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的土特产
黄鳝养殖是仙桃的传统产业,在水产养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仙桃是中国黄鳝之都。注册了“天行”、“云洲”、“张沟”等商标。目前,仙桃有近2万农民专门养殖鳗鱼,养殖面积8万亩,年产量4万吨。鳗鱼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0%以上,是中国人工饲养鳗鱼的最大市场。
绵阳三宝:绵城莲藕(莲子被称为“白莲参”,皇家贡品),胡莎咸蛋(也被称为胡莎咸蛋,清朝皇家贡品),红庙萝卜。
绵阳三腊、腊鱼、腊肉、腊鸡就像绵阳三蒸一样有名,风味独特,驰名荆楚。每年春节前的2月份,我们就开始准备,注意选材和制作。
绵阳三蒸(包括粉蒸、蒸、扣蒸、泡蒸、花样蒸等。),仙桃是著名的“蒸菜之乡”。).
毛口扒鸡(获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96湖北省工业精品品牌消费品博览会优秀奖)。
九竹皮蛋(曾获北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原名绵阳松花皮蛋)樊冠酒(明太祖朱元璋所订皇宫酒,又名碧潭酒)。
红庙酥饼
胡昶糖模桃贝雕仙桃淡水贝雕以淡水贝壳为原料,以装饰手法,吸收中国画、玉、牙、木、石雕等传统艺术表现技法,巧妙地利用其自然的色彩、肌理、造型,经过切割、车削、打磨、叠贴,精心雕刻成平贴、浮雕、镶嵌、立体等各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仙桃淡水贝雕的特点是制作贝雕船,在全国同行鉴定中引起同行的关注。1985年《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黄鹤归来带音响多功能贝雕》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1983《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获首届中国国际旅游博览会玉质奖章;2007年,仙桃淡水贝立体贝雕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其中,玉龙黄鹤船作为一种独特的贝雕技艺,被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收藏。
“仙桃”牌拉舍尔毛毯(从1989到1991)先后获得省优、部优、国家优银奖,连续三年获得1993到1995年全国畅销国货“金桥奖”,并在1995年获得。1996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
仙桃麦秆画,又称麦秆画,最早可以追溯到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仙桃草画大致形成于清代同治年间。湖广勉阳州之子邓绰,进京进宫考试。在等待名单期间,他花光了所有的钱,在郊区画稻草画。王公大臣们争相购买,他聚集在北京养子也不奇怪。于是,进士和翰林受命,在闲暇之余对这一绘画技艺进行编辑和润色,日臻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秘密传承给后人。辞官归祖后,开始在仙桃流传,逐渐形成了适合仙桃地区风俗习惯和大众审美的邓草画。稻草画可保存千年,不老化,不褪色,可用于家居,办公室,酒店,餐厅,娱乐场所。仙桃麦秆画大胆吸收剪纸、贝雕、树皮画、羽毛画、书法、国画、烙画等诸多艺术元素,创造出一幅既有传统技艺又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浅浮雕麦秆画。其艺术内涵古朴典雅,端庄秀丽,栩栩如生,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绵阳雕花剪纸的特点是构图葱郁完整,黑白分明,刀法流畅准确,剪裁精密严谨,点画优美匀称,线条流畅,景物传神,图案饱满均衡,写实写意,变形不失原形,艺术语言丰富,装饰气息浓厚。绵阳雕花剪纸和北方剪纸有着精与粗截然相反的特点,显得细致入微。首先,它的构图饱满,用“散点透视”表现平面上的立体图形,点、线、面有机结合。刚柔并济,黑白对比,虚实相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所以人物形神兼备,重在造型生动逼真。线条流畅圆润,雌雄雕版并用,镂空留白都不错。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入选联合国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仙桃市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剪纸艺术之乡”称号。
绵阳糖雕,又称糖人模型,是一种以食用糖为原料塑造形象的民间食品工艺。一般是给孩子享受和吃的。糖塑的制作技巧是“吹”和“拉”。“吹”是米阳糖雕中最基本的技巧。除此之外,搓、拉、揉、压、挑、切也是常用的技巧。糖塑有红、绿、黑、黄四种颜色。糖塑生动逼真。绵阳糖雕的题材多为常见的鸟兽、神话传说中的人和动物,滑稽、戏谑、意味深长。
绵丝绵绣
王怡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