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近年来的发展。

扬州工业综合实力雄厚,仅次于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南通,居江苏省第六位。扬州工业形成了以汽车船舶、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三大产业为支柱,以“三新”产业为特色的发展格局。扬州的农业也发展迅速,扬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与1978相比,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109倍、130倍、54倍和86倍。

一是国民经济保持增长。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43.8+058亿元,增长约654.38+04%。人均GDP 3.54万元。财政总收入266.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543.8+00.48亿元,分别增长24.6%和2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0亿元,增长3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80元,分别增长15.5%和1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业加速了集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518亿元,增加值900亿元,利税270亿元,分别增长35.5%、17%和22.7%。石化、汽车、船舶、机电设备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38%。“三新”产业产值2654.38+0.37亿元,增长38.4%。工业投资71亿元,增长41.3%。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00个,其中投资6543.8亿元以上项目31个。顺达多晶硅、尤氏化工、成德钢管二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超1亿元企业15家,其中50亿元企业1家。宝盛集团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增加了12中国驰名商标。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建筑业总产值1012亿元,增长26%;获两次鲁班奖。

服务业质量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561亿元,增长15.1%。扬州港、石化、铁水等重点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实施“数字扬州”2010行动计划,启动无线宽带等八项工程建设。江苏信息服务业基地(扬州)签约入驻企业20家。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55亿元,增长19.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3亿元,增长24.9%。亿元以上市场48个,新增连锁老店和加盟商130家。国内外游客1875万人次,旅游收入199亿元,均增长20%以上。房地产业完成投资6543.8+037.7亿元,增长29.3%。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1,556,5438+0.9亿元和889.4亿元,分别增长23.8%和1.8%。市工艺美术集团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6个服务业集群位居全省前列。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四项补贴”3.53亿元。粮食总产量269.4万吨,连续第五年丰收。畜禽、水产品、蔬菜稳步增长。新增高效农业50.4万亩,设施农业51万亩,新增规模项目410个;高效农业园区391个,入园企业(大企业)4923家。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新引进项目50个。7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额161.6亿元,同比增长21%。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检测,新增“三品”品牌53个。水利、农业发展、粮食流通、供销、农机、气象得到加强。

二是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市直工商流通企业改革深入推进,12户企业改制取得积极进展。市属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做好企业上市工作。3家企业的申请材料已上报证监会,1家企业通过审核;1家企业海外上市。农村税费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767个。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推开。邗江泰和、高邮汇通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挂牌营业。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制定并实施促进科技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建议。全市已批准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50项,高新技术产品240项。高技术产业产值865.9亿元,增长49.7%。分别在北京、上海和陕西召开“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推介会,并签署了80个科技合作项目。13省级以上“一站两中心”新增。首个光电产品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我市。南京大学-扬州光电与化学研究院、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R&D中心加快建设,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究转化中心投入使用。启动“百千万人才强市双行动计划”,10高层次人才获得省专项资助。我市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双重资本利用继续增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成功举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加强后续监管和配套服务,促进项目落地和投产见成效。新批122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万美元。全年协议利用外资50.7亿美元,实际注册外资6543.8+0.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8.5%和50.7%。外贸出口45亿美元,增长38%。对外贸易总额6543.8亿美元,增长23%。园区基础设施投资69亿元,“八区两园”主营收入占全市工业的76%,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注册资本385亿元,增长51.6%。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5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0个。新成立5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2.39亿元。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和区域合作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