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琳和李宗伟谁更好?
丹琳的状态从第一轮开始就一直保持着不错的状态。一方面,作为一号种子,他签的不错,一路走来没有遇到很强的对手。他赢的很快,即使是半决赛,也是半表演。显然,LYB在计划中起了一定的作用。陈进的打法超级糖果,状态还不错。如果他没有失球,丹琳永远不会更轻松地进入决赛,他也可以为预备队做得很好。
李宗伟的晋级之路并不平坦,她的对手比丹琳强得多,尤其是半决赛,三盘苦战。但看了前几届奥运会,最终的男单冠军都是击败大师才拿到金牌的,季新鹏也是(虽然陶菲克半决赛和决赛的对手都不强,前两轮都是黄宗汉和盖德才打的)。奥运会越激烈,他们打得越多,所以我想林和李应该会进入决赛。
可惜比赛一开始丹琳就率先打出了气势,他肯定紧张,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超越了主场给他的压力。另一方面,李宗伟在网前犯了太多的错误。他本来的战术应该是控制网,抓住进攻机会,但是失误太多,送分太快。虽然后场的意外正手突击斜线很好,力量和速度都很好,说明他对球场的感觉很好,但是他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一开始太慢,被丹琳抢先进攻。
李宗伟一直是一个速度很快的球员,但今天的比赛显然比丹琳慢。网上很多评论说丹琳的速度太快了。事实上,我认为李宗伟太慢而不是丹琳的速度。一开始我以为李宗伟是想打得慢一点,保守一点,控网领先一点,但丹琳的想法是一开始就用最快的速度打。李宗伟想调动丹琳,但他被调动了,许多回报被丹琳抓住了。丹琳当场抓住了反手过渡直线和正手过渡斜线。据估计,这对李宗伟的心理打击很大。李宗伟试着拉开击球点,打控制,但效果不大。但是杀网到战术进攻,要么是失误,要么是杀了对手,偶尔他也能让比分惊喜。不幸的是,他无法保持更多的回合,感觉李宗伟的大脑不够用,他无法应付。第一局更是如此,第二局更是如此,所以他几乎没有反抗就放弃了金牌。
李宗伟被认为是防守最强的对手。今天,他对一些丹琳袭击进行了辩护,但在互联网上被看到杀害丹琳后,更多的袭击被剔除。在之前的比赛中,我从未见过如此多的李宗伟被淘汰。诚然,丹琳队的进攻很强,但为什么今天李宗伟队的防守这么差呢?我觉得首先是因为李宗伟的球没能克制住丹琳,丹琳能经常主动进攻,或者是后发的压力,手很紧。
看完比赛,又忍不住看了一遍2006年多哈亚运会男单决赛。我深深地感觉到陶菲克真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选手。那时候虽然他的能力从2004年到2005年有所回落,但是他的技术和大脑是最强的。他在小组赛中两次输给了丹琳。本以为男单决赛不会有什么悬念,陶菲克还是成功控制住了。陶菲克经常给丹琳一个长网,尤其是在防守方面。他肯定挡的很远,基本越过了发球线。丹琳一般不挑高球。毕竟他防守比较被动,基本都是挡回去。这个时候陶菲克就可以发挥他的网搓技术了,而且质量很好。很多网都是滚的,或者对方捡球。不过,如果敢回防,陶肯定会救球。如果丹琳打后场高球,陶菲克也擅长在丹琳的反手击球中段将球削平。的球路通常是拦网,所以陶菲克有机会再次擦网,否则陶会挑的头区底线。就算丹琳进攻,也会有点难度,一般打不死一条对角线。当然,这些都是陶菲克战术成功的条件。丹琳也可以依靠他的速度和陶菲克防不住的进攻,但场面肯定是你来我往,客观来说陶菲克绝对在球上占了上风。
过去两年我看了很多李宗伟的比赛,感觉他的打法越来越像陶菲克了。首先他的网和陶菲克的很接近,反手过渡很稳,进攻很强。我刚刚看了李宗伟和丹琳的比赛。今年汤杯半决赛,李宗伟几乎沿用了陶菲克的打法,挡远网,网前变阵,半场平推结合后场,防守出色,同样是2。很遗憾,李宗伟没有在今天这场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比赛中展示出他的速度和技术。他觉得自己比陶菲克温柔多了。请不要有为难的能力。他在家门口的世锦赛和奥运会男单决赛都失了水准,也是一个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家伙。不知道他要多久才能缓解这个打击。据说他的老师里斯本的妻子在他们来中国之前基本就已经病危了。本来里斯本想陪她,但我不放心李宗伟一起来,但我认为李宗伟在决赛中的表现真的对不起他的老师。
尽管丹琳赢得了冠军,我仍然不能同意他的比赛风格。羽毛球可以更快、更高、更强,但绝对不是唯一。如果把身体练得更强壮,跑得更快,杀得更狠就能赢,羽毛球的观赏性就没了。个人认为羽毛球的乐趣在于控制和反控制。至于是靠强壮的身体还是技术,我觉得男双决赛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最后我想说陶菲克首轮出局真的很郁闷。我觉得陶菲克可以挺过第一轮,之后状态会有所调整,但更让人失望的是,淘汰他的黄宗汉在第二场被一个无名小卒击倒,实在是浪费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