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校服这么丑?

我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为什么我每天都要穿“运动服”风格的校服?当时我以为可能是因为校长喜欢“运动”,但是那种松松垮垮的又宽又胖的校服,似乎和“运动员”的档次相去甚远

后来在读书的时候,我知道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证明了“穿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一句空话。

穿校服就是学生,这似乎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图像源网络

所以,你很难去在意校服的款式。重点是你要知道什么衣服是校服。

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参观成都七中(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校服是指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穿的以纺织面料为主要材料的衣服和配饰。校服的配饰是指与校服相配的小纺织品,如领带、领结、领结等。

如果有一天学校给了你一件皮衣,很抱歉这不是校服,因为不是纺织面料的。

此外还有演出服、军训服、比赛服等。不在校服质量标准的监管之下,因为它们不是常规服装。

图像源网络

合格制品

穿衣服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一种风格吗?是一种颜色吗?材料号是?不不不你还得考虑一下?当然安全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是祖国的小花、中花、大花...自然,我们需要细心呵护。

英国伊顿校服(图片来源网络)

立正!校服不分级。

你没看错,现在校服分等级是真的。如果你还纠结于过去的一等品、二等品的旧观念,那你就“OUT”了。

最新的国家标准只对校服产品设立了合格线。校服标识板上只需标注国家标准“GB/T31888”,不要求标注产品等级。

当然,不麻烦的话,还得标注一下,也就是“合格品”二字。这是为什么呢?呵呵,那是因为校服的及格线标准比过去的优品标准好太多了。

无标签

收起你惊讶的下巴,先听我说完。校服“不允许在领子上缝任何标签”。

现在你知道了!洗标之类的标签还是要有的,但是不能缝在领子上。

服装标签(图片来源网络)

本来考虑到耐用性,服装标签的材质和服装本身的材质以及缝制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过去缝在衣领上的标签反复摩擦人体皮肤,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甚至皮肤损伤。

立正!“任何标签”包括商标、类型标签、洗涤标签等。

那么有人会问,不允许缝尺码标识,那么发校服的时候怎么区分尺码呢?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产品的包装袋上做标记;第二,可以用无害的染料直接把尺码印在衣服上。

玩得开心!这一次,有关部门真的为学生们照顾到了这些细节。

面料含35%棉

一件合格的校服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直接接触皮肤部分的棉纤维含量不低于35%。

服装纤维成分标签(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制定出棉纤维含量35%的标准,专家们煞费苦心。从校服的舒适性来看,2%的回潮率大致相当于35%棉纤维含量的吸湿量。按照我国纺织行业的惯例,涤纶和棉纤维混纺的面料一般是65%涤纶,35%棉纤维。

所以规定校服含棉量为35%是唯一直接易操作的方法。其目的是限制使用纯化纤面料制作贴身校服,使其更加舒适。

校服(图片来源网络)

同时对剩余的65%纤维含量没有硬性规定,为校服面料的多样性留下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企业或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如校服的款式、风格等,选择其他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功能性纤维等混纺棉纤维。

校服发布会(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哪个部位算“直接接触皮肤的部位”呢?内衣,夏天穿用的单衣校服,都是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产品。

对于夏天有衬里的校服(比如裙子),衬里是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

Pin“否”

校服要求使用的配件不能有可以触摸到的尖角和锐边。产品在出厂前需要经过检针程序,不允许金属针等尖锐物残留在产品上。"

以前校服上的一些配饰设计成别针固定的款式。现在不仅别针“死”了,就连校服上的拉链上下和拉链齿都不允许有刺和锐边。

Pin(图像来源网络)

什么是「检针流程」?在制作校服的过程中,面料中难免会有断针,对学生造成伤害。

所以所有校服出厂前都要做断针检测。简称:针检;俗称:过检针。

校服不允许使用别针等尖锐物品,这是对安全最严格的要求。

绳索要求

校服上的绳子往往被大家忽视,不达标,却是重大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窒息,危及生命。

图像源网络

国家标准对校服绳给出了最详细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头颈部用于收紧的毛线和绳子不能有活动端,其他部位的绳子不能有超过75mm的外露绳”;“腰腹毛、绳从固定端到自由端的长度不得超过360mm,且不得低于服装边缘”;"当缩颈处于最大松弛状态时,针布上所有外露的羊毛或绳子不应超过140 mm "...

图像源网络

从现实中的经验教训来看,校服帽子上的拉带、腰带末端、外套下摆的一些结,经常会出现被其他物体挂住或钩住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

图像源网络

立正!重要的事情只说一次。建议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尽量不要用带绳子的校服甚至是孩子的衣服,以防万一。能避免的就尽量避免吧!

色牢度

色牢度全称“色牢度”是一个专业术语,翻译过来就是校服褪色的问题。我国目前将色牢度分为九级,即:1级、1-2级、2级……5级。

其中1级最差,5级最高。色牢度标准包括摩擦、水洗、雨淋、暴晒、光照、海水浸泡、唾液浸泡、水渍、汗渍等。

校服(图片来源网络)

色牢度不合格的校服遇到水、汗渍、日晒或物理摩擦时,染料容易脱落褪色,脱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危害健康。

按照校服标准,一件合格的校服的耐水、耐汗渍、耐摩擦(干摩擦)、耐皂洗、耐光、耐汗渍色牢度应为3-4级。耐摩擦色牢度(湿摩擦)为3级;耐光色牢度4。

校服(图片来源网络)

注意耐摩擦色牢度(湿摩擦)的要求是不论校服面料深浅都要达到3级;对于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复合色牢度一般应达到3-4级。

拉链

小校服上的拉链,如果不够重视,往往是很大的安全隐患。实践经验和教训反复告诉我们,拉链受伤不是一件概率很低的事情:

有的同学被拉链夹到头发里,有的被夹到眼皮里,甚至有小男孩被拉链夹到“要害部位”。

Zipper(图片来源网络)

校服的拉链原则上要用非金属材料。

金属拉链不仅更容易夹到学生,而且出现情况后也更难处理。再者,为了配合校服面料的颜色,这些金属拉链基本都是电镀的。

Zipper(图片来源网络)

电镀是通过电解在金属或其他材料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以提高耐磨性、反射性和美观性的过程。电镀后的校服拉链容易出现重金属超标的问题。

注意,最后有彩蛋:最重要的事只说一次。

纤维检验机构抽查校服生产企业(图片来源:灵溪质监局)

如今,国家对任何一件校服从面料制作到裁剪加工,直到最后发放到每个人手中,都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检测程序。

特别是校服生产企业要在校服出厂前,将样品送当地纤维检验院、局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凭纤检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送到学校。

学校收到校服后,不能马上给学生;而是这批校服必须再次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学生才能穿。

家长对校服的质量总是“疑神疑鬼”。其实他们只要去学校查看学校送来的质检报告,就能“对各项质量指标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