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有什么好吃的
1明光绿豆明光绿豆:产于明光镇。产出的豆子大而整齐,色泽鲜艳,绿如碧玉,晶莹剔透,皮薄易腐,汤色翠绿,气味清香。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可用于粥、饭、粉丝、粉条、精制豆沙饼。泡过的头发叫豆芽,是一道好菜。水煮豆汤是夏季清凉的防暑饮品。酿造的鲜绿色液体曲酒风味独特。这个产品早在1920就出口了。
明光绿豆是安徽省明光市的知名特产,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当地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种植绿豆的传统和经验。因为明光市地处亚热带和温带的交界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此外,土壤多为沙壤土、黄壤土、马肝土,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因此对绿豆的生长极为有利。在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下生长的绿豆,色泽翠绿,颗粒大,皮薄;汤汁清澈易腐,清香营养,品质全国第一,享有“绿色明珠”的美誉。据有关部门对绿豆的成分检测,每公斤绿豆含粗蛋白质25.26克,粗淀粉54.24克,钙的977.8㎎,铁的43.62㎎,磷的417㎎,锌的22.26㎎,硒的7.47微克以及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人体。
明光绿豆自1915左右开始出口国外,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多次在国内外名优特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可用于粥、饭、粉丝、粉条、精制豆沙饼。泡过的头发叫豆芽,是一道好菜。水煮豆汤是夏季清凉的防暑饮品。酿造的鲜绿色液体曲酒风味独特。明光绿豆现注册为“嘉禾丰”品牌。
明光绿豆的产地为明光市明南街、明东街、明西街、官店镇、三街镇、柴犬镇、建溪镇、苏祥镇、桥头镇、古培镇所辖的行政区域。
2赤河梅白鱼享有盛誉。由于生长在污染少、水质优良的池河水中,鱼肉鲜嫩,采用当地传统烹饪工艺,色、香、味、味俱佳,因此市场前景广阔。
梅子鱼,又名“梅白鱼”,是赤河从定环赤河镇到凤阳石梅乡一带的特产。梅市场位于定远、凤阳、嘉善三县交界处。因传统集市贸易而被称为“梅市”,也因“三梅”(梅姓、梅河、梅鱼)而闻名。
在安徽东部,有一条古河道,发源于定远县西北边陲的凤阳山南麓,其东、西源头分别是大顶山双龙泉和董家山脚下的固始泉。流向从西北-东南开始,在定远县南部边界连江乡转向西南-东北。在定远县,呈“U”形,是淮河流域八大支流之一。她的名字叫“池河”。
梅白鱼是池河流域特有的鱼种。其色如银,浆如乳,肉嫩味美,为鱼之必须。每年雨季,大量鱼类从洪泽湖向上游涌到池河流域繁殖、产卵、繁殖,在池河水中漫游。池河独特的水质造就了著名的白梅鱼。一年六七份,是定远县池河镇餐饮业最火爆的季节。客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品尝美味的梅子白鱼。
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池河梅子白鱼”获得中国国家地理证明商标。
3母山湖大闸蟹母山湖大闸蟹是安徽明光市的一绝。自古以来,女山湖渔民一家常年住在船上。当地有句话:“吃蟹饭,住蟹屋,娶蟹女,娶蟹郎”。可见螃蟹在女山湖有着悠久而深远的历史。
明光市是明朝皇帝的故乡,女山湖是安徽省第二大淡水湖。它由654.38+0.5万年前的岩浆喷发形成,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火山口之一。根据农业主管部门提供的调查材料,湖中浮游生物众多,水质清澈透明,因火山喷发形成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合蟹、鱼、虾等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不需要在湖里人工喂养螃蟹。女山湖的大闸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脂肪、无机盐、糖类、维生素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吃它给人很大的享受。当地民间常说“一盘螃蟹顶盘”。如果先上螃蟹,所有的菜都会被这只大闸蟹抢了风头,在品尝其他菜之前先吃螃蟹也会觉得没意思。
1999,“女山湖大闸蟹”在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随后被农业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河蟹协会等多次推荐为名优产品。:2001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授予“女山湖大闸蟹”名牌产品;2007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女山湖大闸蟹”为绿色食品A级标准并通过续展;2008年,农业部授予“女山湖大闸蟹”名优农产品称号;2008年,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女山湖大闸蟹”安徽省著名商标,并通过续展;2008年获得安徽省科技攻关成果,安徽省科技厅“促进河蟹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2011,“女山湖大闸蟹”荣获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名牌产品;2012“女山湖大闸蟹”荣获“辽河杯”全国蟹类大赛金奖。
目前,明光市有“中国河蟹之乡”、“中国水产百强县”、“全国重要的商品鱼生产基地”、“水上明珠”的美誉。女山湖优质水产品年产量突破20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6543.8+0.2亿元。其中,近三年女山湖大闸蟹年销售总额超过5亿元,2012年总产值超过6亿元,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示范带动全市近2万名渔民(养殖户)从事大闸蟹养殖,产品畅销中国、上海、南京、杭州、厦门、港澳台、新日韩等东南亚国家,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4相传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来自来安的三等京官吴堂将来安特产林玲献给皇帝;果万岁,色艳似红花,果味甜似桂花香,忍不住连连称赞:“花红也!奖金也!”随即命名为“来安奖金”,每年奉命来来安朝贡。从此,林玲改名“奖金”,身价倍增。
“花红”皮薄肉脆,汁多渣少。生吃很好吃,酸甜可口,香气四溢,很受人们的喜爱。
据江苏省农科院鉴定,莱花红鲜果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蛋白质0.639%,磷0.031%,还原糖5.35%,可溶性总糖6.57%,有机酸0.56%。来安花红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泡茶、酿酒,具有解渴、防暑、消食、健胃、生津、祛火、止痢、止泻的作用。
据来安县志记载,早在明朝嘉靖年间,来安就有花红种植。古人称之为林陵。从林玲到花红,有一个“帝王贡品”的故事。清朝嘉庆年间,来安城的林龄种植大户吴秋,到北京看望在朝鲜任东台文官的叔父吴唐,并把自己的林龄带给叔父,以示孝顺。吃了之后,吴唐觉得果子很好。次日凌晨,呈献给嘉庆皇帝。恰逢嘉庆皇帝胃口不好,烦躁不安,看到大臣献果,真是莫大的安慰。视其色泽鲜艳,尝之如桂花,令人心旷神怡。你脱口而出:“奖金也是!”因产于安,故名“来安花红”,每年奉命进贡。来安花红品种优良,小巧玲珑,皮薄肉脆,汁多渣少,味甜爽口,香味浓郁,营养价值丰富。
花红:学名“林玲”,是中国最古老的水果品种之一。皮薄、肉脆、汁甜、渣少。安徽来安县花红丰富,质地最好。这里的花和红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开胃消暑,泡酒止泻,治疗痢疾,是人们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良好营养水果。
相传明朝嘉庆年间,三品官、东台御史吴唐出现在来安。他带着0去北京生活,突然得了痢疾。我去过京都,名医都治不好我妈的病。武主急得不得不把母亲送回甘愿老死的来安。我临时找了一个叫华红的村姑在床边照看她。花红小姐心地善良,尽力为吴太太服务。当她看到老人不吃不喝,她去收集买一些新鲜的木材,让吴灿夫人有一个开胃菜。不知道吴太太只觉得酸甜可口,越吃越爱吃。连续吃了几天林玲,病好了,吃起来感觉香。吴家的每个人都很开心。不久,吴唐的儿子带着70多斤的林龄进京,将林龄献给仁宗皇帝。仁宗不知道是什么。他只闻到桂花香,红红的,亮亮的,脱口而出:“奖金,奖金。”吴唐觉得对不起姑娘,赶紧附和:“这果子叫花红。”仁宗皇帝非常高兴,王朝给这种水果取名“来安花红”。
来安花红产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顺山镇、半塔镇、樟山乡、杨颖乡等北部山区所辖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