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的故乡在哪里?
小龙虾,原名小龙虾,原产于北美。二战时期,小龙虾从日本传入中国,50年代传入潜江。
从2000年开始,潜江市成功探索发明了“虾稻连作”模式,发展稻田养虾,后来发展为“虾稻连作”模式。小龙虾在潜江进行了人工繁殖,养殖面积和产量迅速增加,促进了潜江龙虾餐饮加工业的大发展。潜江市以“潜江油焖大虾”、“潜江蒜蓉大虾”为特色的潜江龙虾馆2500余家,建立了熊口华山园、浩口湖园、后湖宝龙园(从江苏迁来)三个集约化水产品加工企业集团。
潜江龙虾产业形成了集科研示范、良种繁育、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新格局。
2010 6月18日,在湖北省农业厅、潜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向潜江市赠送“中国小龙虾之乡”牌匾。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陈柏槐以及中央、省、市30余家媒体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2011年8月,中国餐饮行业最权威的认证机构中国烹饪协会发布公告(11号),授予潜江油焖大虾“中国名菜”称号。
2013年4月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农业部正式批准“潜江龙虾”进行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保护。
6月13日,在第五届中国潜江龙虾节开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鲁永亮宣读了中国烹饪协会关于授予湖北省潜江市“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荣誉称号的通知,并向潜江市颁发了“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牌匾。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达到1129700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其中,湖北小龙虾年产量6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5%。
2018年,潜江虾稻产业综合产值达320亿元,潜江龙虾公共品牌价值203.7亿元。潜江市自创“虾稻* * *养殖”养殖模式,带动全省虾稻* * *养殖面积700万亩,全国654.38+0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