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简称
合肥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间,安徽省中部,西与六安市接壤,北与淮南市接壤,东北与滁州市接壤,东南与马鞍山市、芜湖市接壤,西南与安庆市、铜陵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在北纬30° 57′—32° 32′和东经16° 41′—17之间。
?
扩展数据
合肥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被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所环绕。可经南淝河、巢湖、玉溪河入海。
境内有三种地貌:丘陵地、低山丘陵和低洼平原。丘陵地带是主要地貌,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贯穿全境。
全市海拔大多在15 ~ 80m之间,平均海拔20 ~ 40m。
主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丘陵起伏;西南隶属于大别山。最高海拔595米,位于西部的牛王寨。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 mm,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77%。
合肥自然环境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园林生态环境特色鲜明。曾四次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中有园,园中有城。是国家命名的首批三个国家园林城市之一,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
截止2014年末,城市公园51个,面积236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
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2136公顷,绿地率40.3%。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170公顷,绿化覆盖率45.2%。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9.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巢湖流域11国考断面中,有7个断面达到考核要求,比上年增加1。
巢湖西半湖中段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巢湖东半湖中段水质达标率为75%,水质改善明显。
区域噪声水平保持稳定,PM10、PM2.5年均浓度超过日均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年均浓度达到日均空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辐射环境质量良好。
合肥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合肥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可利用水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天然水资源总量为38.63亿立方米。
地表水系相对发达,以江淮分水岭为界,零陵以北为淮河水系,岭南为长江水系。淮河水系主要有东淝河、何沛河、池河,长江水系主要有南淝河、排河、丰乐河、杭埠河、滁河、玉溪河、赵贺河、高哲河、白石天河、西河。
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770平方公里。被称为“八百里巢湖”,湖底海拔5米。水量随水位高度而变化。当水位标高达到14米时,蓄水量为63.7亿立方米。
全市土地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18.8平方公里。
合肥市区面积1312.5平方公里。
合肥矿产资源丰富,有白云石、花岗岩、磷、铁、铅、锌、银、明矾石、石膏、石灰石、矿泉水等。
其中,肥东县磷矿储量居全省第二位;庐江县被称为“地下聚宝盆”。铅、锌、硫铁矿、明矾石储量居全省第一,铜矿居第二,硫铁矿储量占全省一半,铁矿储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合肥是中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区,以水稻、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油菜、棉花、果蔬为主要经济作物,畜禽养殖业发达,特色农产品丰富。被授予“中国淡水龙虾之都”、“中国坚果炒货之都”等称号。
三岗苗花、长丰草莓、柳高白鹅、竹香仔猪、巢湖银鱼、胡爱香大米、大平油、柯坦有机茶等名牌农产品享誉大江南北。