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麻子的失败对当今企业的发展有什么警示?
王麻子剪刀厂从兴盛到衰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据白介绍,早在1995年,北京二轻工业局、剪刀厂、北京文教器材厂四家互不关联的企业就组成了北京王麻子工贸集团。主管单位的初衷是用文教厂的资金来重振“王麻子”的品牌,但这种“叫卖”却被大户所忽视,未能抓住企业困境的症结所在。随后,工贸集团通过行政手段夺走了“王麻子”商标,同时带走了剪刀厂仅有的14销售人员。剪刀厂失去了商标权和销售权。另外,工贸集团不接受剪刀厂的产品价格,于是在集团外发展了几个乡镇合资企业。这几年来,合资厂越来越强,而大麻子剪刀厂越来越弱。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承耀博士在分析王麻子剪刀厂申请破产的原因时,用了两个“失败”: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失败,二是经营积累无形资产、保值增值的失败。他说,在过去的10年里,王麻子剪刀厂一直在徘徊,分分合合,但始终没有走出传统体制的怪圈,没有有效提高企业主和投资者的关注度。同时,“王麻子”品牌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无形资产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交易,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市场价值,更谈不上保值增值。“老字号是民族的,是历史的,但现代企业制度不及时改革,也会被历史淘汰。”张成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