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如何做好财务管理,是当前市场经济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与往年只注重记好账不同,无论是国企还是生命力旺盛的民企,都对财务部门寄予了更高的管理期望。可以说,作为财务人员,现在管理职能变得更加突出,而会计职能逐渐淡化为合规的一项基础工作。那么,在竞争激烈的繁荣的市场经济中,又如何呢?作为一个从事金融工作近十四年的老金融人,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一、财务负责人,要做好财务管理,首先要取得公司老板的支持,就财务工作在公司运营和工作规划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充分沟通。如果连这一点都达不到,基本上就不要往下看了。现在的企业大多是私企,有些老板对财务的理解是一个随时可以取出的“钱箱”,理解不全面;有些老板对财务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记账上,而对财务工作所辐射的管理色彩并不认同,理解不够深入。适当的向老板说明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是合适的。财务管理在准确核算、融资、降低财务成本和经营成本、规范程序降低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都要跟老板解释清楚,经常拿例子给老板看。现在不是逃避现实的时候。如果财务管理做得好,可以成为管理的重要支柱,甚至是老板的得力助手,这一点很重要。第二,处理好与其他公司内外部门的业务关系,做好外围工作。处理好和老板的关系,然后处理好财务部和公司内外其他部门的关系。其实不光是财务工作,很多工作都是和人打交道的过程。韩非子说“欲学诗,功夫在诗之上”,就是这么个道理。财务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的外部关系主要包括银行、税务、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当今信息社会,如果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的定期指导,很多政策是无法全面及时掌握的。银行部门可以向企业传递信贷政策信息和银行的投资动向;税务部门可以为企业提供重要的新政策,经常交流有助于企业准确处理税务事宜;财务部门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涉及的外贸部门比较多,和外汇管理局、出口退税管理局打交道比较多。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业务部门,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请随时问他们。先说企业内部。人是感性的动物,没有交流就没有合作。很多时候,财务部门已经有了很好的制度和流程,但是磕磕绊绊的执行,其实是部门协调的问题。这个问题相当普遍。但如果深入分析这些矛盾,应该可以发现,所谓的矛盾,大多是工作上的矛盾,是因为程序执行上的纠纷。有了这个认识,处理起来就更有针对性了。合理地、有理有据地处理与各部门的业务,可以从外围保证正常的财务工作,特别是在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当然这个前提是有一套成型的财务和业务流程。三、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为金融和业务工作保驾护航。1.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财务和业务)流程,并不时巩固。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有人在他家的角落里留下了一堆柴火。一位好心的邻居警告说,这里不适合堆放,容易引起火灾。主人认为是存放在家里,但不同意。结果过年的时候,孩子们放鞭炮,真的把柴火点着了。邻居们帮助扑救并扑灭了可能发生的火灾。事后主人请灭火的邻居吃了一顿晚饭犒劳他,却没有请当时提醒他的人。更了解的人会指导主持人,说你应该更感谢这个建议。如果你听了他的话,火灾就不会发生了。主人很忙,邀请了邻居,大家聚在一起,感触颇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像上面这个例子,有时候消防员比保安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而这恰恰是本末倒置。不仅仅是在财务管理上,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部门的负责人充当救火队员,他们特别善于解决问题,引起领导和同志的肯定。那些在后台默默制定并保证流程运行的人,不容易引起注意。对于做好财务工作来说,一套完整的、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流程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做好财务基础工作最重要的保障。这些财务制度包括基本会计流程、交付和应收账款管理流程、应付账款记录和核对流程、资产盘点制度、资金管理制度以及其他与财务工作密切相关的业务流程。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扩展到业务流程,这是一个公司需要逐步改进并坚持实施的。有了这些流程,遇到问题就不会慌,遇到问题的概率会明显降低。最重要的是,这些成型的、经过检验的制度,可以防止失误,大大降低操作中出现风险的概率。只有观察好这些财务制度,才能既防止明火,又防止暗火,才能让整个业务有条不紊的良好进行。2、有良好的处理制度和工作考核方法,从效率上体现。财务工作,在很多部门,看起来是很轻松的后勤工作。整理单据,做凭证,查账,非常简单。这也是很多单位不认可财务地位的普遍现象。这种情况,一个是目前财务工作的性质真的主要是和单据打交道,给人一种财务工作更简单更轻松的错觉;一个是目前财务工作门槛很低,很容易上手,导致人们误以为只要有点文化基础,练几天就能上路。其实纵观现在的金融大军,真正能被称为金融骨干的人并不多。财务工作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人们没有注意到财务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对工作质量和细节的要求相当严格。可以说,会计工作除了谨慎,不能出任何差错。琐碎的文件和工作之下,其实体现的是更加严格的质量要求。可以说,会计也是一门技术活。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财务工作水平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有效的计算机化处理系统,帮助财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是解放财务人员的劳动力,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数据管理上;二是一套良好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考核方法,如“日清算”、“分数考核与奖金挂钩”等,被证明非常有效。3.有一套成熟的资金管理方法。为什么要单独谈基金?目前,许多单位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从外在形式或实质上看,大规模单位的财务部门可能分为会计和资本核算两大部门,一些考核更细的单位也可能单独设立成本核算部门。常见的分为会计和资本两大部门。在工作内容上,会计部和资金部更注重内部财务处理,另一个更倾向于外部财务融资。如果两个部门定位不对,可能会出现局部冲突,合作不畅。其实资金管理和会计真的谈不上谁更重要,更谈不上谁不重要。两个职能部门都是财务管理的重点。效益较好的企业,资金普遍宽松,贷款业务较少,日常工作主要是出纳工作,当然更轻松;当效益长期不佳或企业扩大规模时,资金工作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大程度上可以在现金流上体现出来。没有现金流的畅通,昨天还红红火火的企业突然陷入停产甚至破产,也不是没有先例。所以很多会计部门的人经常会怀疑,基金人员每天都在干什么?你又出去吃喝了吗?这些只是表面的误解。所以,要管理好财务工作,需要一套成熟的资金管理方法。包括企业在金融体系中的营销,融资渠道的创造和维护,融资政策的把握,都是一个企业在经营良好或者暂时困难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的事情。4.把握几个基本点:发货和应收的管理,采购和应付的管理,资产的动态管理,财务和经营风险的管理。最后,几点工作。这些工作可能代表了目前财务工作的典型重点:(1)发货和应收账款管理: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产品销售是最重要的经营活动。因此,交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变得非常重要。企业应从财务角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市场运作中的风险,同时也要防止市场销售和整个公司的运作被个别销售人员所控制。这样令人痛心的例子在现实中经常发生,给经营者造成很大困扰。(2)采购和应付账款管理:售后要内部谈采购。有效的采购和应付账款管理系统也是必要的。目前,大多数经营良好的企业在采购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因为在市场上,大家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不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内功和降低运营成本上。做好采购,防止高价采购,是降低成本最直接的方法。(3)资产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资产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除了常规的固定资产,土地、商标等无形资产、正在进行的工程建设、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都是企业需要定期清查的东西。而这首先需要一个动态的管理体系。系统实施的目的是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对资产进行动态管理完全可以达到这个目的。(4)财务风险管理:目前企业除了做好内功,还要时时刻刻面对各种风险,包括人员不稳定的风险、市场的变化、资金组织不畅的风险、对外担保产生的或有风险、税收政策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内控制度缺失带来的管理风险等等。而这些风险都可以从财务的角度全部或部分的体现出来。作为财务负责人,要及时发现和防范这些风险,为公司运营保驾护航。说了这么多,简单总结一下,要做好财务,首先要取得老板的支持,其次要做好公司内外部门的协调,然后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流程,二是有良好的财务处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三是重视资金管理,四是做好发货和应收管理,采购和应付管理,资产动态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我说的有点多,但没细说。希望广大同行不吝赐教。就当是一砖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