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在互联网+中有哪些模式?

农产品滞销,难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农产品改变这种困境指日可待。

“互联网+”与农产品,一个现代,一个传统,一个像阳春白雪,一个像下里巴人,原本毫无关系,但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向农业的渗透,互联网与农产品逐渐紧密结合,一场轰轰烈烈的互联网农业盛宴正在上演。

农产品企业要抓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势头,提前布局,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但做电商,也需要拓展线下渠道,不能简单“押宝”。

互联网加农产品的模式有哪些?

第一,站台路

在当地建立特色农产品馆,作为独特的经销平台,借助政府的支持和自身体系的凝聚力,聚集千余名当地小卖家发展。

第二,资源整合之路

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结合当地情况,以当地特产为主,依托网店进行销售。并招募年轻的销售人员,给他们进行专业的微营销培训,通过微博、微信等免费社交媒体推广农产品,而“网店”更大的价值在于交易。

第三,品牌之路

农产品品牌化运营,结合地方特色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品牌名,并直接入驻旗舰店,以专业的第三方主体运营,呈现商品品牌,其主要魅力在于全产业链标准化运营,统一采购、统一包装、统一经营、统一配送、统一售后等诸多标准化尝试。

对于“互联网+”的农产品,O2O绝对是未来的趋势。O2O的关键价值在于去中介化,让消费者直接与生产者对接,缩短中间流通环节,从而降低成本。这个逻辑对于农产品交易来说是非常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