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培训经验
审计培训的心得怎么写,比较规范和标准化?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审计培训经验样本,可以事半功倍。以下是3个优秀的审计培训经验,供大家参考。
审计培训经验1
这周的培训时间已经结束了,这周的审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审核作业的总结和自己的一些体会。
第一,培训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训练,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多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同学来解决。这样,为了打好专业基础,也为以后工作铺路,同时丰富个人阅历。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和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校学习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是为了保证我能通过学习完成未来的工作,为社会做贡献。通过实践训练了解工作的实际需求,使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效果也相应更好。
二、培训的要求和任务。
在这个审计任务中,我们有五个实验。通过这五个实验,我们应该掌握审计方法的应用、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分析、审计报告等等。经过一周的努力,这五个实验基本完成。因为一个暑假没看审计,忘记了一些知识。通过复习,看书,咨询同学,最终完成了上述任务。
第三,培训的体验。
1,自主学习。培训期间,不像我们平时上课,老师没有像以前一样每节课都来陪我们,给我们讲课,监督我们的学习...现在差不多要靠我们自己了,所以一定要自觉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查相关资料,而不是抄袭同学的实验结果。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要找到老师,她就会帮我们解决,让我们从中学到东西。
2.积极的态度。培训期间,真的有点无聊,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同样的课程和一堆数据...这就要求我们自始至终保持积极的心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我们需要积极的态度,做好每一个实验,做出最好的结果。
3.团队精神。在这次审计培训中,我们实际上需要发挥团队精神。我们应该学会与他人交流,因为有时只有通过不断的讨论和交换意见,我们才能获得最准确的实验结果。但是,当别人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要尽力帮助同学,因为我们也会从中受益,我们也会收获很多。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次审计培训周中,我有了深刻的体会。我以为学点书本知识就够了,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其实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只是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训练,才能使我们的理论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未来的会计工作相结合。要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四,存在的不足。
1,基础知识不够强。审计学是一门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为基础的课程。由于过去一些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给现在的审计课程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了不足,及时进行了复习和巩固,最终基本完成了这次审计培训。
2.粗心大意。在这次审计培训中,我又犯了一个老错误,那就是粗心大意。实验四案例8,我要求重新编制损益表。在编制过程中,有几个数字计算错误,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误差。几经检查和同学咨询,发现是因为自己不小心算错了数字。可见,只有细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尤其是对于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做任何事情都要始终抱着认真细致的态度,否则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企业本身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总之,通过这次审计培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收获了很多。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记住:理论联系实际!
审计培训经验2
本周进行审计培训,老师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培训内容,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培训。我们在这次培训中学到了很多,了解到审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和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审计,经济越发展,审计工作越重要。加深了对会计审计这门课程的理解,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亲身实践,我体会到了将审计理论应用于审计实践的重要性。俗话说,“眼见为实”。经过这次亲身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走出课堂,投身实践”的必要性。
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每天的训练都很充实。周一老师主要讲解审计方法的应用;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分析;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估;并做了全面的案例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提高综合的案例复习和分析能力。案例老师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和分析,并提问供我们解答。很多同学上台解决问题,做的很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周二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专题辩论,在1班和2班。辩题是“公司做假账好吗?”我们的观点是做假账对公司没有好处。比赛一开始,双方辩手就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场面十分紧张。当他们进入自由辩论环节时,场面更加紧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投身于这场辩论。大家积极思考,认真听取对方发言中的漏洞进行反驳。总结陈述自己的观点,重点辩论,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一天的训练。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巩固和深化前几天的学习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复习旧的来学习新的东西。所以老师给了我们很多案例分析和实验题。通过实验学习,掌握审计工作的分类标准和各种审计类型的内容,掌握各种常用审计方法的类型、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更好地使用各种方法。在这个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审查商标。在判断存在的问题时,由于对会计知识没有牢固的掌握,忘记了业务中应该进入的科目。这时候我只能找同学来解决我遇到的问题。在其他几个实验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审计和会计工作都需要我们的细心,而且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审计工作分工精细,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审计报告实验使我了解了审计报告的意义和类型,基本掌握了判断审计报告类型和撰写审计报告的能力。
每次做一次实战训练,感觉总会收获很多。做实训就是把我们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并全面提高,学会把知识运用到实践方法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有限。有些题目书上没有提到,所以我没有研究。做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真的很无知。虽然我现在还能解决问题,但还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是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要提高的地方,也是我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督促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地方。
时间过得很快,一周的训练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每一天都让我收获很多,受益匪浅。不仅大大加深了我对一些审计知识的理解,也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也帮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无疑对我的学业乃至以后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审计培训的体会(三)
1,培训目的:
主要是为了弥补审计理论课堂教学中“纸上谈兵”的不足。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可以将审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战”演练中增强对审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审计过程的理解,熟悉审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应用,为今后的审计和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训内容:
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为培训材料,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系统运行实验,包括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签署业务约定书,编制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运用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查询、确认、重算、重算、执行和分析程序等主要审计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最后,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分析、识别和总结,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3、培训总结:
经过两周紧张的审计培训,时间匆匆而过,留给我的是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理解。我们实训的目的是注重“教”与“做”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审计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培养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免日后就业“恐慌”!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审计一个企业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一个团队必须有有序的分工,然后综合大家的工作成果,才能做出最终的结果。我们的培训分为七个模块。
分为:
1,计划阶段审计实务;
2.销售和收款周期的审计;
3.对采购和付款周期的审计;
4.生产和服务周期的审计;
5.融资和投资周期审计;
6.货币资金审计;
7.审计申请。
因为我们团队人数众多,为了工作效率更高,我们采用了抽签的方式分组分配工作。前六个模块,平均两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阶段,第七个阶段我们会根据每个小组的工作底稿等材料进行整理并出具审计报告。
我和另一位组员主要负责第一阶段,即“计划阶段的审计实务操作”。
1.我们通过“简单”但看似“复杂”的培训步骤开展前期业务活动,与委托单位签订业务协议;
2、通过数据,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其重大错报风险;
3.重大错报风险计划的实施程序;
4.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5.准备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根据培训步骤,我们填写以下表格:基本信息表、承接业务初步风险评估表、审计业务约定书、横向趋势分析表、纵向趋势分析表、比率趋势分析表、分析测试汇总表、识别和评估与审计相关的重要内部控制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实施、审计初步风险评估表、总体审计工作安排表。以上表格统称为“规划阶段审计工作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