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发现蜂蜜的人是谁?

人类自古懂得,蜂蜜入药入膳,其味甜美,妙不可言,故称无价之宝。天然蜂蜜量微,亦称天赐。大约公元前700年,开始人工养殖蜜蜂,因为人们对蜂蜜的需求越来越大。古希腊、印度、埃及和中国均为世界最早养蜂之国。在宗教发达的国家,蜂蜜是圣品,用来做感恩祭祀,其功能相当于《圣经》所说的香膏。古希腊和印度人,还用蜂蜜美容和养颜。

古代蜂蜜稀缺,入膳者甚寡,惟有达官贵族可享受。19世纪,甜菜和甘蔗所提炼糖进入寻常百姓家,而蜂蜜依旧高贵,是餐饭之后甜食的华美点缀,如皇冠明珠不可替代。蜂蜜故事为世人口口相传,《圣经》里的天堂是“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出埃及记,3:8)。中世纪,蜂蜜誉为幸福与平安的象征,后来者还酿造蜂蜜酒,为生活平添诸多乐趣。拿破仑(Napoléon Bonaparte)曾用蜂蜜敷裹伤口,亲身证明其神妙的消炎解毒之功。

人与蜂蜜相伴,已越数千年。在15000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即有人类采集蜂蜜之说。西班牙的瓦伦西亚(Valencia)沿海石壁陡峭,前不久,考古学家在峭壁洞穴中,发现4万年前欧洲最古老的洞穴壁画,有些描绘了穴居人采蜜场景:洞穴人从百丈峭壁顺绳而下,在洞穴处,取蜂巢并放置于随身筐内,蜜蜂盘桓飞舞与采蜜者身边。5000多年古埃及的草纸书,最早记录了埃及人养殖蜜蜂之事。实际上,尼罗河上游的养蜂史,可追述到更早,那时人们将蜜蜂运往上游,随后载蜂房之船随波而下,顺尼罗河缓慢漂流,蜜蜂飞舞,沿尼罗河两岸采蜜,然后飞回船载蜂房。古埃及养蜂业备受尊重,自公元前3200年直到后来,埃及法老冠徽上都镌刻着蜜蜂图案。埃及诸多古壁画作品,均描绘人们采蜜和养蜂活动。古埃及草纸书也记录了蜂蜜疗伤和治病之事。

古希腊人养蜂始于公元前7-8世纪。隔板蜂巢是他们的首创,他们还是精挑细选蜜蜂的专家。由于养蜂业发达,雅典遂为养蜂立法,规定蜂房间距不超过275米为宜。古希腊军事家、文史学家色诺芬(Ξενοφ?ν,前427年-前355年)为苏格拉底弟子,其作品《万人远征记》,为古希腊第一部养蜂学术着作。色诺芬早在24000年前,便描述了蜂巢和蜂蜜的医疗功能。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也曾亲自养蜂。养蜂在古罗马是一项收入可观的职业,那时的专家学者曾留下大量专着。古罗马时代的政治家、着名学者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公元前116—公元前27 年)曾撰写专着,蜂巢的制作和蜂蜜的疗效。更有甚者,不在蜂巢内的蜜蜂,在古罗马具有与受保护的野兽同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