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历史背景

宁波,简称“甬”,位于东经120度55分至122度16分北纬28度51分至30度33分。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面是舟山群岛的天然屏障,北面是杭州湾,西面是绍兴市,南面是三门湾,南面是台州。

宁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证明宁波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宁波的名字叫殷,春秋时是越国。秦时属会稽县阴、朱、张三县,唐代称明州。公元821年,明州府迁至三江口,建内城,标志着宁波城市建设的开始。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改名为宁波,有“博宁为海之治”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宁波目前有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区,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象山、宁海两个县。全市土地总面积98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10200人。其中,市区面积246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218300。宁波的树是樟树,市花是山茶花。

宁波一直是著名的商业城市。

唐宋时期,宁波“货真价实”。到了清初,这里已经成为“咸百货,繁商业”的繁荣景象。到19世纪60年代,宁波的钱庄、南北商品号、鱼店遍布全城,世人都说“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夏”。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宁波这座历史悠久的商业城市再次成为长三角南翼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宁波帮

在繁荣的商业活动中,逐步孕育和发展了在中国商帮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宁波帮”。“宁波帮”形成于明代,兴起于五口通商后的上海,在辛亥革命后达到顶峰。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兴衰给“宁波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在清末,宁波人就在上海创造了许多第一:第一家中国人办的银行、第一家中国人的商业交易所、第一家私人轮船公司、第一家新毛纺厂、第一部中国无声短片、第一个红十字组织。目前,“宁波帮”及其后裔仍有30多万人,分布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台的宁波帮世界闻名,其中不乏工商巨子、世界级名人,如世界航运大王、,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王宽成,影视大王,棉纱大王陈,毛纺大王曹光标等。香港十大富豪中,“宁波帮”一度占据三席;八大“世界船王”中,“宁波帮”也占了两个。在美国十大华人财团和日本十大海外华人财团中,“宁波帮”也各占一席。

老一辈的“宁波帮”廉洁务实,开拓进取,同时爱国爱乡,报效桑梓。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宁波商人继承了老“宁波帮”的优秀传统,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

关键词:民营经济

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是商城宁波的最大特色,也成为“宁波活力”和市场机制的主要来源。

诚实、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人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宁波已成为东部沿海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在许多行业创造了辉煌,成为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截至2009年底,宁波共有私营企业114400家,个体工商户27.46万户。有103家企业的135种工业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之首,成为行业“单打冠军”。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20件,“中国名牌”产品61件。

目前,宁波服装产值已占全国1/12,成为全国三大服装产地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男装产地。文具产值占全国1/4,成为“中国文具之都”。塑机产值占全国1/3,被国家认定为“中国塑机之都”。宁波是“中国模具之都”,慈溪、北仑、宁海都是全国著名的模具生产基地。宁波也是全国三大家电产区之一,宁波制造的空调1/8,小家电1/3。

目前,宁波民营经济创造的GDP接近全市的80%,创造的利税约占全市的70%,创造的就业岗位接近全市的85%。其经济活力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关键词:百万外贸大军

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百年的通商口岸。1984年,宁波被列为中国大陆14沿海城市之一,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8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宁波成为拥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城市。至此,宁波有了外贸进出口权,有了直接和外商打交道的机会,开放型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同时,国家也及时给予了宁波更多的开发开放权。1984,国家级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1992,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保税区。200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出口加工区,享受特殊优惠政策。2004年,国家批准在宁波设立保税物流园区。2008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梅山保税物流港区。这无疑为宁波新一轮深度对外开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目前宁波市与外贸相关的制造业和进出口企业从业人员超过百万,达到1.4万人。这意味着,每4个宁波人中,就有1人的就业与外贸密切相关。

2009年,宁波市共有企业12927家,进出口总额达到6081亿美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合同利用外资34.2亿美元。

会做生意,会做人的宁波人,迈着开放的脚步走出了国门,把世界变成了自己的舞台。目前,宁波企业在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069家境外企业和机构。2009年,宁波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8.8亿美元。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

2009年底,全球娱乐巨头迪士尼公司登陆宁波,建立了迪士尼在美国以外的第一个网络动画制作基地。

近年来,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宁波的重点优势产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宁波优先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年均增速超过40%,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2009年,宁波软件业务实现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42.4%,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去年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中,软件出口7000万美元,软件外包服务收入2亿元,其中软件外包出口654.38+04万美元。宁波软件业务收入占全省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从2006年的8%提高到2009年的16%。

去年,我市举办了东京“服务外包合作交流大会”、第二届电子服务大会、第四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会等大型活动。今年5月,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将在宁波举行。这是上海世博会开幕后的首场主题论坛。它将聚焦城市信息化,关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城市管理、城市生活和城市融合,展望信息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趋势。

关键词:“媒体推广”

2006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启动了“兴中”战略。“中提升”即提升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重点是推动城市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交通物流、金融结算、科技创新、聚才兴教、宜居宜商等六大功能,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力。

根据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确定了十大功能区块进行重点开发建设: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湾头休闲旅游区、三江中央商务区、科技文化创业区、长风滨江休闲居住区、南部商务区、都市文化旅游商务区、铁路南站客运枢纽区、镇海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区、宁波保税港区。其中,东部新城将建设成为集商务、会展、行政、文化、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区域,与以三江口为核心的老城区共同形成“一城两心”的整体空间格局。

“中国升级”战略实施以来,很多人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的阶段性成果。如何仪大道滨江休闲区、万达广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街区的建设,改变了这些街区原有的破旧面貌,建成了适合各类消费群体的现代化商场和旅游景点。

市民出行越来越方便,形成了宁波到上海、杭州、金华、温州的两小时交通圈。轨道交通1线去年开工建设,2号线也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建设。

关键词:文化城市建设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正在勾勒未来城市的“文化形象”。

近年来,宁波完善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基本满足文化健身需求。三江文化长廊展现“文化名城”新风貌。包括老外滩、城建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宁波大剧院、时代广场、滨江公园等标志性文化休闲场所,以及宁波书城、湾头休闲旅游区、群众艺术活动中心和在建、扩建的各类水上运动健身设施,与历史古迹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宁波也开展了精彩的高雅艺术和大型文化体育节。去年,该市举办了超过25场全国性比赛和活动。文艺精品的创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长篇纪实文学《家书》、舞剧《十里红妆?女儿的梦》、歌曲《加强班的好孩子》、永剧《媳妇》、电视剧《北风的吹拂》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我市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鲁迅文学奖、群星奖等国家级永久性文艺奖项,共计100余件作品。

未来,宁波将重点实施“先进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惠民”、“提升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扶持文化人才”、“推动文化创新”战略,兴起文化立市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