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是室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标准,相当于一把“尺子”。

从室内设计的角度来看,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目的是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使室内环境因素充分满足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而提高室内使用功能,获得理想的生活环境。

人的活动与人的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关系最为密切,运动器官有一定的规模,活动有一定的范围。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举手,踏步等姿势,都有一定的方式和距离。因此,对于与活动相关的空间设计、家具和用具设计,一定要考虑到人的身体特征和行动特征,使人的疲劳最小化,使人的活动效率最大化。这就是建筑装饰设计中研究人机工程学的意义。

相关内容解释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来在工业社会,大量机械设施生产使用的时候,探索的是人与机械的和谐关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有40多年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技开始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和飞机的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作战,尽可能长时间地在狭小的空间内减少疲劳,也就是如何处理人、机、环境的和谐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迅速有效地将人机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应用于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和室内设计,并于1960成立了国际人机工程学协会。

时至今日,社会发展正在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过渡,以人为本重视为人服务。人机工程学强调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全面分析所有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新思想。

事实上,人-物-环境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预计未来将会用人机工程学积极高效地主导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