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私人用品真的有必要「性」吗?
组织学上,大阴唇和小阴唇是有角质层的层状鳞状上皮,与面部、身体或四肢的皮肤完全相同。大阴唇含有大量的汗腺、皮脂腺和厚厚的脂肪层。青春期后,大阴唇外侧会长出许多浓密的毛发,而小阴唇是无毛的疏松结缔组织,血管丰富。阴蒂和前庭腺由无角复层扁平鳞状上皮组成,与靠近嘴的嘴唇内缘相同。换句话说,虽然人体的每个部位在结构上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但从与外界接触的表皮结构来看,外生殖器其实一点也不特殊。
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私处”这个名称已经暗示了外阴不会是一个长时间保持通风的地方。在文明社会,大部分时间他们都被裹在衣服下面,看不到太阳。与男性不同,女性会有白带、痛经等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很难保持真正的干爽。而且由于尿道口相当近,如果排尿后没有擦拭干净或者出现漏尿的问题,会进一步加重阴湿闷热的外阴,引起异味和感染或炎症。
所以我完全同意“女性需要注意外阴的清洁保养”这种说法,但至于是否需要购买专门针对这部分的产品,我不禁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厂家推出的私处产品,无非就是清洁、保湿、除臭、美白四大项。
第一,清洁的角质层和皮脂腺产品是亲脂性的,所以虽然水本身可以带走体表的大部分污垢,但是油渍只能靠洗洁精中的表面活性剂去除。但是洗澡的意义并不是洗去所有的油脂。过度清洁有害无益。在干燥寒冷的冬天,洗洁精甚至可有可无。消费者在使用肥皂和沐浴露清洁时,往往并不是真的需要,而是陶醉在洗后留下的气味中而不自知。“洗得香”会带来清爽干净的感觉。
女性外阴除了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旺盛外,还可能沾有阴道分泌物、经血或尿渍,所以使用清洗剂确实很有必要。厂家在设计私人清洁产品时,大多会强调两个特点:弱酸性和温和性。人的皮肤本来就是弱酸性的(正常皮肤的pH值在4.5-6之间),所以如果对一般清洁保养产品的保存和功能没有特别的需求(比如肥皂因为皂碱是碱性的,含有L-C的美白保养产品pH值低),那么工艺的最后一步就是把产品调成弱酸性。所谓阴部pH值偏酸性,指的是阴道而不是皮肤(正常阴道的pH值在3.8-4.5之间),所以除非用于阴道灌洗,否则没必要选择有酸有酸的洗涤剂。至于“私处敏感脆弱”这种说法,就有些一厢情愿了。前面的组织学部分已经告诉我们,这里的皮肤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保护,而且实际上,那些私处清洁产品的成分大部分还是含有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的。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清洁力强,价格相对便宜,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沐浴产品中,刺激性高是它的缺点,所以我觉得这些产品并没有宣称的那么温和。
有些厂家还推出私处湿纸巾。在化妆品和护肤品领域,纸巾多用于擦宝宝的屁股(婴儿湿巾)、带妆的脸(卸妆湿巾)和沾有污渍的手(一般湿巾)。* * *通过点是需要擦拭的部位上有很多要去除的物质。干卫生纸怕洗不干净,又不方便或者不想用水,所以设计了这类产品。我不否认有些女性在高分泌期可能会想用纸巾来加强清洁,但这种效果可以通过使用较厚的卫生纸和清水来达到。厂家在私密组织中添加的成分的作用:镇静、收敛、消炎等。与普通面巾纸没有区别,并且在如此短的擦拭后附着的量是有限的,因此很难有任何保养效果
二、保湿女性不可能想在私密的地方擦黏糊糊的乳液,所以针对这部分设计的保湿产品类型肯定会做成凝胶或者喷雾。但实际上,所有制成水或凝胶的产品都不可能含有太多的有效成分,因为亲脂性成分在太液化的产品剂型中不易保持稳定,皮肤表面亲脂性强,所以对水溶液中的有效物质吸收能力差。但是,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外阴这种潮湿多年的部位,还需要什么保水保湿的商品?很多消费者会陷入“人就是要保养”的迷思,却不去思考这样做是否有意义,比如私密场所保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厂家反方向推出爽身粉,看似满足需求。不过我强烈建议爽身粉用在腹股沟和大阴唇外侧,不要往里面拍,以免对黏膜造成刺激。
第三,除臭私处的气味来自汗液、分泌物、经血和尿液。细菌滋生和空气氧化后,口感更差。去除异味,重在清洁,而不是治标不治本的局部“除臭”。一般用于腋下除臭剂,其有效成分是具有发汗作用的铝盐。但由于阴部异味只有一小部分来自汗液,而铝盐在这里对皮肤的刺激性太大,所以宣传为能去除私处异味的商品并不含这类成分,只是依靠香料来达到目的。气味不仅会影响外人的感知,还会让你感到愉悦。但是,除了你自己和你的亲密爱人,没有人会知道外阴是什么味道,更别说关心了。保持基本的清洁无异味是必须的,但刻意让它“香”起来就太过分了。别忘了香料和香精是接触性皮炎的一大元凶。
第四,美白类所有已知的美白成分都是刺激性的。那些标榜美白无刺激的产品,要么有效浓度极低,要么根本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美白成分。厂商当然明白消费者并不指望美白能立竿见影,但刺激反应可能会在使用几次后出现,而且外阴内部的皮肤确实比其他部位更娇嫩(角质层更薄或者完全没有),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冒险推出容易产生副作用的产品。所以暗示美白功能的秘密产品名称,最多只会用模棱两可的“美白”,其成分也会仔细研究,也缺少普通正宗美白产品会用到的成分。女演员说话的时候,把自己的私处夸大的像“强光”,就是为了嘲笑你,绝对不可能通过抹黑把自己的私处弄得粉粉白白的。
如今,化妆品和护肤品行业赖以繁荣的原则实际上不再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的基本需求早已饱和。目前,品牌专注于创造新的需求,并说服消费者他们需要更多更好的产品。),更专业化的产品。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女性私处产品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古今中外的女性同胞,没有这些专属品,也活了那么多个世纪,但她们并不都是健康的活着的。但厂商再强的营销手段,还是有办法动摇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
站在皮肤科医生的立场上,只要没有副作用,对患者健康没有伤害,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自爱的好心情,哪怕明知无效或者可以用更便宜更一般的产品替代,也没必要堵人的钱。但我担心,一些真正患有外阴疾病的患者,如湿疹、瘙痒、念珠菌感染等,会因为误以为这些产品可以改善症状而延误治疗。这不是危言耸听。比如,在临床上,患者往往会认为湿疹、瘙痒是因为不干净引起的,但实际上过度清洁会使其加重;外阴暗沉可能是炎症后色素沉着造成的,保湿美白根本不对;阴道或泌尿道感染引起的分泌物和气味应使用口服抗生素或塞子进行治疗,清洁和除臭症状而非根本原因。如果厂商夸大产品的功能,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对生理和病理产生困惑,这肯定不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