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模式的形成和演变(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和引用)

1.大力发展外生经济。

七十年代末,香港工业面临工业转型。由于工资和土地成本上涨,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为继,正在寻找新的投资空间。此时恰逢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深圳获批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深圳和香港一江之隔,自然成为港资在内地发展的首选。

深圳建市之初,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是“三来一补”。所谓“三供一补”,就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种引进外资的形式具有形式灵活、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风险小、成本低的特点。对解决劳动就业和增加外汇收入起到积极作用,是促进深圳早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据媒体报道,第一个在深圳投资办厂的港商是郑克明。郑可明本是广东鹤山人。他在香港生活多年,但仍然关心罗湖桥北岸的世界。1978年初,他听说内地在搞改革开放,就叫了几个兄弟找了些旧机器,从香港走过罗湖桥到深圳开了一家手袋厂。来到深圳后,郑很快与当地村镇政府签订了合同。按合同约定,郑出资建厂,村出地出民时提供机械;原料由郑从香港带入,加工后产品仍由郑销往香港。这就是所谓“三来一补”的原始模式。

郑克明来深圳设厂后,郑在香港的许多同路人纷纷效仿。自那以后,一批批香港人扛着机器从罗湖桥蜂拥而至,在深圳建造简单的工厂,或者生产手袋和皮革制品。或者生产布料和服装;或者生产五金,自行车等。这种被称为“三补”的加工贸易模式很快被复制。

据当地人回忆,从罗湖口岸铺开的时候,一大片地方都是小矮房,走在厂房中间根本分不清东西。虽然当时已经有很多手袋厂和箱包厂,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港商扛着机器和麻袋的原材料过罗湖桥。

从此,深圳各乡镇都以“三补一补”的生意欢迎港商。1979年,仅宝安石岩村就有1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入驻。

在“三贡献一补充”效应的影响下,1979年,深圳正式提出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外资企业。1979年,泰国华侨谢国民率先来到深圳,取得深圳“001”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成立郑达集团蛇口公司。此后,谢又与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康迪集团合资成立了有限公司。

截至1979年底,深圳已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和“外资”企业200多家。截止1981年末,深圳外资企业超过1800家。截至1985年底,深圳特区已与外商签订协议4696项,协议投资额33.5亿美元,占当时全国直接利用外资的六分之一。至此,深圳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已初具规模。

2.放开发展民营经济。

在深圳特区成立之前,也就是1980之前,年营业额在3万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只有6家。上世纪80年代,当民营经济发展还处于争论观望阶段时,深圳就明确提出在重视外资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民营科技企业登记办法》、《关于特区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政策法规。1980后,深圳遵循“先富、后纪、先活、后序”的思路,在允许和支持本地居民发展个体经济的同时,大胆实行“打开城门、积极引进”的政策,允许周边县和外省个体户进入特区经营。

到1985年底,全市个体户发展到2118户,部分个体户在经营规模和从业人数上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个体经济的界限,开始向私营企业转型。

1987年国务院颁布《城镇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件》,1988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在此期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深圳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的政策法规,如《深圳经济特区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民营企业暂行规定》等。,提供比内地更优惠的条件,吸引全国各地大量政府官员和科技人员创办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民营企业。前一阶段积累了相当资金的个体工商户也正式注册为私营企业,民营经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截止1991年末,全市私营企业发展到1024家,注册资本总额1.5亿元。

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中国* * *产党召开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改革的大方向。根据国家总体改革目标,深圳在《公司法》颁布前,率先于1992颁布了《有限责任公司条例》、《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合伙企业条例》。这些前瞻性的政策法规再次激起了民间创业的热潮。据工商部门介绍,一时间,民营企业注册猛增,最高峰时每天新增数百家民营企业。未来成为行业领袖的著名民营企业,大多都是在这个时期准备或延续的。比如通信领域的华为和Center,网络领域的腾讯,软件领域的金蝶和,生物工程领域的海王星辰和海;新材料领域的比亚迪、长园和金钟高能。

因为深圳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拥有独立的立法权,计划经济时期一些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已经基本废除。在深圳,法律法规不禁止的行为,民营企业都可以进入。深圳的民营企业既有商贸、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建筑、加工制造等传统行业,也有电子、通信、生物工程、软件、激光等高科技行业,还有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甚至一些垄断性行业也向民营企业敞开了大门。正是因为这种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造就了华为、Center、平安、比亚迪、万科等一批民营企业。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也是深圳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举措。截止2001年底,深圳市科技局正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113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0家。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282亿元,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全市共有14家市级技术开发中心,其中4家位于民营企业,全市40%以上的R&D人员集中在民营企业。深圳民营企业中,64%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产值占深圳民营科技企业总产值的88%。

3.率先建立新的市场经济体制。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按照中央“杀出一条血路”、“跳出现有体制”的指示精神,自特区成立以来,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一是积极探索以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1986年,深圳率先取消大部分行政局,实行大部制,迈出了政企分开的第一步。65438-0987,深圳率先在国家机关建立公务员制度,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转为公务员;1992左右,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废除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旧规章制度,取消了大部分行政审批事项,放宽了市场准入制度。

第二,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65438-0986年,深圳率先进行国企改革试点,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取消企业行政级别,将6家国企改制为股份。率先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管理人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2001至2003年,深圳率先推进竞争性领域劣势国企整体改革,通过国际招标招录了5家大型国企,并授权几家大型国企集团运营。

第三,积极推进价格体制改革。从65438到0987,深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副食品价格改革入手,逐步扩大到工业品价格改革,取消各类票证,下放定价权限,实行浮动价格,将物资调拨价格改为协议收购、协议销售价格。90年代初,价格改革思路进一步调整,从“重在调整”到“重在放开”。到目前为止,深圳97%的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

第四,积极推进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早在1981,深圳蛇口工业区就率先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干部职工,宣布取消工业区干部终身制。从65438到0986,深圳率先在国企推行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率先实行结构工资制和岗位工资制。深圳还在股份制企业试行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制度,规定知识产权和技术发明、品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可以作价出资。这些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创新活动。

第五,积极探索金融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对深圳负责同志说:中央没钱,你们自己找,自己打。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深圳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积极探索,创造了新中国金融史上的多个“第一”。

1982,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成为第一家从中国内地引进的外资银行。

从65438到0985,深圳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为各地建立规范的外汇市场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1986 165438+10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首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成立,投资1亿元人民币。

2月28日,1987,1987,深圳发展银行成立,成为建国以来第一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商业银行。

1990 65438+2月1,深交所正式挂牌营业。

2004年5月27日,中小企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同年6月25日,中小板首批8只新股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2009年9月,深交所正式推出创业板。同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挂牌。至此,深圳资本市场形成了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组成的梯形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

第六,充分利用立法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1992年7月,深圳被全国人大授予立法权。深圳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供法律保障。深圳拥有立法权后,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市场规划、市场秩序、社会治安的法规。截至2000年底,深圳制定的951部法律法规中,与经济改革直接相关的立法占立法总量的73%。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了适应特区市场经济需要、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律框架。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深圳的改革和发展,也为全国立法提供了新鲜经验。

4.转变增长方式,实施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深圳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体系相对健全完善的金融业、联通国际辐射内地的物流业、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文化产业(后三者可称为现代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

深圳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探索的艰辛和转型的阵痛。总的来说,深圳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升级。

(1)第一次产业转型:从贸易到工业

深圳经济特区是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建立的,宝安县是一个农业县,既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没有工业基础,留给大特区的只有“一穷二白”。如果说深圳在特区建设之初有什么优势的话,无非就是这两点:一是国家给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减税、免税、出口退税政策来吸引外资,国有企业享有进出口自主权;其次,地理上毗邻港澳,与香港一江之隔。因此,深圳最初的发展路径是别无选择,只能走贸易或加工贸易的发展道路来逐步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这也符合大多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所要经历的贸易、工业和技术发展不同阶段的一般路径。

深圳通过贸易和加工贸易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渠道或来源有三个。

第一,转口贸易。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还没有告别短缺时代。港澳及国外物美价廉的轻工产品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当时国内出现全民经商潮,地处沿海、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深圳享受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特区建设之初,为满足在建物资供应,中央政府在物资进口和外汇使用上给予深圳一些特殊政策。因此,深圳很快成为中国新的贸易中心。不仅大量内地个体工商户或刚脱离体制下海经商的人来深圳淘金,而且通过各种渠道在深圳建立贸易公司,借此政策之便,将原本用于深圳特区的进口物资转卖到内地,从中赚取巨额贸易利润。

二是走私。改革开放之初,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走私热潮,很多人通过这种灰黑色的贸易模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深圳也不例外。深圳可以说是当时最大的电子零件走私集散地,闻名全国的赛格电子市场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三是以“三补”为主要形式的加工贸易。

如前所述,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港澳台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难以为继,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深圳凭借其自然潜力、地理位置和人文和谐的优势,成为承接这一产业转移的首选。因此,加工贸易是深圳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

工业化初期,靠贸易打基础无可厚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靠贸易建立市场的弊端逐渐显现。前两种贸易不可能优雅,后一种加工贸易形式出现了很多问题。第一个提出批评的人是刚从国外回到香港的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陈文宏博士。在香港出版的《广角镜头》杂志(第65438期+0985年5月)上发表了题为《深圳在那里很特别》的文章。文章批评说,深圳表面上繁荣了五年,但根基不稳,主要是通过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主要是通过与国内其他国家的贸易。陈的文章引起了中国第一次关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大辩论。在这场大辩论中,大多数批评者认为深圳的工业比重太低,并指出深圳应该学会在国际市场上赚外国人的钱,而不是赚内地人的钱。

现阶段不仅理论界对深圳的发展道路持批判态度,中央也对深圳的政策进行了微调。1985中央决定在深圳撤掉输血用的针头,加强对深圳进出口商品的管制。转眼间,上千家企业倒闭,深圳经济陷入低谷。同年6月165438+10月,国务院在深圳召开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工业座谈会。中央政府第七个五年计划明确要求,“经济特区要积极引进技术,逐步以出口生产为主,努力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

深圳也根据国家“七五”计划目标,制定了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七五”期间外资6543.8+0.5亿美元,内资60亿人民币,新建工厂500家。到654.38+0.990,工业总产值将达到90亿人民币,三年内基本形成外向型产业结构。

至此,深圳的产业结构进入了第一个转型期,即从贸易向工业转变。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和外资企业不断向关外发展,特区外缘沿107国道和深惠公路布满了这类企业。特区内形成了以电子、轻工为主的上步、八卦岭工业区,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梅林工业区,以轻纺为主的李安堂工业区,以建材为主的龙井工业区。经过几年的调整和发展,深圳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到1994,深圳的GDP已经超过了很多传统工业基地,上升到全国第六。

(2)第二次产业转型:从一般产业到高科技产业。

深圳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布局上存在着对粮食的渴求,尤其是“三供一补”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个经济结构比较粗放,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与整个城市的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不相称;二是大量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形式的加工贸易企业占据了深圳的发展空间;三是部分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深圳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深圳农村经济过于依赖“三补”,失去了建立独立自主经营的经济体系的机会。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落后于温州,也落后于珠三角其他地区。五是“三来一补”企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在国外,难以防范国际市场的风险。

上述问题已引起深圳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上任不久的市长李幼伟,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制约“三来一补”发展。1993年底,深圳发文调整产业结构。文件规定,暂停新“三来一补”企业注册,已在特区设立的“三来一补”加工产业污染环境,必须坚决清除。此外,还将在特区外划出90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大型工业区(现坪山新区)。政策一出,港资企业一片哗然,大批“三来一补”企业和“外资企业”纷纷外迁。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深圳已搬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9家,涉及工业行业10个,涉及工业总产值108亿元。

一般认为,深圳真正实施第二次产业转型升级,并在1995前后高调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成这一转型的不仅有经济发展的困局,还有外界的质疑。从65438年到0995年,中国发生了第二次关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大辩论。争论的一方是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有为,另一方是有“国学”之称的胡鞍钢博士。起因源于胡鞍钢发表了一篇《特区要不要去特别?。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特区不是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和全国人民的特殊支持,而是特区本身的创新。谁对谁错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对特区的质疑是对深圳特区的警醒,有利于调整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深圳要二次创业的口号。1995年,深圳颁布《关于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1997年,深圳发布《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纲要》,1998年,深圳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简称22条)。至此,深圳初步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布局。

经过几年的努力,深圳第二次产业转型初见成效。

一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初步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达到57.7%,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降至12%以下;二是淘汰了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原位于南投、蛇口、深圳东部沿海的印染厂、纺织厂已关停、搬迁或转产;三是光学、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药、新材料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崛起,成为深圳第一支柱产业;第四,物流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唯一拥有海陆空对外港口的城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年跃居全国第一,直至2005年位居世界第四。

(3)第三次产业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

深圳第三产业转型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在通过调整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主动将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从工业转变为现代服务业,努力推动金融、会展、创意、文化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为此,深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005年,深圳出台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提高了企业进入的环保门槛。同年,深圳还出台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首次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作为第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6月5438+10月,深圳出台《关于加快深圳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被认为是深圳向现代服务业进军的动员令。

另一方面,大量“三供一补”企业和“外资企业”因生存环境恶化而主动外迁,形成继1993之后的又一次移民潮,已经并将继续影响深圳的经济总量。外资企业外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严重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扩张;二是政策优势减弱。国家调整了加工贸易政策,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产品的退税,收缩了信贷。三是利润空间缩小,人工工资和土地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业用水用电价格上涨,等等。从迁出路线看,一部分迁往东莞、惠州,以及省外的湖南、湖北、广西等地;还有一家公司搬到了越南、孟加拉、印度等生产成本更低、准入制度更宽松的国家和地区。

正是这两个因素促成了深圳的第三次产业转型。据深圳介绍,第三次产业转型是实现五大转变:一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由物质资源向软资源转变;二是第二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先进制造业转变;三是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四是第三产业由传统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变;第五,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

目前这种转变还在继续,但已经初具规模。以福田区为例,近年来,福田区在转型中探索了三种模式,即由工业向商业转变的模式、由工业向工业转变的模式和由工业向文化转变的模式。一是以华强北商业街为代表的“工业对商业”模式,将华强北从过去以生产销售电子产品为主的工商混合区发展成为中国第一条电子一条街;二是以上沙创新科技园为代表的“产业对产业”模式,将16家“三来一补”工厂改造为科技创新园区,现已有数十家通信、网络等R&D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于此,年产值比改造前增长17.25倍;三是以天面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产业转文”模式,将原来的汽车维修、服务生产的工业区,改造成集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现在,在只有4.3平方公里的福田中央商务区,有124家世界500强企业的R&D中心、采购中心或分支机构。占深圳风险投资机构的80%,证券营业部的65%,基金公司的94%,保险机构的84%。此外,还聚集了超过65,438+000家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总部和地区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