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五云山的主要景点
从九溪许村五云山出发,山路十分曲折,要转72个弯,但山势平缓,走在其中不会很难。一路上,竹林茂密,时而阴凉,时而欢快。走在绿树掩映的山间小道上,你将能够体会到一种远离喧嚣世界的独特的宁静和安详。沿路新建了三座造型各异的亭阁,分别名为“胡夫”、“五朵云”、“端井”,都沿袭了古代的名称。爬山的时候,只要你密切注意脚下,当然会发现一路上的石板路上雕刻的云朵。如果你能在路上找到四朵花,在山顶的甄姬庙找到最后一朵云,那么恭喜你,你的好运很快就会到来。因为长期以来,杭州民间流传着“登五云山,寻五云”的说法。据说如果你找到五朵花,你就会升到顶端,财运亨通,实现你的愿望,长命百岁。但是这些云不容易找到。不信你可以试试。
你也可以从吴运启爬五云山,山路都是用大石板铺成的。与九溪上山的路相比,这条路要陡得多,走起来也更费劲。沿途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郁郁葱葱。走到半山腰,有一个亭子,柱子上刻着很多对联,有些已经模糊不清了。其中一副对联令人印象深刻,它指出了这里的前景是胜利的:“子”字平分了两座浙江大山。"
爬到山顶,一棵千年银杏树令人印象深刻。树龄1400,树高21米,DBH 2.45米。是杭州现存最古老的古树。树皮斑驳,树干中空,树干里有一株石南和一株水蜡。这棵大树的根部周围长出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树枝,看起来就像一个“儿孙满堂”的房子。每当微风吹过,成千上万的银杏叶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令人浮想联翩。银杏又名白果树、公孙树,是中国特有的古老树种,果实可入药。历史上,这棵树曾多次遭受雷击和火灾。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甄姬寺露营的五四中学学生不小心引起了一场火灾,一些树干被严重烧伤。时至今日,燃烧的痕迹依然存在,令人痛心。
在树的后面是甄姬神庙的废墟。甄姬寺的创始人是胡夫智风禅师,师从奉天太宗。他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和一所善良的房子。曾经传说后来成为著名佛教丛林的黎安禅寺,受到当时吴越王的推崇,被赐紫衣。谥号为“普觉”的名僧。周先德陈冰元年(956),他在此开始闭关,寺庙命名为静思寺,也叫定慧寺。据传说,当时在五云山周围经常看到老虎。他经常拿着一把大蒲扇向山下的人乞讨施舍,得到的钱全部用来买肉喂老虎,用真心感化老虎。过了很久,老虎终于被驯服了,没有成为朋友,而是经常骑着它在山里来回跑,因此得名“胡夫禅师”。北宋时,该寺改名为“甄姬院”,明初,该寺被毁,郑德十二年,僧人依法重建。当时寺庙进入三处:第一处为弥勒佛进入天王殿;中殿,供奉西方三圣;后来,他拜华光菩萨,身旁有十八尊财神像。这些财神大多是民间传说中的道教神灵。至此,甄姬寺庙形成了独特的佛道教格局,其中财神信仰是主要的一种。清代甄姬寺的建筑仍然保存完好,只剩下一片废墟。自明代以来,财神在甄姬的寺庙一直很有名。在老庙里,有财神十八路,包括文与武、老与少、道与俗。其中最著名的是赵公明,他被称为真正的龙虎之王谭旋。他与赵豹、那珍、蔡照、施立四位神仙官合称为“五路财神”,在民间影响很大。其他财神,如关公、范蠡和比根,也为人们所熟悉。据《武林梵志》中记载,当时“杭州人举行祭祀祈福无虚日”,上山焚香之风极为盛行。在明代,杭城的商人中还有一种普遍的做法:做生意之前,先去甄姬寺借书,把挂在寺里的纸钱拿走,如果赚了钱就还两次。这给甄姬庙的财神信仰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如今,虽然甄姬庙已不复存在,但每逢财神的生日,杭州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仍会去山上朝拜。
在甄姬庙的废墟中,有一口井,它位于海拔334米的山上。是杭州西湖景区最高的天然井,被称为“天井”。相传该井有两大奇迹:一是自五代以来,虽屡遭旱灾,但井水从未干涸,堪称奇迹;井水冬暖夏凉。即使是在大热天,洗澡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很容易感冒,这也是让人吃惊的。
如今,甄姬庙遗址已经得到改造和发展。在保留原有文化氛围的基础上,遗址被辟为茶馆,环境非常优雅。坐在茶馆里,品着“天井”水冲泡的龙井茶,看着凉风下摇曳的树木,重叠的山峦,真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五云山东南是虎山,高207米。相传,胡夫大师与老虎交朋友的地方就在这座山上,山形如卧虎。风水专家认为这里的风水极好。西南的虎山是红庙山,在樊村的北面,海拔265,438+065,438+0米,沿河山脉的九龙头到此为止。文革期间,红庙山周围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当时就变成了卓通山。后来封山育林,现在又恢复了山林旧貌。
从五云山甄姬寺遗址向北,是万灵北山,是朗当岭南段五座山峰的总称,主峰海拔364米。山的北面是“十里浪荡”景观,富有自然野趣,境界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