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内能套胶的介绍

 对于大多数乒乓球友来说,内能胶套的使用率更高,那么什么是内能胶套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乒乓球内能套胶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乒乓球内能套胶的简介

 乒乓球内能套胶,譬如多尼克F1,顾名思义,内部蕴藏能量,主要是将胶皮、海绵的张力进行一定的拉伸,待海绵和胶皮拉伸膨胀后再进行粘合的新套胶制作工艺。其设计理念是追求在击球过程中,将能量损失降至最低,从而制造出的饱满的弧线以增加弧圈的二速,充分释放出弧圈的前冲力。

 乒乓球内能套胶的特点

 建快速胶效应?的新型套胶,即?内能型套胶?被研制出来,在毋须灌胶的情况下,同样能拥有传统套胶?灌胶?后的***性?

 弹性增强

 传统套胶中,胶皮与海绵在自然状态下粘合,粘合层间容易发生弹力的损耗,而设计者通过改良?内能型套胶?的粘合工艺及某些分子结构,令其始终处于高张力状态中,近似于传统套胶涂抹快速胶水后被拉伸绷紧而产生的高弹效应。可以说,在不灌胶的前提下,?内能型套胶?的速度普遍高于传统套胶。

 金属声

 传统套胶?灌胶?后,在击球时能发出悦耳的金属声,这不仅是高弹性的外在表观之一,更从听觉上成为令使用者神经亢奋的?兴奋剂?。几乎所有?内能型套胶?均在宣传中标榜自己的击球声,而这种响声正是源于其天生的高张力。

 易耗性

 同样是因为这种高张力,?内能型套胶?进一步放大了套胶的易耗品属性。传统套胶如被反复?灌胶?,其使用寿命会严重缩短,而?内能型套胶?的胶皮表面天生就是高度脆性的,在遭到磕碰后容易碎裂(某些产品出厂时特意配备了日德套胶不多见的保护膜),因此消费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才有可能长期使用。

 乒乓球内能套胶的发展历史

 ?内能型套胶?诞生于上个世纪末期,繁衍至今已分生出诸多成员,但其实世界上大多数品牌的套胶均由少数几家专业制造厂代工,追本溯源,有代表性的不过三种血统?德国ESN的TENSOR、日本的High Tension和中国的Tension。

 德国ESN制造厂是?内建快速胶效应?的发明者,他们研制出了最早的?内能型套胶?,即优拉的Tango和岸度的Revolution,从此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紧接着,手感更柔和的多尼克DESTO F系列及挺拔D.TecS系列横空出世,这一代产品的海绵更软,所以绝对的出球速度不及上一代,但留给使用者的调节余地也相应增大,不仅吃球较深、攻控自如,也使更快的相对出球速度(即第二速度)成为可能,因而获得了全球范围的广泛认可。日本品牌尼塔库闻风而至,直接下订单给德国ESN,推出了运用TENSOR技术的Moristo系列,也大获成功。

 多年来一直领跑世界专业套胶制造的日本厂商,面对TENSOR风潮,蝴蝶公司立刻着手,在极短时间内推出了第一片日制?内能型套胶?即Bryce,并为自己的技术取名为High Tension,但与TENSOR主要在套胶粘合及海绵方面做文章稍有不同,High Tension更多选择了胶皮本身为突破口。随后,其它日本品牌TSP、巨力克、达克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类似产品,但与High Tension基本同属一系,而在日本制造的斯帝卡套胶也开始应用所谓Mega Tension技术。

 在短短数年间,?内能型套胶?有了诸多演变。比如,早期产品自然卷曲很厉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粘拍,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产品的卷曲程度越来越小,目前的新品外观已近于平整。

 初期产品的胶皮均为正常厚度,但中间一度出现超薄胶皮配超厚海绵的?变异?品种?多尼克的Supersonic 系列、挺拔的MAKSS等,有人形容为?薄皮大馅?,它们虽未明确标注?内能型?,但都与TENSOR系有着近亲关系,都声称自己的极薄胶皮有助于提升触球的敏锐程度,极厚海绵有助于柔和手感、增加持球时间,尤其是前两者,既宣称已经拥有了灌胶般的速度和弹性,又提醒人们,?由于海绵非常厚,如灌胶需耗费更多胶水、等待更多时间。?但由于2.6mm海绵过厚,令人感到吃球稍难,超薄胶皮也不易被迅速适应,所以该类产品市场反应平淡。

 此外,TENSOR本为攻击型反胶而造,但在各品牌的大力运作下,内能技术不仅被用于全面型、防守型反胶,更嫁接到了正胶、生胶乃至长胶中,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必须承认,中国器材厂商对?内能型套胶?的研发起步很晚,在国外这类产品已经如火如荼的2002年前后,才由大维率先提出了?张紧套胶?的概念,而本土内能套胶的系列化、多样化,直到今年才由手握?Tension?中国商标权的爱博体育启动。爱博运用自行研制的粘合技术,贴合进口的日德海绵与国产胶皮,于今年年初研制出接近德国一代TENSOR的内能套胶?爆破Bombard?和?威龙Violent?,但在获得类似性能的同时也带有卷曲厉害、较易耗损等问题。为了化解上述的美中不足,爱博加大了研发力度,并以蝴蝶的Bryce和挺拔的Torpedo为参照,迅速升级出接近二代TENSOR的国产二代内能套胶魔法Mopha J. Tension?(日本海绵)和?魔法Mopha G. Tension?(德国海绵)。同时,爱博又在国内市场率先推出了内能型正胶?悍马HAMMER?、内能型生胶?鲲鹏KingRoc?和内能型长胶?天狼Talent?。遗憾的是,国外的TENSOR已然步入3G(第三代)时代?岸度推出了Revolution C.O.R,但国内的其它主要乒乓球专业器材制造商还未投入这一阵营。

 乒乓球内能套胶的注意事项

 ?内能型套胶?本为减省灌胶的麻烦而设计,但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尽管内能概念吸引了不少眼球,仍然有许多人需要灌胶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因此不少品牌都用更软的海绵推出了适用灌胶的?内能型套胶?。既?内建快速胶效应?,又需要灌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