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乙烯干洗机的定义和内涵

“绿色干洗”是指衣物干洗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或很少危害;干洗设备能耗最低,效率最高。因此,为了达到“绿色干洗”的要求,干洗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硬件条件

a、干洗溶剂本身要符合环保,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通过规范使用,能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

b .所用干洗设备的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和环保要求。如能耗、环境污染、噪音、干洗后笼内残留污染等。

2.环境条件

一、干洗车间环境通风、照明良好,不会危及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中生活人员的健康。

b、在干洗的整个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和废水都能得到妥善处理,符合环保要求,不会或很少污染生态环境。

四氯乙烯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洗溶剂,四氯乙烯(以下简称Per溶剂)本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些潜在的影响。因此,为了满足“绿色干洗”的要求,使用Per溶剂的干洗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设备条件

A.第五代干洗机或所用干洗设备的组合功能必须用于实现第五代干洗机的功能,即具有以下功能:

(1)实现了以下性能:溶剂消耗

(2)结构必须是全封闭的,没有废气;同时采用双重过滤系统(尼龙过滤和碳吸附过滤);双重回收系统(体内电制冷回收和二次碳吸附);整机吸收防漏系统(打开干洗机任何一个盖子或门都可以产生内吸现象,防止气体外泄);蒸馏箱自动清洗系统:干洗剂自动装卸和防漏底盘;笼内残留污染气体自动检测系统等。

b、所用四氯乙烯的纯度应>;99.9%,水分含量< 0.1%,pH值在6-7之间。

c、分水器排出的废水有专门的处理装置。

2.环境条件

一、干洗车间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一般应配备1-6的通风设备(即6倍车间通风量)。

b .干洗溶剂四氯乙烯必须密封存放在阴凉处,防止强光和高温。

3.软件条件

一、干洗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能够正确理解干洗设备的性能和原理,并进行正确的干洗操作和设备维护。

b、干洗业主要制定四氯乙烯干洗机的使用和存放规范,正确使用干洗溶剂和助剂;规范分水器排放废水的处理系统和车间通风设备的使用维护制度,确保干洗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综上所述,“绿色干洗”的真正内涵是保证衣物在整个干洗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把以石油为干洗溶剂的干洗机称为“绿色干洗机”,并不全面,因为石油产品在气化过程中也会产生环境污染,尤其是分体式油干洗机,更为严重,具有潜在的易燃性。另外,由于石油溶剂的去污能力比四氯乙烯差很多,清洁度低,在国内更不适用。希望干洗从业者在选择干洗机时要谨慎。

时隔近十年,四氯乙烯对环境和人类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的研究以及替代四氯乙烯的新溶剂的不断开发都不尽如人意。此外,干洗机使用四氯乙烯作为干洗溶剂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使其在使用四氯乙烯的前提下,仍然能够满足环保要求,不损害使用者的健康。这样就重新树立了干洗人继续使用四氯乙烯作为干洗溶剂的信心。人们对四氯乙烯的性能及其潜在的危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四氯乙烯干洗机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原因,污染的具体途径以及防护方法,在本网“干洗机的环境适应性”一文中已经有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细说了。希望干洗从业者能正确认识四氯乙烯的性能和正确使用。

四氯乙烯是一种有机溶剂,其化学特性是不燃,除油率高,干洗效果很好。它不是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不是温室气体,也不是形成化学雾霾的物质。在安全浓度下对人体健康无长期负面影响。关于安全浓度,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的安全浓度标准是:每天工作暴露8小时的标准是

英国是四氯乙烯的最大生产国,其环保要求也是最严格的。经过近20年的实践证明,正确使用四氯乙烯完全可以达到环保要求。最新厂商消息,英国英力士集团于2001 1收购ICI chlor—Chemicals,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氯碱生产公司。它继续在英国的Roncom工厂生产四氯乙烯,并以“PERKLON”商标销往世界市场。目前已经推出了全封闭式干洗机专用的四氯乙烯CA-Perclone DX Plus,将更有利于使用四氯乙烯的干洗机达到“绿色干洗”的要求。

中国干洗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全国干洗机近5万台,其中90%为开放式干洗机,尤其是近两年推出的大量低价开放式干洗机,其排放浓度不符合环保要求。虽然我国的安全排放浓度还在制定中,但实践证明,要达到“绿色干洗”的要求,工作8小时的暴露浓度标准应为

“绿色干洗”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要正确理解其技术内涵,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只有这样,中国干洗行业才能在入世后迅速跟上国际干洗行业的发展。

1,全氯乙烯:全氯乙烷

分子式:C2CL4

分子量:165.83

比重:(20℃)1.6226

沸点:(在0.1Mpa) 121。℃

气相密度:5.8

气体压力:(在15.5℃) 12mmHg柱。

冰点:-22.3℃

导热系数:液体126.6 NW/cm.k

气态8.73毫瓦/立方厘米

蒸发潜热:121。℃千焦/摩尔。

介电常数:2.2

电导率:55.8

溶解度:(25℃时毫克)

100G水中四氯乙烯为15。

水是120G四氯乙烯中的8。

四氯乙烯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1.四氯乙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所有氢化烷烃和氢化乙烯溶剂中最稳定的一种,只需要添加少量的稳定剂。它是一种强而有效的溶剂,主要用于干洗、金属脱脂和纺织品加工。

法拉第在1821年通过六氯乙烷的热分解首次产生了四氯乙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于英国和德国,1925在美国用作干洗剂。二战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

四氯乙烯是有机化合物的广谱溶剂,能溶解硫、碘、氧化汞和当量氯化铝。能溶解脂肪、焦油、橡胶、树脂,能与氯化有机溶剂及其他大部分常见溶剂相溶,生成约60种二元沸腾物质。

四氯乙烯在150℃以下不会分解。不加催化,在空气、水等条件下,500℃以下稳定。不受氧气影响,在光线和空气中长期存放下会慢慢分解。这是自动氧化的结果,但胺类和酚类可以阻止其自然氧化,其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添加稳定剂来稳定。

在镍的催化下,四氯乙烯在220℃会完全分解成氯化氢和碳,光氯化生成四氯乙烯。在石油醚溶液中,四氯乙烯和丁基锂会爆炸,使用MP时,四氯乙烯和金属钾也会爆炸。

2.四氯乙烯作为干洗溶剂使用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溶剂泄漏污染:四氯乙烯溶剂的泄漏和挥发污染了干洗车间环境中的空气,增加了含氯气体的含量。浓度大于100PPM时,人会闻到不舒服的气味,大于200PP时,对眼睛有轻度刺激和轻微头痛;浓度大于400PPM时,会引起鼻腔刺激不适;当浓度大于600PPM时,人会感觉到非常强烈的难闻气味,对眼睛和鼻子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这种环境下呆久了,会头晕、麻木;当浓度大于1000PPM时,会对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心存感激,眼睛和呼吸道受到强烈刺激,半小时内可能出现异常头晕,可能失去知觉;如果人处于浓度大于1500PPM的环境中,短则几分钟就会失去知觉,长则半小时甚至会死亡。

2.机器泄漏污染:干洗机在干洗过程中的泄漏,包括溶剂管道泄漏或烘干过程中风道漏气,都会污染周围空气,增加含氯气体的浓度,导致上述结果。

3.干洗产生的废渣污染:干洗机干洗时产生的含四氯乙烯的废弃物,如蒸馏残渣、分水器分离出的水、绒毛捕捉器的绒毛等。这些废物从干洗机排出后,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4.衣服残留污染:干洗时衣服上的四氯乙烯没有完全烘干回收,从干洗机上带走,造成污染。

5、接触污染,干洗过程中,人体某些部位不小心接触到四氯乙烯,会刺激皮肤,使其干燥、粗糙脱皮等。如果浅入眼睛,会使眼睛红肿,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少量的四氯乙烯如果不慎吞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很大,应立即清洗,以免造成严重伤害。

四氯乙烯干洗机造成环境污染

直到今天,经过近百年的历史验证,四氯乙烯仍然是最好的干洗溶剂,但它对环境和人体也有污染和危害。干洗机本身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干洗机在干洗过程中漏水造成污染。

a溶剂泄漏:包括:油缸、外笼、金属过滤器、分水器、尼龙过滤器、蒸馏冷凝器等干洗机腔体泄漏;干洗剂管道、阀门泄漏,溶剂泵泄漏,洗笼主轴轴封泄洪等。

b气体泄漏:干洗机在烘干衣物时,风道各密封泄漏、平衡管道泄漏、各腔体密封泄漏、风道盖泄漏,都会造成含氯气体在烘干过程中溢出,污染环境。

c .残留泄漏:干洗过程中,残留在干洗机各腔体中的绒毛、残渣,如洗涤笼、风道、过滤网、蒸箱、水分容器等,无法用四氯乙烯回收,可能被带出机外,或机器门被打开,导致各盖气体溢出,造成污染。

2.残留气体污染:干洗机的笼子和风道内的气流中含有大量的四氯乙烯,气流中的四氯乙烯在烘干过程中无法完全回收。烘干后,机内空气中含有四氯乙烯,开门取衣服时会溢出机外,造成污染。

3.残留物污染:在干洗和溶剂再生过程中,以及溶剂过滤过程中,衣物带来的绒毛和杂质会形成干洗残留物,排出机器时会造成污染,如溶剂蒸馏再生时的蒸馏残留物,附着在过滤器内部的绒毛等残留物,绒毛过滤器和纽扣捕集器过滤的绒毛,干燥冷凝器和加热器翅片上的绒毛等。

五、四氯乙烯干洗机符合环保要求的措施:

因为四氯乙烯干洗效果最好,但也污染环境,导致对人体的伤害,所以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的替代溶剂,同时对现有的四氯乙烯干洗进行改进,使其符合环保要求。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人们对四氯乙烯的危害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但始终无法找到替代四氯乙烯的溶剂。

实践证明,如果人类长期接触高浓度的四氯乙烯气体,肯定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一些伤害。但实践也证明,四氯乙烯不是致癌物,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OSHA、美国国家毒理学规划局等权威机构的证实。美国各州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不得不禁止使用四氯乙烯干洗机,只是针对四氯乙烯的气体排放浓度。

提高干洗机的溶剂回收能力。

干洗机的干洗溶剂回收原理是基于空气中四氯乙烯的含量与空气的温度有关。实践证明,在不同温度下,四氯乙烯在饱和空气中的浓度是不同的。德国BOWE公司通过长期实验总结出以下关系曲线,从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法律:

(1)烘干衣物的空气温度越高,四氯乙烯的饱和蒸汽浓度越高,有利于将四氯乙烯带离衣物,烘干衣物。

(2)干洗机的烘干冷凝系统中,冷媒温度越低,干衣气流冷却越快,有利于四氯乙烯的冷凝和回收。

(3)烘干衣服的空气温度不能无限提高。为了保护衣物不变形,纤维不受影响,烘干温度一般为40 ~ 60℃。

(4)冷却介质的温度不能无限降低。考虑到成本、功耗等条件,最低温度一般在-20℃左右,以免冷却介质温度过高。如果温差小于20℃,恢复效果不好。

(5)干洗机的溶剂回收能力不仅与干燥温度、冷媒温度有关,还与机器结构、风道设计、排风量等诸多因素有关。

根据上述原理,为了提高采收率,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新型线性大气流风道设计。

(2)采用电制冷回收系统降低冷物质的温度。

(3)采用机外二次回收技术,在晾衣后期通过笼外循环和活性炭吸附进行二次回收,降低笼内残留浓度。

(4)采用全腔真空内吸防漏技术,使所有干洗腔内气体不会溢出,任何腔盖只能吸入外界空气促进二次回收,不存在漏气现象。

3.为了提高干洗机的过滤能力,通常采用双重过滤系统,即生态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以提高溶剂的清洁度,从而提高清洁度。

4.采用复合风道设计,对纽扣捕集器和绒毛捕集器进行一体化设计,保证上述两种捕集器平时处于干燥状态,防止清洗污染。

5.采用蒸馏箱自动清洗系统,蒸馏残渣自动清洗浓缩,有效防止清洗过程中的残留污染。

6.采用复合分水处理系统,避免分水器排出的水对土壤的污染。

7.采用整体式油盘装置和自动回油泵系统,避免溶剂损失。

8.采用内置气室平衡系统。锁住干洗机的循环气流,防止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