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生物地理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材料

第一单元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和自信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自尊:即自重,即既不向他人低头,也不允许他人歧视或侮辱。

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虚荣:是一种追求表面荣耀和光彩的心理。(知道谦虚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尊重他人是自尊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我们有责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们的尊严。

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尊重他人的表现:(1)从欣赏、鼓励、期待的角度善待对方;(2)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

尊重对方才能赢得尊重。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生活中有损人格的坏习惯:说谎、推卸责任、为公谋私、不服阴。

自尊是哲学上的: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论和态度,但要有适度的自尊。

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他人有礼貌,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人格。

如何尊重他人?(1)首先,要善于欣赏和接纳他人;其次,不要做伤害他人人格的事情。

尊重能让人理性,尊重能让人忏悔,尊重能唤醒人的良知,产生不可估量的跟随效应。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相信“我能行”。

“我能行”的体验,归结为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在行为上表现出我能行,在情感上体验到我能行。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力量的确信,是一个人能够完成某件事并达到所追求的目标。

自卑和自负都是对自信的误解。(1)自卑的人看不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能做好,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高估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生活中注意区分这两种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自负和自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让他远离成功。

自信有助于成功和自信的人的良好心理素质:⑴乐观、⑴好奇、⑴专注。

唱一首自信之歌

有自信才有成就,有成就才会更自信。

看到我们学习生活上的进步(想想吧)

找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只有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基础。

第三课:走向自立

做好自己的事。

自力更生就是做好自己的事。

生活中自力更生的表现(例如)

人生需要自力更生: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法律要求我们自力更生。

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才能变得自立?比如展示:①推销自己的能力,②与人沟通、体贴他人的能力,③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④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依赖思想的危害:①会使人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对生活的责任感,产生人格缺陷。⑵如果只是想不劳而获,乐此不疲,就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是犯罪的方式。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独立生活。

对自己的事负责的前提是独立。(自主就是有自己的主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有了独立的欲望,也就是自立的意识,怎么才能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最基本的就是根据自己目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练习,多运动。正如“要知道梨的味道,你必须亲自品尝;要学会游泳,要在水中反复练习。“请列出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需要做的小事或问题。

请谈谈:你是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1)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2)学会独立,这是自立的前提;(3)立足当前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多做练习和锻炼。

第四课生活中要自力更生

人生的自我完善始于青少年时期

自强不息,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努力进取。

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在面对困难时:(1)不低头,不气馁;(2)自尊自爱,不卑不亢;(3)勇于开拓进取;(4)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一下。

自我提升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自暴自弃和自强不息是对立的。

自暴自弃是指懒惰,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上进。

自暴自弃的人最终会一事无成。

青少年可以自力更生

所有自强不息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自我提升的关键:战胜自己。自我提升的捷径:扬长避短。

人类最大的敌人:自己。

青少年如何提升自己?(1)树立正确的理想;(2)克服自己的弱点;(3)扬长避短。在自强不息的征程中,我们才能破浪前行,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三单元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第5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生活

人生注定会有挫折。

挫折就是所谓的“钉子”,也就是人遇到的失败、失败、阻碍。

挫折伴随一生;挫折无处不在,不可避免。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很多:(1)无法预测和及时预防的天灾人祸,(2)各种人为因素,(3)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和某些身体缺陷。

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大致有三种人:(1)胆小懦弱的人,(2)意志不坚定或不容易满足的人,(3)意志坚强、信念坚定的人。第三种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锐利的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享受真正的生活。

面对挫折要冷静

挫折的作用:(1)负面效应使人产生悲伤、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⑵正面效应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品“磨难,玉成”“贻贝病成珠”)

人在一次次战胜挫折后赢得的最珍贵的礼物:智慧。

挫折的有效方法?(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4)自我指导。

克服挫折和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是全心全意地探索和创新。

自我引导的方法:①合理宣泄,②共情,③目标升华。

第六课为坚强而欢呼

让我们选择坚强

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意志坚强的人(1)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晰深刻的认识。⑵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冷静迅速地判断发生了什么,毫不犹豫地采取果断的措施和行动。(3)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可以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气馁,不气馁,不焦虑。(4)能够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自觉、果断、自控、坚韧。)

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1)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的意志。(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要有所成就需要坚强的意志。

化失败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坚强的意志。

钢是这样炼成的。

坚强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1)我们必须设定明确的目标。(2)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小做起。⑶善于管理自己。(4)在艰苦的环境中主动锻炼自己。需要从哪些小事入手:好好想想。

滋味:剑锋来自磨砺,梅花香来自苦寒。

第四单元知法守法的人

第7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接近法律

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则。

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很重要。

我们身边有很多规则。可以分为道德、纪律、法律三类。

法律的显著特征是:(1)由国家制定或承认。(2)国家强制力具有强制性,以保证其实施。(3)它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中国的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作用:(1)规范作用。(突出表现就是规定人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2)保护。

法律不可侵犯。

我们保持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自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遵守规则,尤其是不违反法律。

违法行为,任何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任何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

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也称为一般违法;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刑法,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是犯罪,对犯罪分子给予什么惩罚的法律。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依法惩处的行为。

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第二,触犯刑法。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该罚的就要罚,这是犯罪的严重危害,也是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施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我国的刑罚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10犯罪一直是国家法律关注的重点,犯罪分子最终都会受到血统的惩罚。

消灭于萌芽状态

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罪犯的心理是为了得到某种满足。

我们应该在心里痛恨犯罪,在行动上远离犯罪。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不好的行为?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遭殃”。“忽以恶为之,忽以善为之。”

法律保护我的成长

特殊保护,特殊关爱

所有18岁以下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专门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保护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和生命安全的保护。

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护包括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未成年人的自由和精神保护。

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落实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措施。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我们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包括: (一)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组织等反映问题。,并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二)通过调解、仲裁解决纠纷,保护公民权益。

诉讼的含义: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主持处理纠纷的程序。

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揭露和证明犯罪和罪犯的活动。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审理案件、解决纠纷的活动。

行政诉讼:俗称“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参与下,依照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10敢打官司。

11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2罪犯往往凶狠狡猾。当我们与它斗争时,我们应该勇敢和足智多谋。一个有效的好方法:尽量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长相和行踪,及时拨打“110”。

第一天和第二卷

首先,填空:

1,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统一了南北。

2.隋朝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方便江南的粮食、布匹、丝绸向北方运输,开通了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卓君县(今属京),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注教材第4页地图]。它的发掘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岸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当时强制劳动过重过急,引发了起义。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初期,经济繁荣,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史称“开元盛世”。

4.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1905清政府停止科举。

5.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她20多年的统治称为“贞观遗风”。

6.“唐三彩”是唐代新创制的釉陶,以青、绿、黄为主色调。

7.唐朝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称为“番镇”。

8.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联姻加强了中国与西藏的联系。

9.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来自鉴真的僧侣东渡日本。唐代高僧玄奘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和印度半岛历史的重要著作。

10,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755-763)。侯亮、后唐、后晋、后汉和武后五个朝代统称为五代。

1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

12、杨业、李刚是北宋著名的抗辽将领,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13,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中心向南方转移。

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南宋的纸币是蕙子。

15、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为蒙古大汗。1271年,蒙古忽必烈的官方年号是“大元”。1279,元朝统一全国。

16,西藏和台湾省从元朝开始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

18.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凯尔·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

19和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君权,设置了专门的特务机构,东厂西厂。

20.清代军部逐渐成为皇帝处理国家军政事务和发布命令的中心。

21,中国文字狱从朱元璋开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厉害。

22.1405——1433、郑和七下西洋,经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亚洲和非洲的经济发展。

23.元末明初,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倭寇。戚继光,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平定了日本的侵略。

24.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省,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省,1684年清政府成立台湾政府,隶属福建省。

25.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多公里,是世界奇迹之一。

26.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科学家徐光启编纂了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农业行政百科全书》,宋《天工开物》被外国称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27.由隋代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28.在明代,古典小说非常繁荣。最著名的小说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它们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29.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开封的城市风貌,是一幅百科全书式的城市生活艺术画卷。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是最早来到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之一。

31.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神仙诗人”李白和“圣人诗人”杜甫都有诗史。关汉卿的代表作元。盛唐时期,吴道子被誉为“画中圣人”。

32.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33.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经济繁荣,故称“康乾盛世”。

34.活字印刷是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指南针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唐朝后期,火药被用于军事。

二、问答: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评价;

答:(1),知人善任。他用人不分辈分、私交、私怨,只要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就委以重任。(2)虚心接受训练。在唐太宗统治期间,有许多大臣出谋划策,其中最著名的是魏徵。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在位二十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社会稳定,史称“贞观之治”。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政治包容、对外开放、国力强盛的时期。

2.比较一下秦朝和唐朝:

秦朝和隋朝

执政时间15 38年。

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兼并、混战的局面,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统一,结束了西晋以来的长期割据局面,重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政治体制:1,宰相,邱,钦差大臣。

2、县制1,三省六部

2.科举制度

伟大的工程长城运河

灭绝的原因1,严酷的法律

2、兵役,徭役重1,苛政猛于虎。

2、骄奢淫逸,滥用职权

影响力1,韩继承秦制

2.韩接受秦亡的教训,休养生息1,采用唐成隋制度。

2.唐接受了隋亡和贞观之治的教训。

3.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他们有什么异同?你认为哪个皇帝最高?

答:他们的相似之处是:(1)有才华;(2)、英勇果断;(3)勇于创新。

不同点:(1),秦始皇的统治方式过于严厉和残酷。(2)汉武帝也有大喜好战的一面。虽然他能够巩固国防,扩大疆域,但是过度消耗人力资源对社会是有害的。幸运的是,他能够悬崖勒马。(3)唐太宗则开明宽容。他能够虚心纳谏,轻易听取意见,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主张“华夷一家”,尤为难能可贵。

4.回顾: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用历史事实证明这一论断:

答:(1)三国时期,孙权派大将魏文等人率领船队到达台湾省(当时称益州),开始了大陆与台湾省的大规模交往。

(2)隋朝:朱宽率船队到台湾省(当时叫刘丘)。

(3)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琉球(今台湾省)。

(4)清朝: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省;康熙年间,台湾省属于清朝的版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5)二战后:日本投降后,1945,10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省和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省行使主权。

5.比较秦汉和隋唐的选官方法,列举其差异,并联系现实生活。你觉得推荐和考试哪个更容易获得人才?更好的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

答:秦汉和隋唐选官方式的区别在于,秦汉是推荐,隋唐是考试。推荐往往需要对被推荐人进行长期观察或评估。如果被推荐的人大公无私,严格遵循推荐标准,认真考核这个人,那么这种推荐方法确实能得到人才。另一方面,如果候选人徇私舞弊,不严格遵守选举标准,那么推荐的方法就容易产生弊端。考试方式重视考生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建立考试制度,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的选举精神。但是...如果考试内容不切实际,或者考核标准过于死板,那么即使是公开公正,也无法获得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