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镇经济发展
2012年,全镇财政总收入4.4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8万元。
因其发达的工业而闻名。
长兴集团生产的三大系列、八大主导产品享誉省内外,长兴集团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单位”;鲁威集团是化工部民用爆破器材定点生产企业,荣获“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化工百强企业”等称号。金鹏铜业、川阳轧钢、3A、绿源、启源都是省市级明星企业。化工配件、化工、化肥、造纸、家具、废金属回收、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筑安装构成全镇八大支柱产业。上述产业促进了长山镇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和餐饮服务业的快速发展。1947,长山镇亩产粮食35公斤,总产量340万公斤。1948实行土改后,粮食产量稳步减少。978年,全镇粮食亩产447公斤,总产量达到3510.6万公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提倡科学种田,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了旱能灌溉,涝能排水。1992、粮田面积6477公顷,总产量9261000公斤。是滨州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吨粮镇,亩产1020公斤。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积极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努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山药、苜蓿、大棚蔬菜生产取得较大进展。2000年,全镇山药种植面积达到200公顷,建成了全省最大的优质山药生产基地,并注册了无公害山药商标。紫花苜蓿面积133公顷,冬季蔬菜大棚350个,小拱棚133公顷。主要种植黄瓜、韭菜、土豆、西红柿等10个品种,每年向市场供应蔬菜4.7万吨,年产值4500万元。
长山镇林业生产是造林和提高经济效益并重。全镇现有林网面积1.667公顷,周边植树38万株,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栽桑养蚕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经济林。桑园面积将发展到200公顷,葡萄和银杏也将有很大发展。
畜牧业是长山镇的优势产业。2000年,全镇蛋、肉总产量分别为950万公斤、420万公斤,畜牧业总收入654.38+0.9亿元。全镇猪、牛、鸡、特色养殖发展迅速,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生猪交易中心和三元杂交生猪养殖基地。年末全镇存栏猪5万头,鸡230万只,大牲畜1500头。
全镇耕地7467公顷,播种作物6200公顷,经济作物1933公顷,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产值比为1: 1。
建国初期,该镇农业总产值为82万元,1978年974万元。1996农业总产值1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200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4.75亿元,其中种植业3.04亿元,林果业1100万元,畜牧业143万元。工业:19世纪初,常山有少数手工业,但技术落后,产品粗糙。1949年,全镇从业人员218人,年收入23万元,年利税4.5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扶持工业和副业生产的发展。1954年春,犹大铁木厂建成,产品“马钢股份”被当时的惠民区评为优质产品。此后,一个小织布厂,王黄综合皮革木材厂和马人木材厂相继建成。1958长山建材厂由原铁木合作社和部分个体经营户联合创办,有炉具、翻沙、维修、木工等车间,年产值6万多元,利润3万元。1976年,实业办成立,常山实业发展迅速。到1978,全镇共有工业企业23家,从业人员1568人,年产值274万元,利税95.3万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加快,镇、村、户、个体等多种经济形式的产业协调发展。1992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全镇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外引内联,优化产业结构,走调整、组合、科技、外向之路。一批起点高、市场前景好的基建改造项目相继建成,涌现出长兴机械厂、远成84厂、宏伟集团、3A集团等。一批新企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涌现,如群星纸业、鲁威集团、东方实业、常恒面粉、装饰、汇源化工、广告印刷、元恪精密铸造、和顺纺织等。外向型经济取得新突破。开元集团与加拿大环亚集团合资3000万美元设立山东金鹏铜业有限公司,鲁源化工公司与中国石化集团合资654.38+0674万元设立新型橡胶硫化促进剂RS及RD项目。
个体私营经济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其中,长兴集团生产的真空伏辊、真空压榨辊等系列产品占据国内市场70%的份额,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邹平八四厂是化工部民爆器材定点生产企业,生产的2#岩铵锑系列产品被评为山东省优质名牌产品。2000年,全镇工业企业153家,从业人员16000人,产品品种62个。主要名牌产品有:真空伏辊、真空吸辊、不锈钢真空辊、2#岩铵锑炸药、乳化油炸药、“3A啤酒”、无氧铜杆、通讯电缆等。
建筑行业:
建国初期,镇上没有固定的建筑企业和施工队。1951年,在马村成立了一个十几个人的小施工队,年总收入4万元,净利润3000元。从那时起,在各个村庄成立了施工队。到1978,全镇各类施工队23个,年总收入272万元。1985经县经委批准,常山建筑公司成立,下设财务、技术、供销、施工、木工修理、材料预制等部门。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个体施工队日益活跃,分工更加细化,出现了建材、预制、施工、装饰等许多专业公司。截至2000年底,全镇共有专业建筑公司11个,农村专业施工队125个,固定资产达65438+8亿元,年末总收入2.65亿元,利税0.53亿元。建国前,长山、元城、大雁、干布等几个在中国有市场的大村,都位于交通要道,商业、饭店、服务业、典当业众多。建国之初,县政府发动群众成立了供销合作社,随后又陆续开办了远成、大雁、干布、南关、陈渡、弥勒等零售点。65438-0953年国家对私营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65438-0956年大部分私营企业被纳入合作社轨道。1978之后,个体私营企业日益繁荣。全镇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1328人,年产值676万元,利税185万元。随着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大多数国营和集体商业网点实行集体或私人承包。近年来,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长山镇钢材市场、运输市场、家具市场、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等专业市场不断涌现。全镇建成4条商业街,18个村建成正规市场,农村商业网点873个。截至2000年底,全镇共有2214个服务网点,从业人员7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