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菊花盛开”教案
幼儿园中班《菊花盛开》教案1活动目标:
1,愿意用各种线条和五颜六色的木棒来渲染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菊花。
2.感知菊花之美,体验成功的快乐。
3.启发孩子感受不一样的艺术美,体验绘画的乐趣。
4.体验创造各种形象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我欣赏过各种菊花,对颜色和形状有基本了解。
材料准备:将之前孩子设计的花瓶粘贴在有边框的长方形铅画纸上;七彩棒;小刷子;清水;儿童收集的菊花图片;ppt .
活动流程:
首先,感知讨论
老师:菊花什么时候开?
你见过什么样的菊花?
提示:是什么颜色?它的花瓣是什么样的?)
总结: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有红、黄、紫、蓝,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菊花的花瓣有的像烟花,有的像圆球,有的像风车,有的像兔子耳朵。它们真的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第二,解释演示
老师:上次,我们装饰了一个漂亮的花瓶。今天,我们将把秋天最美的菊花放进花瓶里,好吗?
1,老师示范画一朵菊花,引导小朋友注意菊花花瓣的形状。
2.老师:你喜欢哪种菊花,把它种在花瓶里,好吗?
请每个孩子演示这幅画。
3.老师:有许多不同的菊花。谁会种出和我们不一样的菊花?
请另一个孩子尝试画菊花。
4、七彩棒效果图:
老师:让我们给美丽的菊花浇水(重点介绍用刷子蘸水渲染的方法)
菊花种在花盆里,我们也要给它浇点水,这样花才会开得更香更漂亮。把小刷子蘸点水,舔舔,赶紧给菊花浇点水。先给圆圆的花心浇点水。每一片花瓣都要喝水。慢慢喝,一个一个喝。你看,是不是小菊花开的比较好?这张脸又粉又亮。真的很漂亮。)
这菊花好看吗?但是我们只种了三朵菊花。其实我们可以种五六朵菊花。我们种植的越多,我们看起来就越好(展示例子)。
三、操作体验
老师:让我们一起在花盆里种上美丽的菊花吧!
儿童操作,老师指导要点:
1,线条变化:鼓励孩子变化线条来表现不同形状的菊花,及时展示创意作品。
2.主动变色:鼓励孩子种植不同颜色的菊花。
3.渲染方法:用蘸水的刷子引导孩子正确渲染。
第四,展示与交流
1.菊展就要开始了。带着你的菊花来找老师,奖励你一张鉴宝贴,代表你可以把菊花送去展览了。如果你还没有完成它,赶快。
2.看谁的菊花最美。也可以邀请妈妈(父母)来看看哪种菊花最美。
百科:菊花是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它作为一种观赏菊花在大约八世纪从中国被介绍到日本。17年底,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年引入法国,19年中期引入北美。从此,中国的菊花就传遍了全世界。
教案二《菊花盛开》幼儿园中班活动目标:
1.尝试用画笔在彩色海报上画出不同的菊花,体验水墨画活动的乐趣。
2.认识,喜欢,画菊花。
3.大胆尝试绘画,用对称的方式装饰。
4.能够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自信地向同行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宣纸、笔、颜料、墨水、模型画。
活动流程:
一,课件导入,引导观察
1)天气变冷了。你怕冷吗?有一种花不怕冷。是谁呀?-菊花
2)展示图片,引导孩子观察特征:
菊花长什么样?比如什么?你有什么颜色?
3)总结:有的像弯弯的羊毛,有的像瀑布,有的像妈妈的卷发,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红,有的黄有的粉,看起来都不一样。菊花品种繁多。
第二,解释演示
1)展示手稿
看啊!我种的菊花已经长出了绿色的茎。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这个根茎呢?(根据小朋友的回答,示范画弯曲的、瀑布状的菊花或小雏菊,提示画笔竖起来画)花儿开了,但缺了什么?
2)展示完整作品并简单介绍树叶和背景(栅栏)的添加。
3)儿童绘画。
3.你的菊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我很想知道,赶紧画出来!
1)提示幼儿画不同姿势的菊花。
2)引导个别孩子适当添加图片。
第四,“菊花展”
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我们举办一个展览,好吗?
1)你种的是什么菊花?谁来介绍一下(对于外貌、体态、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2)简单介绍添加图片的作品,感受图片的丰富性(对比可以留白)
3)品尝菊花茶,自由参观菊展,结束活动。
菊花美丽而勇敢。你喜欢吗?还是可以吃的!我请你喝菊花茶,边喝边看菊展。
活动反映:
一开始为了把菊花画出来,我特意问了一句:“有一种花不怕冷。是谁?”目的是让孩子不像菊花一样怕冷,没想到,孩子没有想到菊花。很多孩子说是梅花,很难拿回菊花。这是设计上不成熟的表现。还有一件事是,我在讲解菊花的制作方法时,做了一片花瓣,急着要贴在纸上。当我做完第二片花瓣,教孩子们沿着花心贴的时候,孩子们都去贴花瓣了。以至于孩子们在贴完第一片花瓣后,不知道如何沿着花心贴花瓣。还好有一些小朋友借助示范作品能够顺利完成,但我也花了很大力气进行个别指导,然后反思。如果当时我和孩子一起把花瓣做好,然后一步一步的讲解怎么沿着花心贴,孩子掌握了方法再瞎操作,效果会好很多。幸运的是,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操作兴趣非常浓厚和活跃。
第三课“菊花盛开”幼儿园中班活动目标:
1,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2.学习菊花的制作方法,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
3、可以根据菊花的形状和结构来制作。
活动准备:
1,菊花,自制手工菊花。
2、报纸、纸板等。
3.胶水和画纸每人一份。
活动流程:
1,图片导入,引起孩子兴趣。
(1)老师指导小朋友观察不同颜色和品种的菊花。
老师: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样的?每一朵菊花看起来都一样吗?
(2)引导幼儿观察并用文字讲述菊花的形状、结构和特点。
(3)老师总结。花心圆;绿叶;菊花花瓣的形状像羊毛,像水滴,像面条,有长有短,有直有弯,有宽有窄。
2.老师展示自制的手工菊花,引起孩子们制作的兴趣。
(1)老师展示自制菊花引导孩子观察其特性?
老师:你觉得这些菊花好看吗?它是由什么制成的?真菊花有什么区别?
(2)鼓励孩子猜这些菊花是怎么做的。(儿童大胆发言)
(3)老师讲解自制菊花的步骤:选择切好的长短不一的纸条,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纸条的顶端,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纸条的下端,绕在左手上两圈,然后松开,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卷曲的花瓣,然后用做好的花瓣粘贴成一朵菊花。
3、儿童操作,老师指导。
(1)指导孩子先在画纸的上半部分画一个花心。
(2)引导孩子用剪纸做成花瓣,粘成一朵菊花。
(3)为成品菊花画茎叶。
4.作品展览。老师总结。
活动扩展:
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多发现菊花的特点。
幼儿园中班活动目标“菊花盛开”教案4
1,试试看步骤图。用纸杯制作“菊花”,开发上色、切卷等手工技能。
2.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3.活动结束后,引导孩子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养成良好的习惯。
4.他们会用于大胆的艺术表达和创作,他们喜欢装饰。
要准备的活动
1,1托盘,一个废纸杯(杯壁画有纵向引导线),油画棒,1小剪刀,1小木棒。准备多份相同的材料。)
2、儿童学习资源③第4-5页。
3.把制作“菊花”的步骤图贴在区域的墙上。
活动过程
1,儿童自主阅读儿童学习资源③第4-5页,根据制作“菊花”的步骤图,谈谈具体的制作方法。
2.根据步骤图的示意图,老师充分演示了制作过程:首先用油画棒在纸杯壁上画出喜欢的颜色,然后用剪刀从杯口沿纸杯壁上的引导线剪下若干细长的条;最后用小木棒把每一条都卷起来,做成菊花的样子。
3.每人拿一份材料,根据步骤图,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创作“菊花”。老师鼓励孩子们耐心仔细地完成作业。
4.自己整理好材料,送回原处。
5.把作品放在一起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一开始为了把菊花画出来,我特意问了一句:“有一种花不怕冷。是谁?”目的是让孩子不像菊花一样怕冷,没想到,孩子没有想到菊花。很多孩子说是梅花,很难拿回菊花。这是设计上不成熟的表现。还有一件事是,我在讲解菊花的制作方法时,做了一片花瓣,急着要贴在纸上。当我做完第二片花瓣,教孩子们沿着花心贴的时候,孩子们都去贴花瓣了。以至于孩子们在贴完第一片花瓣后,不知道如何沿着花心贴花瓣。还好有一些小朋友借助示范作品能够顺利完成,但我也花了很大力气进行个别指导,然后反思。如果当时我和孩子一起把花瓣做好,然后一步一步的讲解怎么沿着花心贴,孩子掌握了方法再瞎操作,效果会好很多。幸运的是,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操作兴趣非常浓厚和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