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插画海报——圣诞老人的形象从一开始就是红色的吗?
有个广告强调杜蕾斯材质绿色健康,用水果做成杜蕾斯造型。让人觉得杜蕾斯是纯天然材质,对人体一点伤害都没有。
早期的可口可乐广告也很有创意。举个例子,一个杯子里装满了可口可乐,然后杯子突然破了,可口可乐流出来看起来像大海。然后一个冲浪者出来在可乐上玩滑板。其实这个广告主要是想展示可乐在夏天的清凉。喝可乐就像来到了大海,非常畅快,酣畅淋漓。而且可口可乐的海报以红色为主,非常醒目。画面的内容做的非常好,让人有尝试的感觉。
之前在学生时代看过很多有冲击力的广告,最著名的是二战Iwantyou的广告,印象非常深刻。这张海报的画面是以一个军人的形象为原型,然后他指着前方,下面有一句Iwantyou。因为是二战期间,公司在和法西斯打仗,海报是用来让更多有抱负的年轻人加入战争,抗击法西斯的。
早期我也看过日本广告大师福田樊雄的作品,他用现实与现实的关系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纠结感。这张海报还被评为20世纪最经典的海报作品。
早期的广告以视觉形象为主,现在的广告多是文案和剧情。两者相比,我觉得我更喜欢用视觉图像来创意,因为广告本来就是用图形说话的。
圣诞老人的形象是从一开始就红的吗?圣诞节快到了(65438+2月25日),北京所有的高楼都在为这个喜庆的洋节日精心布置和准备。
说到圣诞节,人们自然会想到白胡子的圣诞老人,胖乎乎的,穿着一件红色(确切的说是红白相间,但以红色为主)的棉袄,形象尴尬!
在西方的童话中,圣诞老人每年2月24日晚上,12,都会骑着九只驯鹿拉的雪橇,通过烟囱挨家挨户的走。孩子们睡着后,他悄悄把礼物放在孩子们床边的袜子里,或者壁炉旁的圣诞树下。
现在,许多人每年圣诞节都戴红色圣诞帽。每个购物中心或建筑里的圣诞老人也是红色的。
但是圣诞老人的形象是从一开始就红的吗?
其实并不是。
那么为什么后来变红了呢?今天我们将谈论圣诞节和圣诞老人的故事。
圣诞节又称圣诞节,翻译过来就是“基督弥撒”(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因为每年的公历65438+2月25日是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所以称为“圣诞节”。
最初,圣诞节只是基督教的节日。后来,随着圣诞卡的流行和圣诞老人的出现,人们特别重视它,并将其发展成为西方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它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圣诞老人的诞生源于欧洲的民间传说。
一般来说,圣诞老人指的是公元4世纪小亚细亚的主教尼古拉斯。他在万里以和蔼可亲、慷慨扶贫而闻名。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圣诞老人形象,是瑞典著名插画家哈顿·桑布在1931年以他的朋友罗·普伦蒂斯为原型创作的。正是从1931开始,圣诞老人的形象开始被统一、固定为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一个穿着红袍、留着白胡子、面带慈祥微笑、表情尴尬的老人”的形象。
1931年前,西方国家的圣诞老人颜色不一样,一般是黄色和绿色(现在西方人用红色、绿色和白色作为圣诞颜色)。而且那个时候的圣诞老人也不是胖子;相反,1931年前的圣诞老人往往显得憔悴、瘦骨嶙峋。
是的,直到1931,圣诞老人的形象才从黄色或绿色、瘦骨嶙峋变成红色、肥胖。哈顿·桑布并不是所有这些变化背后的“策划者”。虽然他亲自创造了圣诞老人这个经典形象,但他只是受人之托。真正的“主谋”其实是举世闻名的可口可乐公司。
当时可口可乐公司与哈顿·桑布签约,打造一个圣诞老人喝可乐的形象,并坚持圣诞老人的衣服颜色必须是鲜艳的可口可乐红。于是哈顿·桑布以好友罗·普兰蒂斯为原型,塑造了一个经典的圣诞老人形象,身穿红袍,蓄着白胡子,面带慈祥的微笑,一手摘下红帽,一手举着一瓶可口可乐。后来可口可乐把这个圣诞老人的形象做成海报,并在海报底部写了一句著名的口号:“ThePauseThatRefreshes”。
在接下来的30年里,哈顿·桑布继续为可口可乐公司创作数百幅广告画。他设计的红色圣诞老人形象也随着可口可乐的大规模销售占领了整个世界,所以红色圣诞老人成为了圣诞老人的标准形象。
今天,圣诞老人已经成为全球文化的标志。
毫不夸张地说,是可口可乐公司自己统一了圣诞老人的形象。因此,可口可乐公司也将圣诞老人的形象注册为自己的商标。
是的,可口可乐公司创造了圣诞老人的经典形象,反过来,可口可乐公司也一直从中受益。然而,圣诞老人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20世纪后期,伴随着圣诞老人的巨大影响力,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北部拉普兰的罗瓦涅米出现了旅游景点圣诞老人之屋。目前,这个圣诞老人村只有50名经过严格审核、培训、持证上岗的“正版圣诞老人”,出场费高达20万元。
这样,圣诞老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谁发明了可可可乐?1888,也就是可口可乐公司创业一年后,一个叫阿萨·凯德勒的人,为这个萌芽中的公司做出了不可思议的飞跃。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功的药剂师。
阿萨患有严重的头痛。这是内战期间的一次交通事故。当时,亚撒和他的家人坐进了一辆满载的马车。马车颠簸得很厉害,然后撞上了路上的一个凸起。亚撒被抛出车外,一个车轮碾过他的头部,压碎了他的头骨。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星期,看不见,听不见,满口胡言。
后来逐渐恢复了视力和听力,但左耳还是有点聋。但这场车祸让他患上了可怕的偏头痛,永远无法摆脱。除了在实验室里准备药物,他还一直在寻找治疗头痛的药物,于是他写信给他的哥哥沃伦说,这该死的头痛已经让我受了太多的苦,我再也支持不下去了。有人建议他试试新产品可口可乐。他尝了尝,疼痛立刻减轻了。
从那以后,他下定决心要更多地了解这种新产品。他想知道可口可乐是谁发明的,它含有什么成分,如何改进等等。他非常高兴地发现这是彭伯顿的成就。这简直是好运,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当然,他也听说过彭伯顿,知道他作为一名优秀的药剂师享有盛誉。
所以他立刻对这个配方产生了兴趣,因为他需要它。试了两次后,阿萨下定决心要得到它。不到四周,他就拿到了配方。
阿萨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已经成功推出了几种商业产品,包括漱口水和其他药物。他看到了这种新产品的潜力和独特性。他认为投资这个产品绝对有利可图。于是,他着手投资这一领域。
阿萨的能力还表现在,他有自己的药房,可以让它发展壮大。除了药店,他还有很大的库存,你想买的东西他都有,比如油漆,油等等。他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在这方面他确实有过人之处。只要是他信任的产品,他都可以卖。
要得到这家公司,首先要把彭伯顿和他的合伙人分开;直到Asa接管公司,这些人才意识到新产品的潜力。有趣的是,他并没有马上上任,而是和其他投资者一起购买了公司的股份。这是他做生意的典型方式。一旦他看到公司在向他预期的方向发展,即使别人不是很愿意,他也会把股份全部买下来。
不幸的是,彭伯顿没能等到产品大获成功的那一天。他死于1888,当时产品刚出来一年半。几年后,1892,Asa从合伙人手中买下了所有股份,成为公司的唯一所有者。当初他只花了2300美元,就有了可口可乐的配方。现在,是它创收的时候了。
阿萨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他把多年苦心经营积累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可口可乐的生产中。他的首要任务是对这个公式进行一些调整。他守口如瓶,产品的配方只能由他自己和他的儿子配制,从来没有以书面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如果哪个员工想知道那七种神秘成分是什么,他只能和大家一样猜测,因为Asa在工厂里把可口可乐瓶子上的标签都去掉了。调整配方让他们的产品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为了获得古柯提取物和生产可口可乐,必须首先除去古柯叶中的咖啡因。阿萨和他的儿子在加工古柯叶的同时,也在加工它的副产品,那是一种白色粉末。他把粉末卖给其他药剂师,因为他不需要,他只是需要古柯叶作为香料。
因此,有两种潜在利润。卖可口可乐和副产品可以一举两得。可乐果的含量也降低了,可乐果是提供咖啡因的原料,也是快感的来源。在早期,这种饮料确实含有限量的咖啡因,这可能是很多传言的原因。
随后,所有的配料都按照他预期的方式平衡,产生了令人愉悦的味道。
接下来,阿萨·凯德勒发起了市场战。因为无论你的产品有多优秀,如果不为人所知,那也是无济于事的。Asa对这款产品的坚定信念从未动摇。他冒着巨大的风险,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挑战大众。他非常善于揣摩消费者的心理。早在65438+1990年代,他就想出了发放优惠券的主意。这种推广方式沿用至今,周日报纸的副刊上充斥着这样的广告。但在当时真的是很新奇很难得。
Asa Kadler让人们站在亚特兰大的街道上向行人发放优惠券,并凭优惠券在当地的汽水销售点免费领取一杯可口可乐。等你尝过了,喜欢上了它的味道,下次就要买单了。
在可口可乐销售的早期,它们是在一家药店的柜台上准备的。还有一套精心设计的配制仪式来配合销售,与今天的马提尼酒完全不同。首先把食材搅拌好,然后摇匀,倒出来演示一下才罢休。
阿萨·卡德勒的侄子也学会了这个仪式。他们坐着后面装着一桶桶糖浆的马车周游南方。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小镇推销,去一家药店培训员工准备饮料,然后认真执行。
年轻人带着他们喜欢的女士来到卖可口可乐的地方。喝完一杯后,员工过来提供可口可乐,并完成精心制作的仪式,让顾客感到很高兴你来了。
为了给产品做广告,Asa Kadler还使用了各种促销品。他发明了一种印有美女喝可口可乐图像的托盘。他把这些托盘分发给汽水经销店,无论你买什么,都会得到一个印有可口可乐标志的促销品。他发明了书签、集邮册、旅行包、小钱包等各种便于分发的宣传品,分发给成千上万的人。他还发明了印有可口可乐标志的日历、海报,以及药店门口悬挂的窗帘。这样,在20世纪初,可口可乐的广告信息覆盖面非常广,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消费品。
该公司还利用名人的名声来推广“可口可乐”。他们曾经在大都会歌剧院请来了一个叫路易·艾纳迪卡的歌剧明星;还邀请了一位名叫希尔达·克拉克的女杂技演员;他们的形象出现在盘子、海报和各种促销品上,吸引顾客的注意;甚至棒球明星也为可口可乐产品做广告。
Asa在广告方面很有见地。他发现,人们喜欢与生活富裕、声誉良好的人以及他们所做的广告联系在一起,因此可口可乐成了人人都能拥有的产品。作为一个坚定的商人,阿萨一直认为他卖的可口可乐是一种消遣,价格必须是普通消费者认为合理适中的。他信奉这样的口号:“富人喝香槟,穷人喝啤酒,可口可乐是他们同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