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假冒行为有哪些

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

如何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

1,主要元素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情节符合犯罪标准的,构成本罪。

2.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以营利为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3.对象元素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合法权利和国家商标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

该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实施了刑法禁止的假冒商标行为,情节严重。

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包括下列行为: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二)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

(三)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

造假和造假不一样。造假者一般有自己的企业名称、注册商标或其他标志,但不具备经营假冒产品或服务的资质或能力。为达到销售或获取更高利润的目的,应尽量模糊或隐瞒自己的真实标识,夸大、突出假冒商品或服务的标识,以达到混淆的目的。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假冒伪劣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随着经济生活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假冒伪劣也在不断变化。根据各国立法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具体规定,假冒伪劣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

(1)假冒他人合法外部标志的行为;即假冒他人合法外部标志的行为,是指未经任何授权,使用他人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经营者合法外部标志的行为。

(2)不当使用他人合法的外部标志;

(3)不当使用他人未注册的外部标识,导致市场混乱。

(4)假冒他人产品质量标志和产地,引人误解的行为。

法律依据:

商标法

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造成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或者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或者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变更注册商标,并将变更商标的商品再次投放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提供便利,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造成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其他损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