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文件和源文件有什么区别?

目标文件和源文件的区别在于理论不同,文件类型不同,功能不同。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具体区别如下:

1.不同的理论

目标文件是以文件在外部设备中的存储形式为二进制来命名的。狭义的二进制文件是指文本文件以外的文件。文本文件是由多行字符组成的计算机文件。文本文件存在于计算机系统中,通常在文本文件的最后一行放置文件结束标志。

源文件是指一组相关元素,文件名由创建者定义。源文件一般是指将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的代码保存为文件的结果,源文件是相对于目标文件和可执行文件的。

2.不同的文件类型

源文件。这是指由源程序和数据组成的文件。通常,由源程序和终端或输入设备输入的数据形成的文件属于源文件。它通常由ASCII码或汉字组成。

目标文件。这是指源程序已经被编译器编译成相应语言的目标代码组成的文件,但还没有被链接程序链接。它属于二进制文件。通常,目标文件中使用的后缀是"。obj”。

3.不同的功能

目标文件(也叫二进制文件)的优点:二进制文件节省空间,存储字符数据时两者没有区别。

但是在存储数字,尤其是实数的时候,二进制更节省空间。比如存储Real*4的数据:3.1415927,文本文件需要9个字节,分别存储9个ASCII值:3.1.41.5927,而二进制文件只需要4个字节。

另外,内存中用于计算的数据都是以二进制无格式存储的,所以保存到二进制格式的文件会更快。如果保存为文本文件,需要一个转换过程。当数据量较大时,两者会有明显的速度差异。

源文件的作用是源文件相对于目标文件和可执行文件。可以由源程序和终端或输入设备输入的数据形成的文件,便于查看统计文件的内容。

百度百科-二进制文本

百度百科-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