火爆,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反应几乎是惨淡的,几乎无人问津。

原因是什么?可口可乐公司总部派来的营销人员经过调查发现,问题出在中文翻译上——当时是民国时期,译者的文笔很古,不注重译文是否通俗,实际上是把可口可乐翻译成了“咬蜡”。

咬蜡——这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音译,却产生了严重的库里绍夫效应:中国人面对这个名字首先想到的是恶趣味,甚至是恶心,因为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味道和嚼蜡一样”。而且在中文里,“蝌蚪”这个词只对应“蝌蚪”这个词,也就是那些又黑又粘的青蛙幼虫。这导致中国的观众直接把“蝌蚪”和“嚼蜡”的心理投射到了可口可乐身上。即使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音译,但还是忍不住排斥和反感。

直到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品牌才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次,它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译名——可口可乐。从此,可口可乐引爆了中国的饮料市场。

同样的饮料,同样的名字,仅仅因为翻译用词不同,就让消费者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无疑是对“库里绍夫效应”的生动诠释。

这一案例对各大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直到今天,在美国很多商学院的本土化战略教材中,仍然会提到它。

无论是商标的设计,还是商号的选择,除了容易识别之外,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必须在各种文化圈引起美好联想的“库里绍夫效应”。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商品名称、商标等商品标志不仅仅是一种替代,往往能带来各种情绪投射反应,从而影响购买者的心理。

“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假设,但在心理学中,人从来都不是纯粹理性的,大量的情感因素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结果。很多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其实只是内心世界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