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业务从业人员汇总

2014年全市商务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商务系统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主题,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市商务实现了稳步发展。

一、基本信息

(一)社会消费需求旺盛

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35亿元,同比增长10.6%。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消费领域整体增速保持稳定,分别增长20.1%、10.9%、7.9%。汽车消费热度持续升温,全市汽车零售额达到99.29亿元,增长24.6%。基本生活消费需求增长加快,全市基本生活商品零售额增长41.69%,占规模以上零售额的12.17%。

(二)外贸出口稳步增长

全市进出口总额达203.75亿美元,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增长3.25%。其中,出口6543.8+050.88亿美元,首次突破6543.8+05亿美元大关,增长7.77%;进口52.87亿美元,下降7.78%。

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3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53.20%提高到57.1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0.12%,高于全市出口增速12.35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8.48%提高到9.52%。

(三)利用外资稳步发展

全市新批合同外资1301亿美元,增长6.83%;实际吸收外资金额8.54亿美元,下降7.5%。

工程质量得到了提高。全市项目平均合同外资7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约40万美元,增长6%。新批(增资)项目35个,总投资超过10万美元,增长40%;合同外资金额5.26亿美元,增长30.99%。第三产业(服务业)合同外资金额316万美元,增长230.7%。

(4)口岸通关安全顺畅。

全市进出口货物量607.87万吨,下降38.3%。其中,进口货物量2912600吨,下降54.3%;出口货物量316.6万吨,下降9.1%。出入境人数119300人,下降6.9%。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产业研究,开展产业链投资。

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的工作部署,制定实施江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突破行动计划,围绕大数据、煤化工、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整车及零部件、海洋工程、卫星及应用等五大产业开展产业研究, 锁定一批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制定招商长、短名单,进行精准招商。 依托滨江新区、高新江海区,积极探讨引进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基地项目、创博云计算、浪潮大数据产业基地等涵盖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的重大项目,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全年新批和新增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5个,增长40%;合同外资金额5.26亿美元,增长30.99%。推动企业增资扩产,筛选制定CIMC合作项目、江门大道建设项目、联合化纤三旧改造项目、中石油比比公司合作项目、嘉宝莉涂料杜阮厂项目等42个增资扩产重点项目(涉及投资6543.8+0.8亿美元),安排专人跟踪服务,为企业增资扩产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全市* * *批准增资扩产项目129个,合同外资总额9.02亿美元,增长30.28%,占全市新批合同外资总额的69.36%。

(二)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投资谈判力度。

制定实施《江门市创新招商行动计划》(2014-2015)和《江门市创新招商行动计划》(2014-2015),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一是建立招商引资联动机制。开发和推广使用全市招商管理系统,实现市、区(县级市)招商信息发布、资源* * *享受,提高招商实效。二是利用各种经贸交流平台进行招商洽谈。组织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201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第四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等经贸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捕捉投资信息,为项目洽谈提供便利。三是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招商。与香港投资促进局合作在法国举办“香港-江门(里昂)投资推介会”,与法国布列塔尼海洋产业园* * *建中法国(广东江门)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洽谈。委托毕马威撰写《中国广东省江门市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报告》,按照国际通行的gri框架,从经济、环境、社会、政府服务四个方面介绍江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权威性。与海外华人社团合作,在墨西哥、巴拿马、印尼设立江门国际商务交流处。四是组织大型投资洽谈活动。与《财富》杂志合作举办《财富》“可持续发展”峰会暨广东(江门)上海投资洽谈会。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央企、知名民企、商协会的350余名代表参会,64个重点项目、41优惠政策出台。期间还举办了旅游业、海洋经济业、水暖卫浴业、机械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物流业。

(3)壮大服务企业,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一是出台江门2014外贸发展资金政策,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每月定期召开外经贸政策信息发布会,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各项扶持政策。二是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全年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30余场,帮助企业抢占出口订单。三是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和应对“双反”培训,协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四是加强对59家重点外贸企业(有进出口业务的诚信绿卡企业)的帮扶,支持企业扩大进出口。五是做好异地出口本地商品的退货工作。组织对69家异地出口企业进行访谈,引导其将货物退回当地出口。六是完善外经贸监管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外经贸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外贸竞争力。

一是搭建转型升级服务平台。成立江门创意设计中心,打造集展示、对接、孵化、交易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市场化设计服务平台。二是加强创意设计培训交流。将“武夷杯工业设计大赛”升级为“启超杯创意设计大赛”,举办“品牌设计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高级工作坊”、“德国法兰克福环境设计趋势分享会”等专题设计培训,组织企业赴英国参观伦敦设计周,提升企业设计水平,促进设计与生产的对接。三是着力打造区域集群品牌。在中国、欧盟、非盟申请“江门摩托车”集体商标注册,成功申报国家摩托车质量安全示范区,提升摩托车、水暖、麦克风、不锈钢制品等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建设水平。第四,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重点培育新光出口、众安集团、外贸集团等几家大型综合性外贸服务公司,支持地方新型外贸业态做大做强。支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江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分拣通关中心建设。五是帮助外向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组织举办第六届珠江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2014澳门江门名优产品展,协助2014中国(江门)绿光博览会,指导和帮助我市外向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五)培育消费市场,促进社会消费

首先是举办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围绕“五一”、“十一”两个传统时间节点,开展第二届江门消费促进月活动,繁荣消费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开展车展、房交会、美食节等45项大型系列促消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效果。二是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结合“广货在线”活动,积极组织电子商务平台与我市企业对接。启动“江火网店培育工程”,扶持一批经营业绩好、运营模式先进的江火网店。大力支持电商平台建设,推出奥凯水暖卫浴电商平台,启动基于广博会的绿色光源电商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中国淘宝特色“江门五邑馆”建设。举办多期电子商务培训班,提高我市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水平。第三,规范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六)加强口岸设施建设,提高口岸通关水平。

推进高新区公共码头建设,完成口岸联检大楼方案设计,推进近海和高沙港货运口岸整合搬迁。推进通关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改革,建设江门电子口岸物流服务平台,研究复制上海自贸区创新制度,提升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主要问题

(一)利用外资缺乏后劲

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一些跨国公司资金短缺,对外投资计划放缓;二是由于市场消费下降,部分企业扩大产能进度放缓;三是受用地指标等投资因素制约,部分项目落户缓慢。

(二)对外贸易增长势头减弱

一是受经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产业梯度转移等因素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和原材料进口下降。二是中小进出口企业技术薄弱,融资成本高,转型升级难度大。第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四是周边城市出口货源竞争激烈,我市货物出口增加。

(三)消费发展不平衡

一是蓬江区和江海区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他五市区明显落后。二是随着珠三角乃至港澳一小时生活圈的逐步形成,当地高端消费日益向广佛港澳分流。第三,线上的价格优势和各种促销活动促进了消费的快速增长,分流了相当一部分传统消费群体。

四、2015经营理念

2015全市商务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合同外资和实际吸收外资分别增长3%。[广东省商务厅关于印发2015年度商务工作目标的通知(粤商务综字[2015]2号)]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瞄准重点行业,开展精准招商。

以世界500强企业、海外大型企业、中央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行业龙头和龙头企业为重点,以产业链招商为突破口,创新招商方式,开展精准招商。一是实施江门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突破行动计划,依托核心园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完整产业链,精准招商,争取大项目引进突破。二是深入企业调研,摸清大企业的关联企业和周边配套企业,积极开展“以商招商”,通过产业链招商。三是引导企业增资扩产,重点是CIMC模块化建筑生产基地及模块化建筑研究院增资项目、广东杰克智能装备制造项目、中远工业铝合金生产项目、信义环保特种玻璃增资项目。四是推动与李安东U谷、华夏幸福基业、新加坡裕廊国际等产业园区的规划者、开发者、管理者合作,帮助他们参与“一区六园”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管理运营,规划建设专业园区。

(二)整合投资资源,拓宽投资渠道

一是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信息化,建立健全市、区(县级市)两级招商引资高效联动机制,建设一支专业负责的招商引资队伍。二是开展各种专业的国内外招商活动,提高招商项目的包装和策划水平。适时在国内大城市举办投资洽谈会,在北京、上海、长春、武汉、成都等装备制造业集中的城市举办专场招商活动。三是与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投资促进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与国内外各类商会等民间组织和外国驻穗机构建立友好联系,加强与省级驻外经贸代表处的对接,加快江门国际商务交流处建设,深化与毕马威、埃森哲、波士顿、贝恩、瑞士银行、麦肯锡等国际咨询公司的委托招商合作,深挖有效招商信息,开展中介招商和业务引进。

(三)抓好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政策的落实。

一是做好2014外经贸资金鼓励政策的落实工作,尽快研究制定2015支持政策措施,积极发挥鼓励政策的作用。二是加快外贸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树立品牌,设立R&D机构。推动外贸新业态发展,培育10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推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分拣通关中心做大做强。深入开展江火网店培育工程,引进和培育阿里巴巴、中国网店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江门产业带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应用。举办“启超杯国际创意设计大赛”,搭建外贸转型升级平台,提高我市出口企业竞争力。第三,积极开展国际商务交流和贸易促进。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香港电子展、香港灯饰展、米兰国际摩托车展等展会,帮助企业抢占国际订单。抓住国家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65438+20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新机遇,选择1-2“一带一路”地区进行业务交流。主办第十四届香港珠三角商务合作交流会,促进江与香港的经贸合作。发挥驻外商务交流办事处作用,邀请侨界、商会、企业来我市开展对接活动。四是搭建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举办第七届珠江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参加泛珠会、山博会等国家和省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国际时尚电子展、广州国际led博览会等专业展会,探索发展与云南、广西、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的边境贸易,组织我市企业与相关贸易公司对接,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培育消费市场,促进社会消费增长。

一是加快编制江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华侨历史街区商业网点规划,促进电子商务和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二是结合五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开展2-3次全市性消费促进活动,营造繁荣消费的良好氛围。第三,继续加强市场管理和行业管理,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5)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继续推进“三个一”通关模式改革,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口岸管理“单一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江门电子口岸实体公司建设,协助江门海关申请复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海关监管制度,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申报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良好通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