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莫名的疼痛难受,艾灸在这里有奇效。
冯明宇老师,我最近半个多月一直感到疼痛不适。我不能说是哪一部分,但它在任何地方都不起作用。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中医说:痛不欲生。
哪里有疼痛,哪里就必然有经络的堵塞。经络不通的问题,有的源于自身,有的源于外界刺激。
外邪入侵人体,会导致经络不通、疼痛。外邪称为“六淫”“六邪”。即风、寒、湿、热、燥、火。
最常见的就是寒邪的侵袭,比如天气冷,自己出门,不小心着凉,导致感冒,感冒,发烧。
而寒邪侵入体内带来的问题,往往是固定的疼痛造成的。这个朋友的痛苦不固定,事实上更容易得风邪。
毕竟自然界的风给人的感觉是不稳定的,飘动的,流动性很大的。
所以这种痛不是固定的,很可能是风邪入体。整体调整方法,我推荐两种:
1
石丰角
1.石丰角,顾名思义,是一个风和邪恶聚集的市场。艾灸后可以起到体内祛风邪的作用,风邪祛除,无痛苦。
2.此穴属于胆经,位于大腿外侧正中线上,跨腘窝线7寸。
3.快速找到的方法是:双手自然下垂,与裤缝中心线平齐,手掌贴在大腿上,中指尖到达时,感到酸痛肿胀,这就是重点。
其实这种快速查找的方法是有问题的,准确率不高。毕竟从身高来说,有的人上半身长,有的人下半身长。
5.这也导致上半身长的人手臂相对更长,手臂放低后找到的石丰点更低;下半身长的人手臂相对较短,并在上侧找到石丰点。注意这一点,尽量避免。
2
行气活血
1.在调节风邪问题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指导思想是这样说的:先治风,先治血,血必风灭。
2.血液循环是指体内气血充分运行,气血的流动驱散了风邪,让风邪无处可逃。
3.其实有很多穴位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比如曲池+雪海+三阴交;再比如气海穴+雪海穴。今天我们要用合谷穴+太冲穴。
4.合谷穴+太冲穴,我们也叫“开四关”
5.选择这两个穴位是因为秋冬天冷,大家都穿厚衣服。背部、腹部或大腿上的一些穴位不容易被艾灸。
6.但是合谷+太冲,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毕竟一只手一只脚艾灸很方便。很少受气候和身体姿势的影响。
7.合谷穴
位置:将横条纹放在一只手的拇指之间,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蹼边上;这个点是指尖和拇指尖点的点,按压时有明显的酸胀感。
解读:此穴为大肠经的原穴,而大肠经和肺都是表里相兼,肺主气,主呼吸。所以艾灸合谷穴还能起到调理全身之气的作用。
8.太冲穴
位置:位于脚背,从跖骨1和2之间向上推至跖骨关节前方,能感觉到一个凹陷,就是此穴。
解读:此穴属于肝经,是肝经的原穴,肝藏血,所以艾灸后此穴有调节全身血液的作用。
两个穴位一个调气,一个调血,使气血调和,充分运行,自然可以祛风邪,避免全身疼痛。
结束
冯余明艾J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