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模式

立足煤炭,强化煤炭

2009年,晋城煤业集团原煤产量达4260多万吨,煤炭资源储量近6543.8+0.5亿吨。集团坚持把建设亿吨基地放在战略的核心位置,全面贯彻“稳定老矿生产、挖掘大矿潜力、建设新矿、整合资源”的战略理念,坚持依靠科技推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将大采高、大断面、二代连续采煤机、煤采气一体化等多项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生产矿井,使新矿产能得以快速释放。

与此同时,晋城煤业集团继续优化老矿井生产布局,科学匹配开采9号煤和新矿优质煤,清洁开发利用15号劣质煤,抓住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机遇,在短时间内形成整合规划产能3000万吨/年和省政府新分配的规划产能4000万吨/年,加上原有资源储量,已拥有近65438+。

延伸煤炭,超越煤炭

以科技为先导,晋城煤业集团煤化工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年产12万吨的合成氨总产能和10万吨的尿素产能。2009年,集团煤化工整体盈利,合成氨产量789.47万吨,比2008年增加230.25万吨,利润654.38+065.438+0.89万元。同时,针对其煤化工企业基础化学品比重大、能耗高、产品销售分散的实际,集团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精细化学品和煤制油产品。2009年7月17日,北京晋煤太阳石煤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为统一销售、统一管理提供了条件。

升华煤

凭借低碳经济优势,晋城煤业集团煤层气产业焕发出无限生机,煤层气抽采能力达到15万立方米/年。2009年,集团共完成地面煤层气井20,065,438+0口,形成煤层气抽采能力6,543.8+0.5亿立方米/年,利用能力7亿立方米/年。地面煤层气年抽采能力占全国的665.438±0.2%,煤层气年利用总量占全国的30%。

晋城煤业集团抓住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低碳经济产业发展的机遇,将煤层气开发利用作为保障矿井安全、实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坚持“井下边采边排边利用”的原则,通过实施“采气一体化、开发利用商品化”的方式,积极探索煤层气产业。 从晋城地区延伸到阳泉、甘肃、内蒙古,销售范围辐射到河南、广东、福建、内蒙古。 2009年6月5438+065438+10月13日至6月5438+05日,晋城煤业集团在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暨联合国洁净煤技术示范推广企业颁奖典礼上被授予“联合国洁净煤技术示范推广企业”称号。

使用煤,转化煤

为进一步发展清洁能源,晋城煤业集团着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世界最大的燃气电厂。2009年,晋城煤业集团以“高效发展、清洁生产、产业延伸、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手建设寺河、成庄、昌平、赵庄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投入节能技术改造资金26543.80万元。截至2009年底,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6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5,438+00.81%;投入环保资金1.71亿元,完成了寺河储煤场防风抑尘网建设、古书院煤矿西风井噪声治理等23项重点工程;继续实施矿(厂)区绿化工程,年绿化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51%。

围绕煤,服务煤

为了规范第三产业,晋城煤业集团逐步回归为煤炭服务的核心,2009年生产经营总额46亿元,利润6543.8+0.46亿元。

据了解,集团坚持集聚产业优势,实施“归核化”战略,使煤炭开采板块和多元化业务板块紧紧围绕煤炭产业核心,煤炭开采板块形成了集煤器制造与维修、矿井建设与安装、煤炭集成与生产、物资装备与物流的产业格局。大力推进多种经营领域的现代物流业,使矿山建设和土木工程、房地产开发、电缆制造、印刷等相关行业稳步发展,均实现盈利。

同时,本集团稳步推进内部管理改革,对各机关、部门、办公室的同类业务进行重组,精简机构,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集团还打造了老矿经济,在新井建设中为老矿发展提供了机遇,为老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0是晋城煤业集团打造亿吨基地、提升发展水平、积聚发展后劲的重要一年。集团将加快转型创新步伐,发挥产业链和集群优势,力争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