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镇的主要景点
唐宋时期,白河镇素有“小杭州”之称,商贾众多,船只直达,人口密集,市场繁荣。白鹤还是青浦的发源地,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白鹤镇青龙村是古镇“青龙镇”所在地,也是上海最大的港口“青龙港”。当你登上青吉线,在百花路中段向南望去,巍峨的千年古塔“青龙塔”和雄伟的千年古寺“清龙寺”清晰地映入眼帘。而“村村通”公交白河3路的终点站也恰好位于青龙村,青龙村也成为了游客理想的目的地。青龙村千年历史文化遗迹的无限魅力,具有“奥运”“世博”特色的蔬菜生产基地的无限风光,自然村落开创的新农村的无限风光,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2010年底至2011春,青龙村发掘上海文物,发现青龙古镇地下文物。青龙古镇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出土了300多件墙基方砖、瓷器、碗碟等地下文物。在此之前,挖掘窑河时,还发现了一口高出地面5米的古井。青龙古寺曾经是观音镇寺之宝,现在68尊栩栩如生的缅甸玉佛是青龙古寺之宝。
青龙寺文化底蕴深厚。每年农历三月半的“青龙庙会”都会吸引一万多名香客和游客。历史文化灿烂的青龙景区的旅游,也带动了周边景区的旅游。第一,上海有一面独特的“新四军标语墙”,这是新四军北撤时留下的珍贵墨宝,也是* * *产党主张团结和平、反对内战的铁证。其次,它是上海刀会的发源地之一,古战场“塘湾大桥”。有一首民谣:“女中豪杰周秀英,红裤紧身,手握大刀,塘湾桥上杀四门!”描述了农民起义的英雄场景。
清龙寺的景点包括山门、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青龙古塔、积善桥、艾奇桥、塘湾桥和青龙桥。
古龙镇文化遗址
有月瑶莲花碗,彩塑狮鸟壶,棕图壶,韩瓶。汉瓶是青龙镇水下酒瓶山出土的南宋酒瓶。这是一个未上釉的陶瓶。历史学家称之为韩平,是因为奖励韩世忠部队留下的空酒瓶。原来九屏山附近的一些房子被留作储存种子。青浦县博物馆也保存了一些藏品。
青龙塔
原名龙符塔,又名青龙雁塔,俗称青龙塔。该塔建于唐长青元年(821),距今已有1180年的历史。这座塔有七层八面,由砖和木头制成,高高地矗立在Seiryuji旁边。一千多年来,历经风雨侵蚀,多处被毁,历代多次重修:宋康定、李青年间(1040 ~ 1048)重修一次;元大德三年(1299)、元大德元年(1308)、元三年(1343),青龙镇的任仁发、儿子任贤德、孙仁士之先后出资修缮寺庙佛塔。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市民朱集资修塔,铸铜葫芦塔顶。清顺治五年(1648),方丈禅师白宇精神焕发。之后的300多年里,没有顾问,没有屋檐留下,塔身倾斜,塔底深埋土中,塔内楼梯被毁,铜葫芦顶端在1956(现保存于青浦博物馆)被强台风吹倒在地,成为一座倾斜的没有屋顶的古塔,被电影制片厂选为电影《午夜歌声》的现场场景。1992青浦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投资40多万元聘请著名建筑纠偏专家曹世忠教授对14倾斜进行纠偏。这座塔。然后对塔基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改,并修建了围墙进行保护。由专人管理,不仅供人参观,还加强了安保(该塔于1960年被确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桥
位于青龙河与东大营港交界处,白鹤江镇以东。清乾隆年间,由逵(浙江巡抚江浦,山东政治使节徐庶之父)所建。该桥长19.2米,宽3.6米,为拱形单孔石桥。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精心设计和正确定位,桥门正对着河流。每当月明风清时(尤其是中秋节),一轮明月倒映在桥洞中央,水波轻飘飘,月影斜斜,胜似习字湖中的三潭,故称青龙偃月。1994年8月4日,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桥略有破损,2000年底由县文管委出资重修,焕然一新。桥洞两侧,镌刻着两对对联:一是:龙九峰秀,远钟三魂;二、白鹤远远闻声,青龙长流。
塘湾大桥
位于艾奇河对面的白鹤镇塘湾村。该桥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清代重修。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拱跨9.1米,宽3.1米,高4.5米。拱圈横连分段,一色青石。据史料记载,这座桥是清朝咸丰年间,农民起义领袖周立春和他的女儿周秀英与清兵作战的地方。于1986+01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刚装修过,现在还在用于附近居民的交通。
艾奇大桥
又名大石桥,位于白河镇青龙村和华新镇交界处,艾奇自然村艾奇河畔。该桥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为单孔半圆形石桥。该桥长26.72米,宽3米,高5米,拱跨13.9米。根据记载和当地村民的说法,桥洞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结合成一个圆圈。经桥梁工程师研究,初步认定为全圆石拱桥(注),发现河底半圆拱石基本一致,河底褐色淤泥为人工填筑。两桥下无石座,水拱石各有对称的莲花宝座图案,刻有“明洪武十二年”字样,拱圈石分段并排铺设。离河床有十三段,叠着青石。据实地观察,该桥并未进行大的修缮,县志中也没有修缮的记载。
积善桥
又名观音桥、南小桥,位于白鹤江镇南街,横跨西霞铺。清代大量使用。其造型结构与青龙桥相似,有砖桥栏杆供后人修改。目前该桥仍为南街临时桥,但不能通行机动车。
土特产
香居草莓园隶属于上海青浦区香居食品经营部。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西北部的赵屯镇,东临白鹤镇,南接工业园区,西接江苏省昆山市石浦镇,北接昆山市花桥镇。赵屯镇因南宋时赵构在此驻兵抗金而得名。全镇总面积3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50公顷。赵屯有四大农业产业:一是培育草莓生产基地;二是培育出口蔬菜生产基地,种植木球生菜、西兰花等出口蔬菜产业;第三,培育西瓜生产基地;四是培育玉米生产基地。赵屯镇有“赵屯草莓”、“小农民玉米芯”、“大营鸭”等独具特色的品牌农业,被市农委评为“沪郊百宝”,已形成规模化苗圃种植林地。
赵屯草莓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的通称,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园艺学上被归类为浆果。草莓鲜嫩多汁、酸甜适中、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当今十大水果之一,有“水果皇后”的美誉。上海郊区是中国最早种植草莓的地区之一。80年代种植面积小,产量低。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草莓生产发展迅速。草莓种植主要集中在青浦赵屯和奉贤区。草莓自1983在青浦区赵屯镇引种以来,已有20多年的生产和科研历史。栽培方式从80年代的单一露地栽培转变为90年代中后期的小拱棚、中棚、钢管棚等多种设施栽培方式。草莓鲜果供应期由20多天(4月下旬-5月上旬)延长至6个月(165438+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草莓成为赵屯镇种植结构调整的主导产品,种植规模、种植规模、种植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上海郊区已形成明显的区域生产格局。____1997赵屯镇“优质草莓基地建设及延长供期研究”获上海市星火一等奖;____1999赵屯镇因推荐民族特色经济作物被组委会评为“中国草莓之乡”;____2001国际农业博览会“赵屯桥”草莓荣获草莓名牌产品;_ _ _ _ 2007年,赵屯草莓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安全卫生质量认证和无公害认证,“赵屯桥”牌草莓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_ _ _ _ 2009年,赵屯草莓良好农业规范(GAP)试点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从而获得国际公认的GAP一级认证质量认证,拥有了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小农夫玉米棒
小农夫牌玉米芯由优质糯玉米精心加工而成,具有健胃养肝、减肥健身、促进胃肠蠕动、增强咀嚼等功能,可预防青少年假性近视和老年人肠道疾病。由于其良好的口感和强烈的蜡质性,它已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健康食品。
大营垭
众所周知的“大营鸭”以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无激素、无药物残留而闻名。从选种、孵化、育种、加工到蒸煮、包装,* * *有122个质量控制环节,加上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在1998+00通过IS09002质量。被农业部认证为绿色食品,被大众称为方便食品、特种食品、安全食品。
历史人物
周立春,青龙镇人,世代务农,是青浦县第45保89图图。周立春自小爱舞拳弄棍,善与四路游侠交朋友。他渴望公共利益和良好的正义感,他精通写作和墨水。人称周先生、周大哥,在青龙镇名声不错。如果人民内部有什么纠纷,或者有什么紧急情况,就要请他来调节我们的施舍。她的女儿周秀英生来就有一股豪气,武功高超,有一把手枪,又精通棍术,这也是四乡邻居所羡慕的。周立春的农民起义队伍后来加入了上海刀会,在青浦、宝山、南汇、川沙、嘉定等地与清兵战斗了两年零八个月,最后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周立春的父亲和女儿周秀英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