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企业品牌

零售巨头沃尔玛如何打造企业品牌?

前几天《财富》杂志公布了世界500强,沃尔玛终于把埃克森?6?1美孚石油公司被拉倒,其总收入为265438美元+0986438+0亿美元,居美国乃至世界企业之首。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服务公司成为世界500强的领头羊。《财富》杂志的记者惊讶地写道:一个卖廉价衬衫和钓鱼竿的小贩怎么会成为美国最有实力的公司?其实沃尔玛的成功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只是几十年来一直恪守自己的商业规则,锲而不舍,努力拼搏,步步为营,聚沙成塔,聚兵成阿丘,形成了沃尔玛的名牌效应,最终登上了世界500强之巅。

经营法则之一:薄利多销。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6?1沃尔顿1962在阿肯色州农村创办第一家连锁店时,靠的就是这个。当时沃尔顿把自己的店定位为中下层,经营服装、食品和各种日用品,最重要的是以比其他店更低的价格出售,因此吸引了很多顾客,连锁店也越开越多,但每天低价的规律从未改变。沃尔顿有句名言:不管我们付出多少,如果我们赚了很多,就应该转嫁给我们的客户。他的女裤理论是对沃尔玛营销策略的最好解释:女裤的进价是0.8美元,价格是65438美元+0.2美元。如果价格降到65438美元+0,你会损失一半的钱,但你可以卖出三倍的商品,增加三分之一的利润。

第二条管理法则:服务至上。

除了价格低,沃尔玛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服务好。萨姆。6?1华尔顿为公司制定了三条座右铭: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每天追求卓越。这也可以说是沃尔玛企业文化的精髓。从1962到退休时的1992,沃尔顿在领导公司快速发展的30年间,特别强调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点,沃尔顿编制了一套管理规则。他曾要求工作人员承诺,当客户来到你10英尺范围内时,你要温柔地看着客户的眼睛,和他打招呼,问是否需要帮助。这种著名的十尺态度一直被沃尔玛员工奉为圭臬。沃顿对员工的笑容也有一个量化标准:请向顾客展示你的八颗牙齿。此外,夕阳原则和超越顾客期望都是沃尔玛吸引顾客的法宝。

第三条管理法则:团队精神

沃尔玛企业文化倡导的三大基本原则中的第一条是:尊重个人。沃尔玛不仅强调尊重顾客和提供一流的服务,还强调尊重公司的每一个人。沃尔玛非常重视对员工的精神鼓励,先进员工的照片挂在总部和各门店的橱窗里。公司还授予山姆?6?1沃顿企业家的称号。沃尔玛的店长年薪在5万美元左右,收入与店铺的销售业绩直接挂钩,业绩好的可以超过区域经理的收入。区域经理以上的经理年薪约为9万美元,与整个公司的业绩挂钩,尤其是奖金和股权奖励。这种收入分配机制既能使业绩好的店长比高层经理挣得多,又能保证高层经理总体上比基层经理挣得多,有利于调动各级员工的积极性。在沃尔玛内部,虽然各级员工分工明确,但很少歧视。

第四条管理法则:追求完美

沃尔玛从60年代初的一家小商店发展到90年代的世界十大公司之一,精益求精的雄心不变。在吸收新的商业理念和想法的同时,沃尔玛迅速与时俱进,利用新技术为自身发展服务。它投入4亿美元巨资委托休斯公司发射商业卫星,实现了全球联网,保证了其高效的分发系统。据介绍,通过全球网络,沃尔玛总部可以在1小时内,对全球40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货架数量、销售量进行盘点。近两年,美国互联网行业普遍不景气。沃尔玛网站虽然受到了影响,但是运营越来越好。

沃尔玛的成功经验对今天的创业者来说似乎没有多少噱头,但值得注意的是,山姆?6?在1沃尔顿的带领下,各种商业规则几十年不变,能做到这样真的难能可贵。由此我们认为,创名牌非一日之功,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决心才能修成正果,扬名天下。

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一些企业是如何创造名牌的。

有些人花钱打广告,用铺天盖地的广告同时轰炸多家媒体,迫使受众接受他们的产品。当年的燕舞,燕舞,一首歌一段情的广告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燕舞刻录机风靡全国。但是,也就那么几年,产品质量只靠广告支撑。再加上内部蛀虫爬行,一个好企业不到三年就倒闭了。

有的靠走后门让上级发名牌证书。华东很多地方都夸自己的大蒜天下第一,而且都持有某个国家机关颁发的证书。其实都是用钱买的名牌。

有的是被一个专家的言论吹捧,国内一些权威专家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当他们得到一些利益时,就到处为企业唱赞歌。在金钱的诱惑下,专家评委也喝了水,没了味道。

这些投机取巧的做法归结起来就是浮躁。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有句名言: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中国的企业似乎也是如此。一旦经济狂潮消退,在喧闹的沙滩上留下的是企业投资者恐惧而尴尬的身影,而这个难掩其耻的身影,是浮躁带来的致命伤。

因为浮躁,哪个企业赚了钱,于是类似的企业一哄而起,真的如雨后春笋般从地下冒出来。并以DVD机为例。从1995到1998这四年间,中国的影碟机厂商从十几家发展到上百家,产量从每年几百万猛增到几千万。竞争销售已经白炽化,以至于有些企业刚开业就要准备善后。

中国的企业就是这样,前脚踩油门,后脚踩刹车,一哄而上,一哄而散,行业大起大落,生灵涂炭。理论上最讲中庸的国家,行动上最爱走极端,所以中国的企业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企业活不长,要么企业长不大,自己创造的名牌名不副实,大打折扣。

如果我们的企业有百分之几的沃尔玛的坚韧和务实精神,那将是另一番可观的景象。中国的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创造名牌,必须模仿沃尔玛的精神和理念,摒弃浮躁,张扬韧性,治愈浮躁的致命伤,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地发展壮大,但一切浮躁和虚名都无济于事。值得庆幸的是,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克服了浮躁心态,开始一步步融入市场。他们不再浅薄、傲慢、急躁、裸泳,而是脚踏实地地创造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