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的生长顺序

蝌蚪的生长顺序是早长、早长、中长、晚长。

第一,成长的初始阶段

蝌蚪孵化后三天不进食,靠蛋黄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摄食。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蝌蚪的体长可达1 ~ 1.5厘米

第二,成长前期

10天以后,蝌蚪的食量增加,生长发育加快,开始寻找新的食物。

第三,中间成长阶段

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蝌蚪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到50天大的时候,一些蝌蚪长出了后脚。到这个时候,蝌蚪的存活率可以达到95%,如果水温低,时间会更长。

第四,成长后期

这个时期是蝌蚪向幼蛙转化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蝌蚪会长出后肢和前肢,从水生向两栖转化。50天左右,体长4cm多,后肢长出。后肢长出后,前肢开始生长。前肢长出后,尾巴开始被吸收。此时蝌蚪停止进食,进入变态期。蝌蚪进入变态阶段并完成变态大约需要10天。

蝌蚪的栖息地如下:

刚孵出的蝌蚪身体虚弱,对外界环境敏感。它适合生长在水流长、新鲜无污染的水域,水温保持在20-29℃,PH值在6-8之间。蝌蚪生长在黑暗安静的地方。如果是人工养殖,要避免阳光直射,勤换水,实时调节水深,控制水温,保持水池清洁。大多数蝌蚪用嘴里成排的角质牙齿刮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