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银行在中国。

民生银行经过调研发现,在成熟的国际市场,“艺术银行”业务完全可以满足客户的资产管理需求。随着国内银行竞争的加剧和业务创新的发展,“艺术银行”业务发展潜力巨大。

早在2006年底,民生银行就开发了第一款与艺术品收藏挂钩的资产管理产品。2007年7月8日,中国第一款艺术品收藏理财产品1由民生银行发行。随着资金的筹集,民生银行终于将筷子伸向了“螃蟹”——“艺术银行”,这让很多理财达人感到害怕。

因为民生银行的这项业务在国内还是第一,全球也很少,风险可想而知。这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为了应对风险,民生在所有可控领域严格把关,比如选择在“艺术银行”业务上有丰富经验和成功运营体系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合作;聘请具有较高社会声望和地位的一流艺术专家担任“艺术银行”的业务总监;选择国内外顶尖的拍卖公司、典当公司、艺术品投资咨询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引入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托管人,保证资金安全。

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是为银行的高端客户设计的,同时也逐步向大众募集资金。客户初始投资50万元,投资期限两年。要实现募集资金的最大回报,关键是要依靠一支具有丰富行业经验、高水准的专家顾问团队,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寻找尚未畅销的好作品,全力打造或引进有实力的画家,从而获得丰厚的回报。银行要做艺术品,不能只靠自己的力量,必须依靠艺术咨询公司,这是国内当代艺术市场的软肋之一。再加上艺术品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银行规避风险并不容易,业内人士担心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艺术品投资计划”推出以来,客户资金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入该行。民生银行目标募集资金65438+亿元。从可操作性来看,它并不想把规模做得很大。在1号理财产品的实施过程中,探索成功运营艺术品的经验,确保2号、3号理财产品的后续推出。民生银行,从艺术投资的出发点出发,在艺术银行这只“螃蟹”上动了筷子,或许只是尝到了“螃蟹”中美味的一部分,但要吃掉全部的“螃蟹”,恐怕还为时过早。香港宝趣堂艺术品投资金融有限公司是目前香港唯一获得特区政府特许经营艺术品作为抵押贷款的“艺术品银行”。目前各大银行开办的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可以做抵押贷款,如房产、不动产、固定资产等,但艺术品收藏不能做抵押。一幅名画虽然价值过亿,但一件藏品的价格却是上千万元。宝趣堂当代艺术馆馆长谢先生本人也是一位收藏家。艺术品收藏投资因为资金周转不畅非常痛苦,于是他注册成立了一家艺术品投资金融公司,以艺术品收藏为抵押合法开展贷款服务。该公司自去年7月注册成立以来,已放贷数千万元。贷款抵押的艺术品收藏主要有名家油画、国画名作、官窑瓷器、寿山石,以田黄石为主。杂项由于难以识别,暂时不作为抵押物。出借人来自四面八方,世界各地,大多是收藏家,但也有画廊和其他艺术机构。

在“2008艺术银行与艺术业务战略创新研讨会峰会”上,谢先生详细介绍了宝趣堂艺术投资金融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及抵押贷款条款。谢先生认为,“艺术银行”最大的风险就是收假货。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宝趣堂聘请了超过10位来自香港和海内外的艺术品鉴定专家,对申请抵押的艺术品进行鉴定,鉴别真假,并根据最新的市场价格做出鉴定。每个评估者将签署最终评估。如果收藏者对估价满意,可以作为抵押。中国画是风险最高的抵押品。第一,鉴别国画的真伪很难,专家有时会有不同意见。第二,同一幅国画在不同场合、不同阶段的价格相差几百万元,评估难度很大,所以对宝趣堂的评价往往比较保守。谢先生强调,选择油画、国画作为抵押物的基本标准,首先是名家的杰作,其次是好作品。对他来说,艺术品是否是杰作才是最重要的。这些抵押品被存放在一个全天候空调、恒温、防潮、保密、安全的地方,直到藏品的主人拿回宝藏而没有任何损坏。

“我们不想典当艺术品”,广州三才画廊的海生在谢老师介绍后直言,希望宝趣馆的服务更加人性化,不要把“艺术银行”变成“典当行”。对此,谢先生态度明确。他说,艺术银行不是慈善机构,服务可以人性化、完善化,但绝不能感情用事。抵押后,艺术品收藏的主人不变,也没有典当给我。期满后,产权仍归原所有人。银行和业主必须严格执行抵押贷款合同,对行业内外一视同仁,不能有双重标准,否则“艺术银行”的风险无法避免。

在研讨会上,谢先生充满了活力和笑声。他一看就知道宝曲堂已经享用了“螃蟹”大餐。虽然他们没有吃掉整只“螃蟹”,但他们无疑是吃得最多的人。

其实宝趣堂的艺术品抵押贷款和各大银行的资产抵押贷款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抵押物不同。但它为艺术收藏品的所有者和一些艺术机构开辟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比如一家画廊有一幅价值几千万的名画,但不想卖,等待升值,但又缺乏流动资金。这时候可以把画抵押出去,既能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又能为名画找到一个安全的去处,省去了天灾人祸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对此,目前在香港和内地拥有9家画廊,公司规模准备上市的香港云峰画廊董事长郭浩满先生在研讨会上表示,艺术品收藏抵押贷款“聊胜于无”。墙美术馆隶属于北京世纪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艺术品的专业机构。去年7月,它以“艺术银行”的身份出现在北京。艺术品出租是沃尔美术馆的主要服务项目。只要付一定的押金,就可以租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在房间里展览、展示或悬挂。艺术品出租除了押金,还要收取租金,按天计算,是双方认可价格的3%?6%来收集。以一幅20万元的名画为例,日租金约为6000元至12000元。

同时,墙美术馆的作品是可以出售的,出售的作品既有信义,又有保值增值的承诺,但保值增值的作品仅限于其主要推动者王劲松、苏新平等六位艺术家的作品。比如,买受人花65438+万元买了一件墙美术馆推荐的作品,可以在协议中签订一年内升值109万元(高于原价9%)。如果届时没有达到10.9万元,“艺术银行”会为买家补足差额。如果售出的作品经权威鉴定机构鉴定或画家本人认定为仿制品,艺术银行将按售价的两倍进行赔偿。

国内艺术机构大多对沃尔美术馆的“艺术银行”不感兴趣,收藏者也认为艺术品租金过高,令普通艺术爱好者望而却步。与其租,不如直接买艺术品。至于承诺对购买的艺术品进行增值,会升值吗?升值多少?谁是负责人?是拍卖公司还是银行?「艺术银行」的专家有多严格?价格评估的依据是什么?很多问题都是未知的。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的租赁和保存只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招揽生意。从去年开始,墙美术馆尝试租借艺术品。能否解决上述问题,还有待时间考量。就在各地金融机构纷纷瞄准螃蟹“艺术银行”的时候,2008年5月,第四届深圳文博会分会场之一的“深圳22艺术区”推出了“中国艺术生态银行”。深圳22艺术区将建设九大中心,分别是:艺术交流中心、中国艺术生态银行、原创音乐一号航母、葛峰艺术创作图书馆、文化酒吧品牌街、国际艺术青年公寓、艺术培训中心、中国作家基地、中国形象中心。为了保证被专家称为“南方艺术载体”的“深圳22艺术区”扬帆远航到世界各地,“深圳22艺术区”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中国艺术生态银行”。“中国艺术生态银行”是“深圳22艺术区”运营的核心平台,也是国内首个针对中国艺术市场现状开发的艺术生态链交易管理平台。该项目由葛峰艺术研究院历时三年开发,将提供艺术品信托、保险、物流、抵押、交易、授权等一系列服务,几乎涵盖了“艺术银行”的所有功能。它计划成为中国最大的“艺术银行”,将与金融银行互动,从而促进中国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服务管理功能将促进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范运作,发挥其国际辐射力。据了解,ICIF期间,“中国艺术生态银行”总投资意向为20亿元,必将对艺术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中国艺术生态银行”的目标是“吃”下“艺术银行”这只大“螃蟹”。我相信时间会做出最后的判断。

艺术的金融化是新世纪以来非常明显的趋势。艺术品早已走出艺术品的“金字塔”,融入市场经济,艺术品投资理财的方式也在不断翻新。长期处于观望状态的金融行业或投资机构开始将大量资金融入艺术品市场。“艺术银行”这只“螃蟹”引起了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的关注,先行者们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谁会是第一个吃到这只“螃蟹”的人,我们拭目以待。毫无疑问,“艺术银行”为艺术市场、艺术家和藏家撑起了一片蓝天,艺术市场必将呈现更加繁荣的景象。2009年6月5438+2月21日,中国银行(武汉)私人银行部中国当代艺术展闭幕,这是私人银行首次在武汉举办艺术展。与普通客户单纯提供产品不同,银行更注重为高端客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艺术品投资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武汉)宣布将在江城打造首家艺术银行。

展览展出了冷峻、石冲等12位全国知名艺术家的34件艺术藏品。有六名艺术家陪同客户,客户如果看中作品,可以当场与艺术家签约。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丁羽透露,展出的油画、水墨画、雕塑大多价格在几十万元以上,有的高达百万元。

与此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私人银行纷纷携手艺术界,为客户提供艺术品投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